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全面论述了基金会的各个方面,分为慈善基金管理以及慈善基金管理案例两部分。
《基金会》一书广受赞誉 1
内容简介 1
前言 1
第一篇 慈善基金管理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基金会:做什么与怎样做 5
第二章 第三股力量:美国公民部门 13
第三章 捐赠原因 25
第四章 基金会的使命:善款使用的最大化 34
第五章 基金会总体战略 41
第六章 基金会的战略实践 46
第二部分
第七章 产生影响力:领导力、聚焦、协作与评估 63
第八章 强大的影响力:11个案例研究 69
第三部分
第九章 基金会的烦恼:公开透明和责任性 103
第十章 如何实现巨大的影响力:制定战略 116
第十一章 高社会效益项目的特点:领导力、聚焦、整合、评估 124
第十二章 基金会是如何失败的? 132
第十三章 三条基本准则: 约束、限定和坚持 147
第十四章 基金会应该永久存在吗? 162
第十五章 提高基金会效益:一些不太温和的建议 171
结语 21世纪的慈善事业 181
第二篇 慈善基金管理案例
案例1 洛克菲勒大学 193
(前身)洛克菲勒医学研究院,1901年
案例2 通识教育委员会对公立高中的支持 196
洛克菲勒基金会,通识教育委员会,1902年
案例3 美国医学教育的转型:弗莱克斯纳报告 199
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06年
案例4 预防治疗疾病和促进公共卫生政策的发展 203
洛克菲勒基金会,1909年
案例5 美国社区的卡耐基公共图书馆 206
纽约卡耐基基金会,1911年
案例6 了解克里夫兰面临的问题:第一家社区基金会 209
克里夫兰基金会,1915年
案例7 开发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211
纽约卡耐基基金会,1916年
案例8 提供科学知识以解决公共问题:国家研究理事会 214
纽约卡耐基基金会,1917年
案例9 给美国教育者的退休金:TIAA
五、基金会的政治脆弱性
本章所讨论的基金会的所有特性(它们被认为存在的缺点),如傲慢、专制、缺乏责任、封闭性以及关于其社会角色的学术作品的稀少,共同导致了影响当今基金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趋势:基金会与日俱增的政治脆弱性。
公众对基金会的态度和认识一直在变化之中。近些年,对基金会的批评之,声不断高涨,人们对基金会的不满集中在许多基金会所谓的缺点上:过高的员T福利及对员工和理事的贷款、对基金会理事无节制的酬金、过低的年公益支出额要求、基金会在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参与的社会问题倡导中游走在法律边缘等其他问题。2004年3月,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TheU.S.SenateFinanceCommittee)发布了关于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的白皮书,书中援引了许多对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的批评并提议了一系列法律和监管上的变更以纠正它们。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对基金会学术研究的缺乏、普通公众对公益事业的漠视,以及基金会一直对评估自身工作的重视不够,基金会准备得很不充分,没能用实质性的论据证明自己带给社会的广泛而重要的益处来捍卫自己。
基金会是否成功解决了某些社会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基金会的不良行为是否是普遍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007年,在已有的72000家基金会中,只有极少数有证据确凿的不正当行为。但是,公众对基金会的不了解,以及媒体和政客只关注它们的不足而从不提及其成就的做法,使得基金会在面对政治攻击时显得十分脆弱。
或许基金会最易遭受攻击的是它们参与公共政策倡导的活动。这种倡导本来就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或许可以比较自由地在立法进程上进行游说(尽管从1993年开始只涉及税后利润),运作型的慈善组织或许可以将其一小部分的预算用于游说活动(虽然国会限定了它们可用于游说的花费占其总资产的比例)。然而,基金会却没有这么自由,它们在预算的使用上受更大的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