起自王莽篡汉,终至蜀汉亡国,经历257年。王莽接受禅让,成为继尧舜以后中国少有的禅让君主。新朝短暂的统治,一片混乱中在绿林、赤眉两大集团横扫中原之时,昆阳之战决定新朝非正统地位的存亡,数位群雄竞争者之间,刘秀以其崭新的面貌中兴帝国,接续大汉帝国,开创东汉的新兴局势。
光武中兴,紧接着明章之治,带动汉帝国第二次高峰时期。自和帝至桓帝,是外戚、宦官更迭擅权的时代。自桓帝至灵帝,是宦官横行的时代。桓帝、灵帝的两次党锢之祸,崇尚气节的士风几乎摧毁殆尽。其后黄巾之乱、群雄纷争时代,将巨大的帝国拱手让给了拥权自重的割据军阀曹操。东汉之后,魏、晋承接不断,哪容得下拥有最少土地的蜀汉自命为正统。魏灭以后蜀汉,大汉帝国正式走出历史舞台。
整套的内容简介:
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这即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阅读《历代通俗演义》,既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又可以欣赏传奇故事,能够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亦能最大限度地做到普及历史常识,是一部具备再版价值的图书。本套数增加了插图,选配了符合历史事件的版画,可以将历史事件更直观、清晰的呈现给读者。
1、毛泽东终其一生的枕边书。
“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整个中国历史演义”即蔡东藩所著《历朝通俗演义》)——毛泽东致电党中央派驻西安联络局局长李克农。该书是毛泽东一生的枕边书,并推荐给儿子毛岸英和其别的人来阅读!
2、中国唯一一套贯穿2000年的历史演绎巨著。
蔡东藩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从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用《三国演义》式的语言,写成了这套中国最完整的历史小说。自出版以来,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册。
3、作者耗时十年终完成的巨著。
蔡东藩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整套《历朝通俗演义》耗时十年才全部完成。本套书初版11部全部是石印线装本。1935年改为铅印,分装44册,增加了许廑父续写的《民国通俗演义》后40回。全套书共11部,600余万字。
4、原汁原味,保留作者自己批注的注释、夹批和后批。
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蔡东藩自己为著作批注的注释、夹批和后批,自批自评,行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全部按原文保留。
5、兼具故事性与史料真实性于一书,备受史家称赞。
这套小说除极具故事性、趣味性之外,还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不但可以作为普通读者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仅从历史知识普及性一项来说,国内无书出其右。备受当代、后世史学家称赞,被誉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蔡东藩(1877~1945年),浙江省山阴县临浦(今属浙江萧山)人,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有时写成东帆),民国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14岁中秀才,后又进京朝考,名列优贡,分发福建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辛亥革命之后,曾先后在杭州及绍兴等地教书。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东藩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第一回 黜外戚群奸伏法 歼首虏定远封侯
第二回 送番母市恩遭反噬 得邓女分宠启阴谋
第三回 鲁叔陵讲经称帝旨 曹大家上表乞兄归
第四回 立继嗣太后再临朝 解重围副尉连毙虏
第五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
第六回 作女诫遗编示范 拒羌虏增灶称奇
第七回 驳百僚班勇陈边事 畏四知杨震却遗金
第八回 黜邓宗父子同绝粒 祭甘陵母女并扬威
第九回 班长史捣破车师国 杨太尉就死夕阳亭
第十回 秘大丧还宫立幼主 诛元舅登殿滥封侯
第十一回 救忠臣阉党自相攻 应贵相佳人终作后
第十二回 进李固对策膺首选 举祝良解甲定群蛮
第十三回 马贤战殁姑射山 张纲驰抚广陵贼
第十四回 立冲人母后摄政 毒少主元舅横行
第十五回 父死弟孤文姬托命 夫骄妻悍孙寿肆淫
第十六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
第十七回 定密谋族诛梁氏 嫉忠谏冤杀李云
第十八回 受一钱廉吏迁官 劾群阉直臣伏阙
第十九回 导后进望重郭林宗 易中宫幽死邓皇后
第二十回 激军心焚营施巧计 信谗构严诏捕名贤
第二十一回 驳问官范滂持正 嫉奸党窦武陈词
第二十二回 驱蠹贼失计反遭殃 感蛇妖进言终忤旨
第二十三回 段颎百战平羌种 曹节一网殄名流
第二十四回 葬太后陈球伸正议 规嗣主蔡邕上封章
第二十五回 弃母全城赵苞破敌 蛊君逞毒程璜架诬
第二十六回 诛大憝酷吏除奸 受重赂妇翁嫁祸
第二十七回 挟妖道黄巾作乱 毁贼营黑夜奏功
第二十八回 曹操会师平贼党 朱儁用计下坚城
第二十九回 起义兵三雄同杀贼 拜长史群寇识尊贤
第三十回 请诛奸孙坚献议 拚杀贼傅燮捐躯
第三十一回 登将坛灵帝张威 入宫门何进遇救
第三十二回 元舅召兵泄谋被害 权阉伏罪奉驾言归
第三十三回 逞奸谋擅权易主 讨逆贼歃血同盟
第三十四回 议迁都董卓营私 遇强敌曹操中箭
第一回
黜外戚群奸伏法
歼首虏定远封侯
却说司徒袁安,郁郁告终,汉廷失了一位元老,都人士无不痛惜,只有窦氏一门,却称快意。也不长久了。太常丁鸿,代袁安为司徒。鸿系经学名家,砥砺廉隅,为和帝所特拔。和帝年已十四,也知窦氏专权自恣,必为后患,故选鸿代安,倚作股肱。会当季夏日食,鸿即借灾进规,上书言事道:
臣闻日者阳精,守实不亏,君之象也;月者阴精,盈毁有常,臣之表也。故日食者臣乘君,阴陵阳;月满不亏,下骄盈也。昔周室衰季,皇甫之属,专权于外,党类强盛,侵夺主势,则日月薄食。故《诗》曰:“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春秋》日食三十六,弑君三十二,变不空生,各以类应。夫威柄不以放下,利器不以假人,览观往古,近察汉兴,倾危之祸,靡不由之。是以三桓专鲁,田氏擅齐,六卿分晋,诸吕握权,统嗣几移,哀平之末,庙不血食。故虽有周公之亲,而无其德,不得行其势也。今大将军虽欲束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蒙除授,虽已奉符印,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背王室而向私门,此乃上威损,下权盛也。人道悖于上,效验见于天,虽有阴谋,神照其情,垂象见戒,以告人君。间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陛下未深觉悟,故天重见戒,诚宜畏惧,以防其祸。《诗》云:“敬天之怒,不敢戏豫。”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臣愚以为左官外附之臣,依托权门,谄谀以求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诛。间者大将军再出,威振州郡,莫不赋敛吏人,遣使贡献。大将军虽不受,而物不还主,部署之吏,无所畏惮,纵行非法,不伏罪辜。故海内贪猾,竞为奸吏,小民嗟吁,怨气满腹。臣闻天不可以不刚,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强,不强则宰牧纵横。宜因大变,改正匡失,以塞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