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集,多以童话、民间故事、文学经典为蓝本,文学女巫卡特以奇绝想象力和非凡叙事技巧将之加以戏仿、混酿、改装和重塑,并以通透戏谑的视角呈现出童话背后的冷僻真相。
“浪漫到令人眩晕,优美到敌我难分。”《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的长篇小说,在写作技巧和叙述风格上,糅合古典流浪式、现代魔幻式、哥特式和黑暗系童话,而故事的情节和结构,将使阅读体验超出想象。
安吉拉·卡特(AngelaCarter,1940—1992),英国著名女作家,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混合魔幻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哥特式及黑暗系童话,想象奇异诡谲,语言瑰丽璀璨,充满戏仿的狂欢。她曾于1969年获毛姆奖,1983年担任布克奖评委,被《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爱》《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新夏娃的激情》《马戏团之夜》《明智的孩子》等,短篇小说集《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短篇小说合集《焚舟纪》等;收集编有《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叶肖,江苏南京人,文学博士,从事翻译多年,主要译作有《帝国》、《巴塔哥尼亚高原上》、《里尔克:一个诗人》等。
引言1
楔子1
第一章困兽之城7
第二章午夜凶宅43
第三章大河之民82
第四章欲望杂耍119
第五章情色旅行157
第六章非洲海岸190
第七章混沌时间225
第八章城堡264
“爱是梦幻与现实的混合,爱是母液,孕育出一切不可思议,前所未有之事;爱是一棵大树,爱人在这棵树上发芽结蕾,绽放出玫瑰一样的花朵。”小说第一章中,令人如痴如醉的玫瑰开满战火纷飞的城市。玫瑰仿佛呼出香水,连巨石建筑都醉了;玫瑰甚至能唱出五音阶歌谣,歌声却在鼻孔内响起。想象何等瑰丽!小说的结局,主人公德赛得里奥身上礼服的胸袋上插着白色丝帕,上面沾着斑斑血迹,仿佛一朵盛开的玫瑰。可以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魔幻诡谲、奇思妙想的大全。
小说的开局令人想到普鲁斯特:“一切我还记得。没错。一切我还完完整整地记得。”可仅仅几页之后,读者又读到:“到底怎么开始的,我已经记不清了。”记忆中布满人类的缺陷,梦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难分彼此。读着这样一个故事,或任何其他类似的故事,读者对故事的叙事又能信上几成?《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故事出自德赛得里奥之口。此君是名政客,一位可敬的历史人物,向读者讲述故事时已是一位古稀老人。德赛得里奥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和几乎已被遗忘于那个时代的霍夫曼博士。霍夫曼博士是科学家,能够批量制造幻象,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现实表象。
博士仿佛一位天神,“或许真的无所不能”。在一座南美大都市(没有给出具体名称),博士操纵起时间和空间,大玩起看似充满诗意,实则阴险恶毒的游戏,全城陷入紧急状态之中。“我时常会瞥一眼手腕上戴的手表,却发现手表的指针变成一束长势旺盛的常青藤,有时是忍冬花。”这种力量实在是集破坏性和诱惑性于一身,商业因此全黄了,政府管制面临严峻挑战,政府高官们个个咬牙切齿,与霍夫曼博士势不两立。战火迅速在两个极端间燃烧起来,一端是理性,另一端是想象。这是一场权力追逐和嫉妒心所驱使的战争,更可以说是霍夫曼博士和部长之间的战争。无论是博士,还是部长,他俩控制着整部小说,两人在小说中的特殊地位令两人称谓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难道读者阅读的是一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的余绪?不!这部小说的景观全然不同。
部长征召了一名叫德赛得里奥的小公务员,这个德赛得里奥有一半印第安血统,面对博士创造出的巴洛克般浮华艳丽的幻象,德赛得里奥根本不为之所动,甚至感到有点儿“烦”。看来,要追踪博士的下落,这个德赛得里奥是个理想人选。“那是我二十四岁生日的前一天。下午,璀璨的焰火中,城里的大教堂飞上了天。”过不了多久,城里的一切都将和大教堂一样被大火吞噬。德赛得里奥发狂地爱上了博士的女儿,既美丽动人,又难以捉摸的阿尔贝蒂娜,他踏上一段危机四伏的旅程,命运峰回路转,希望时隐时现,就像他追求的阿尔贝蒂娜一样。叙事一轮又一轮拖延下去,场景换了一处又一处,从英国式海滩小镇到原始部族,再转换入昔日文学中的典型场景——萨德式、斯威夫特式、卡夫卡式,可德赛得里奥梦寐以求的性高潮却迟迟不肯到来。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描绘出欲望所催生出的种种暴虐形象,也为自己贴上了“英国战后小说”的大标签。这部小说出版于1972年,是卡特的第六部小说。今时今日,给卡特带来名望的是她重写的一系列经典童话故事,以及她生前创作的最后两部长篇作品,《马戏团之夜》(1984)和《明智的孩子》(1991)。这两部小说中,卡特对两个人物的描写,马戏团中的空中飞人和音乐厅中颇善于惺惺作态的小明星,为她赢得了满堂彩。然而,可以这样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才是卡特留下的真正经典,却也是未得到应有评价的经典。在今天这个虚拟时代,再回过头去看看小说中异彩纷呈、技艺精湛的形象表演,方才体会到,这是一部走在了时代前头的作品。
小说将三部不同的机械,爱情、叙事、社会结构完全拆解,再把所有零件组装到一起,在一瞬间同时完成了对三者的解析。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幻想,读到了散发着颓废气息的绚烂,也读到了拼贴和戏仿,什么科幻、惊悚、后现代、流浪、寻根文学、历险故事、色情文学,外加种种政治和社会理论,统统一锅烩。无论就小说形式,还是就其语气和技巧而言,《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都是一次飞跃,其意义之重大只怕作者本人也始料未及。(卡特每出版一部新作品,就为她的创造力刷新定义。)就读于布里斯托尔大学时,卡特专攻中世纪文学。她曾说过:“作为一名中世纪文学研习者,我学会了读出作品中的多层含义。”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读者不单可以读到其他文学作品,更可以读到视觉艺术。不过,所有这些并非静默地躺在作品表层之下,等待发掘,而是直接构成了作品的有机体,构成了小说时明时暗,闪烁不定的外壳。想确定这部小说受了谁的影响吗?卡夫卡?斯威夫特?坡?马拉美?弗洛伊德?《圣经》?电影?萨德?莎士比亚?超现实主义?蒲柏?普鲁斯特?读者会发现,小说似乎把整个文学和视觉文化都吞落了肚,从乔叟到卡尔维诺,从米勒到法斯宾德,从笛福到福柯。
或许,《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太超前了,又怎能让批评界舒坦?用卡特自己的话说:“我意识到,小说可以让人发挥出无限的潜能。那以后怎么样了呢?就我的亲身经历而言,那就意味着……我再也养不活自己了。那是我蒙尘之始。之前,我是颇为人们所看好的年轻女作家;之后,再也没有谁愿意搭理我了。”卡特之前的五部小说为她赢得了数个文学奖项,那五部小说中,卡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20世纪60年代所特有的现实主义风格,决然面对床头灶尾的沉闷琐事,华丽的言辞中充满对秩序的挑战。翻开那几部小说,满纸皆是酒吧、聚会、堆积的脏衣服,处处可见小商店、城市道路、公园。正是借助于这些描写,卡特揭示出自大狂、性奴役,以及表象之下的超现实,社会和性操纵遍布其间,比比皆是。对于这一切的描写,卡特不输于任何一位现实主义者,她说道:“我从不反对现实主义,可现实主义也有类别之分。我想说的是,我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