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基础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从水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手,以黄河流域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全面介绍了水利基础信息的管理及存储在水利行业信息化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系统的建设目标、总体框架、数据库方案、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式等内容,特别是对水利工程基础信息的分类、代码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做了比较细致全面的介绍。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结构合理、内容翔实,可作为水利行业信息化系统设计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前言
第1章 综 述
1.1 工程现状分析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2 水利工程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3 水利工程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第2章 系统建设目标和原则
2.1 建设目标
2.2 建设原则
第3章 系统总体框架
3.1 数据库系统
3.2 数据存储平台
第4章 数据库建设方案
4.1 数据来源分析
4.2 数据分类
4.3 数据更新机制
4.4 代码制定原则与使用
4.5 数据库表设计
第5章 数据库逻辑结构
5.1 数据库表主要内容
5.2 数据库表结构
第6章 数据库维护管理系统
6.1 系统功能总体结构
6.2 系统功能模块
6.3 数据库系统软件的选型方案
第7章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7.1 数据的存储方式
7.2 数据的管理方式
7.3 水利工程基础数据的存储分布
7.4 数据存储平台设计
参考文献
第1章 综 述
为防治水旱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江河整治,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防洪抗旱能力大大增强。经过50多年的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水库、堤防、蓄滞洪区、水闸等工程组成的调控洪水及抗旱的防洪工程体系。但完全依赖工程措施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和抗旱能力,不仅周期长、投资多,而且某些目标也较难以实现。随着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行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如国家的“金关”、“金税”等工程,大大提升了国家海关和税务机关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水利行业也在努力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工程能力的同时,大力加强防洪抗旱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充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的防汛抗旱效率。
根据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中期目标是:从2006—2010年,深入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完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水平,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增强决策支持能力,基本实现水利信息化,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