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选择是国际金融研究中最重要与最核心,同时也是最具争议性和最富挑战性的主题之一。在金融全球化和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的条件下,货币错配的存在使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变得更加困难、复杂。《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一个视角》运用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货币错配的视角系统探讨了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在统一、兼容的分析框架下,同时探讨了负债型货币错配、资产型货币错配与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21世纪以来东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的新特点。
羌建新,江苏省南通市人,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经济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公共财政。在《国际经济评论》、《思想战线》、《现代国际关系》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选题研究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二、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关系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难点和解决办法
三、主要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
第一节 货币错配的内涵与分类
一、货币错配的内涵
二、货币错配的分类
第二节 货币错配测度方法与指标
一、货币错配的单向度测度指标——原罪(OSIN)指标体系
二、货币错配的双向度测度指标
三、货币错配的多维度复合测度指标
四、货币错配的系列测度指标体系
第三节 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状况
一、新兴市场国家的界定
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状况
三、新兴市场国家发生货币错配的原因
四、货币错配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
小结
附录1-1表: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状况
附录1-2图: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状况(1990~2010年)
第二章 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
第一节 汇率制度的名义和事实分类方法
一、IMF的汇率制度分类
二、事实的汇率制度分类
第二节 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各国汇率制度选择演变的特点
二、新兴市场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汇率制度选择状况
小结
附录2-1IMF汇率制度分类与R-R汇率制度分类对比
附录2-2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汇率
第三章 货币错配-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约束
第一节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特征事实
一、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
二、拉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
三、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
四、欧洲、中东和非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货币错配与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基于福利的视角
第五章 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型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害怕升值
3.加大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困难
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通常面临着国内储蓄不足的约束,因此会借人大量外币债务来填补本国的储蓄一投资缺口,由此而导致负债型货币错配的发生。伴随着负债型货币错配的不断积累,新兴市场国家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中普遍出现了“害怕浮动”的现象。这种“害怕浮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于对负债型货币错配下本国货币贬值风险的忧虑:当负债型货币错配问题十分严重时,本币贬值将会导致金融机构、企业债务负担上升,从而对该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为避免负债型货币错配情形下本国货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当局往往不愿意本国货币汇率自由浮动,而通过广泛的市场干预实行各种形式的钉住汇率制度。此外,近年来,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成长和外汇资产的不断积累,这些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资产型货币错配的状况和本国货币升值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当局同样会“害怕浮动”:这种“害怕浮动”主要来自于担心本币升值会导致本国外汇资产的本币价值缩水以及国际竞争力受损,从而对该国的经济、金融体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面临资产型货币错配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当局通常会抵制本币升值,表现出“害怕升值”的特征。但是,长此以往,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会造成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错位的不断积累,往往会招致国际投机资本的投机性攻击,并最终会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钉住汇率制度的崩溃。
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首先界定了货币错配的内涵,将货币错配定义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经济行为主体(一国的家庭、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或一个国家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由于其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分别使用不同的货币——本币或者外币——来计值,当汇率发生变化时,其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受到影响的情况。同时,我们系统介绍了货币错配的测度方法与指标体系,并分析了不同的货币错配测度指标的特点与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NFCA、NFCA/GDP和AECM等货币错配指标,分析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发展演变情况。我们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变动趋势十分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状况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在20世纪90年代,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表现为负债型的货币错配,而且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程度不断恶化。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及21世纪初新兴市场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金融危机之后,多数面临负债型货币错配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状况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与此同时,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的方向发生根本变化,转变为资产型货币错配。在20世纪90年代,只有少数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资产型货币错配的状况。但是,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及21世纪初的一系列重大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当局高度重视外汇储备的积累,走上了持续积累外汇储备资产的道路。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的性质、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原先处于负债型货币错配的地位转而变成处于资产型货币错配的地位。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是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自然产物;其次,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是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的重要国内因素;再次,国内政策和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是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的另一重要国内因素。
货币错配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导致和加剧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削弱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加大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