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检验充装质量手册编制指南》介绍了2000版IS09000族标准基本知识、气瓶检验质量手册的编制、气瓶充装质量手册的编制,并在书后附有气瓶检验、充装质量手册范本,以及气瓶检验核准鉴定评审指南、气瓶充装许可鉴定评审指南,可供气瓶检验、充装单位工作人员,气瓶检验、充装管理人员,以及气瓶检验核准、气瓶充装许可资格鉴定评审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介绍了2000版ISO9000族标准基本知识、气瓶检验质量手册的编制、气瓶充装质量手册的编制,并在书后附有气瓶检验、充装质量手册范本,以及气瓶检验核准鉴定评审指南、气瓶充装许可鉴定评审指南,可供气瓶检验、充装单位工作人员,气瓶检验、充装管理人员,以及气瓶检验核准、气瓶充装许可
资格鉴定评审人员阅读参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工业生产发展很快,气体工业也得到较快发展。近几年气瓶检验与充装单位的数量随着气体工业的发展而增加,气瓶发生事故率也有所上升,为遏制气瓶事故的增加,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重视气瓶在设计、制造、充装、使用等环节的安全工作。
自2004年以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颁发了TSGZ2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SGR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这两个技术规范,对气瓶检验、充装单位进一步强化检验与充装工作及正规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是规范检验与充装单位行为的重要技术规范,认真执行这两个技术规范,对降低气瓶恶性事故的发生,保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保障人民生命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近几年参加了一些气瓶检验与气瓶充装单位现场鉴定评审工作,在现场评审中,发现部分检验与充装单位在执行两个技术规范过程中,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方面,在《质量管理手册》编制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有的气瓶检验、充装单位,不知如何下手编制质量管理手册,不知怎样编制才能够符合两个技术规范的要求,有的同仁建议笔者编写个指南,专门讲一讲质量管理手册编制的问题。
张兆杰,男,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曾先后担任黑龙江垦区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所长、科长,郑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所长,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所总工程师等职务,现任河南省特种设备协会副秘书长。
主要著作有《真假优劣商品知识问答》、《锅炉操作安全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锅炉水处理技术》、《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程》、《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程》、《气体充装安全技术》、《电梯操作安全技术》、《特种设备焊工培训教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等,在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杨富顺,男,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工机械专业。曾任原化学工业部某化工机械制造厂厂长、总工程师,郑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主管压力容器专业技术工作,并参加压力容器、气瓶定期检验工作。2004年1月开始参加河南省特种设备协会组织的气瓶检验站和充装站许可资格的取、换证鉴定评审工作,任评审组长。2006年8月担任河南省特种设备协会气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编写了《河南省气瓶检验核准鉴定评审指南》、《河南省气瓶充装许可鉴定评审指南》及《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资格鉴定评审指南》。
前言
第一章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基本知识
第一节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第二节 2000版ISON000族标准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
第二章 气瓶检验质量手册的编制
第一节 编制气瓶检验质量手册的原则和要求
第二节 质量手册的结构和内容
第三节 质量手册正文
第四节 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管理制度的编制
第三章 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制
第一节 编制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的原则和要求
第二节 质量手册的结构和内容
第三节 质量管理手册正文
第四节 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
附录1 CNG气瓶检验质量手册
附录2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
附录3 气瓶检验核准鉴定评审指南
附录4 气瓶充装许可鉴定评审指南
附录5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附录6 气瓶充装许可规则
参考文献
(二)人力资源
(1)经理应是专业技术人员,有较强的管理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熟悉气瓶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检验业务。
(2)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识别、配置、培训、教育和管理。
(3)技术负责人应是持气瓶检验员证件有相关专业的工程师资格或气瓶检验员以上资格符合相关条件规定的人员。
(4)质量负责人应有相关专业助理工程师职称并符合相关条件规定。
(5)气瓶检验员应在教育培训实践的基础上,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所办气瓶检验员培训班,取得检验员证。
(6)对所配备满足气瓶检验需要的操作员、附件维修员应进行岗位应知应会和气瓶检验设备操作等基本知识的培训。
(7)公司为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通过法规标准学习及安全知识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气瓶检验质量及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