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随笔集。作者先从法治一般理论、立法、司法、执法角度对十八大的三中、四中全会主题进行了专业诠释,并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分析如何贯彻依法治国,从一名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对治学、培养人才提出了中肯建议。本书也收录了个人感悟文章数篇,展现了其敦厚、谦和的人文情怀。
《法治:良善与法治》已经交来初稿,分为六编共计70篇文章,标题分别为:法治的一般理论、法治的实践、立法制度、司法、教育与个人随感,由本书作者将新近发表在各类媒体上的作品和小文章汇集而成。随着国家再次重申法治与宪法价值,法治、道德等法律理论和实践仍需要再次厘清和阐释。
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是中国民法学标杆人物,出版了多部民法学领域举足轻重的作品。
目 录
第一编 法治的一般理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着力点
法治:良法与善治
厘清“法治”的概念
重视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儒家文化对法治的影响
迈向法治建设新征途
为什么正义女神要戴着眼罩?
充分认识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推进“三位一体”建设
法治为何能为核心价值观?
守规矩与守法
全民信法是法治的基础
从地铁“热干面”事件看公共道德的法治培育
人文主义和契约精神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中国有自然法的理念吗?
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浅谈情与法
依法治国的“法”是否包括国际法?
改革必须于法有据
稳步推进法治建设
第二编 立法制度
完善法规体系 以良法保善治
法治现代化需要一部“百科全书”
呼唤有21世纪特征的民法典
民法典是法官用法的宝典
如何制定一部系统完整的民法典
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纲
建设法治国家需坚持税收法定
天外飞石归谁所有?
网络不是档案馆
——谈谈被遗忘权
要制定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几大亮点
慈善捐赠需要法律规制
从“商人跑路”现象看个人破产法
寺庙财产商业化与宗教财产
第三编 法治的实践
从法律体系迈向法治体系
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食品安全需从“管理”走向“治理”
从“嫖客救人被拘”说起
民法要扩张 刑法要谦抑
从“雷政富案”看人格尊严的保护
网络谣言需要区分治理
死者也有人格尊严
行政机关不应享有名誉权
谈谈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
法律应尽量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以权力清单规范公权
是“依法行政”还是“依罚行政”?
小议市场主体法定原则
谈谈法治政府标准
从《我不是潘金莲》的故事说起
经由罗马法 超越罗马法
第四编 司法制度及其实践
用判决书说理促公正
从“薄案”审判谈司法公开
清官能断家务事
多从法律职业共同体中选拔法官
程序是人身安全的保障
不宜鼓励被告人揭发律师的伪证行为
深化司法改革 保障司法公正
一项防范干预司法的重要举措
关于巡回法庭制度的几点思考
推进法院人员分类管理
谈谈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
完善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创造良好仲裁法治环境
友好仲裁应当慎用
裁判方法研究:依法公正裁判的源泉
从“律师被逐出法庭”谈律师的职业定位
第五编 法学教育
大力培养法治创新人才
构建中国民法学理论体系
法学教育需要弘扬人文精神
积极参与立法工作,服务国家法治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法学
两大法系法律思维方式的区别
论法律人的素质
——从所罗门审判谈起
私法自治与责任自负
什么样的案例才是教学案例?
“要办成一个团结、包容的学会”
——记佟柔老师在民法学会创立与发展中的贡献
我国为什么缺乏科技创新?
第六编 人生感悟
实事求是永无止境
从纪录片《寿司之神》看职业精神
要有大海一般的胸怀
以人大人为荣
也谈十年磨一剑
我是快乐的园丁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