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统计(第三版)/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的主要特点:第一,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将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活动按照活动主体进行组织,在保证全面性的同时,突出经济社会统计的内在逻辑。第二,注重教材内容的前沿性,根据经济社会统计的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应用成果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第三,注重教学方法的生动性,针对基本理论方法设置丰富的案例,引用最新数据,使读者通过案例更好地理解正文的原理和应用结果。第四,注重教材使用的便利性,《经济社会统计(第三版)/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配制了幻灯片,同时还配备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和综合分析应用题,以辅助教学的实施,为学生学习应用提供便利。
李静萍,2000年7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任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与社会统计教研室主任。主要教授国民经济核算、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社会统计等课程。研究领域:国民经济核算、计量经济研究、国际竞争力研究、对外经济统计研究、服务业统计研究。
第1章 经济社会统计概述
1.1经济社会统计的功能与特点
1.2经济社会统计的对象
1.3经济社会统计调查体系
1.4经济社会统计的基本内容与本书结构
第2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统计
2.1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
2.2人口变动统计
2.3人口存量—流量统计矩阵
2.4人力资源统计
第3章企业活动与产业活动统计
3.1企业活动与产业分类
3.2企业投入统计
3.3企业产出统计
3.4企业财务统计
3.5企业经济效益统计
3.6产业活动统计
第4章公共部门统计
4.1公共部门的职能及其统计
4.2政府财政统计
4.3公共事业活动统计
4.4政府规模及效率统计与分析
第5章金融统计
5.1金融活动、金融体系与金融统计体系
5.2信贷收支统计
5.3货币供应量统计
5.4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5.5金融市场统计
5.6扩展的金融统计
第6章对外经济统计
6.1对外经济活动及其统计
6.2对外贸易统计
6.3利用外资及外债统计
6.4国际收支统计
第7章住户活动统计
7.1住户活动及其统计内容
7.2居民收入统计
7.3居民消费统计
7.4居民收入、消费分布差异的统计与分析
7.5居民教育、健康与生活时间统计
7.6居民生活质量统计与评价
第8章国民经济总体核算
8.1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8.2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总量指标及其应用
8.3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国民经济动态统计
8.4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国际比较统计
第9章社会发展的统计描述与评价
9.1社会发展的含义及其统计测度
9.2社会指标及社会指标体系
9.3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
9.4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描述和评价
参考文献
《经济社会统计》于2003年出版,2009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倏忽又是5年过去了。在过去的5年中,全世界以及中国的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更理性地看待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内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与新的经济社会现实相适应,统计体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次修订力求把鲜活的经济社会现实以及统计体系的新变化体现在教材中,希望本教材在培养学生经济社会统计素养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密切地关注国内与国际的经济社会形势,并找到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的视角与工具。
本次修订仍然延续了前两版的总体框架、体例和内容安排,更新主要体现在:在第5章介绍了近年来建立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并更新了金融发展统计体系的内容;第6章以专栏形式介绍了贸易增加值的概念;第7章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住户调查方案的修订更新了住户收支统计的内容;第9章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的最新进展,更新了人类发展指数体系及其编制方法。此外,更新了教材中所有的案例数据,并对以前版本教材中的错误和疏漏进行了修正。
我们期待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能够更上一层楼。当然,由于我们学识浅陋,疏忽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再版文责由我们承担,敬请同行和读者不吝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