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历年真题精解与全真模拟2016》严格按照最新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包括历年真题试卷和全真模拟试卷两部分,历年真题试卷12套,全真模拟试卷4套。历年真题试卷涵盖了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并附有详尽的解析;全真模拟试卷完全按照最新命题趋势进行选题、拓展和深化,并进行实战模拟,指引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适读人群 :参加公务员考试者、培训机构和培训老师
寻找命题规律,破解答题技巧,精准备战公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推行数年,“成熟化、标准化、系统化”成为近年来人们对该考试中考试题型、考试程序的普遍评价。正因为如此,对历年考试真题的研究分析亦成为大多数学者、专家、考生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但是,很多考生却依旧固守“真题已经考过,从而不会再出现”的僵化理念,在复习中不重视真题的意义,忽略真题在应试准备以及实战中的重要作用。从历年考试结果统计来看,抱有这种思想的考生通过率往往偏低。所以,怎样正确看待真题的作用对广大考生而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命题角度而言,真题是各学科的重量级专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反复筛选、测试和论证的结果,其权威性、规范性是任何模拟试题都无可比拟的。而且高分考生的成功经验也反复证明,历年真题是广大考生夯实基础、高效复习的最佳资料。
仔细分析近年真题,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公务员考试在题型上每年都相差无几,因此对题型的事先掌握和熟悉,将大大有助于考生减少应试中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从复习备考来看,对题型的熟悉也可以使考生在复习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和被动。只有通过量变——大量的真题训练,才能完全掌握考点、难点,并实现质变,成功上岸。
为了让考生更准确地把握国考的命题思路和趋势,及时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快速提高解题能力,我们还专门配备了四套模拟试卷,在巩固常见题型的基础上适度创新,对新题型大胆预测,并在答题思路上进一步拓展、深化,提高训练题目的考查难度,逐步使考生摆脱惯性思维,形成敏锐的解题感觉。同时,在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答案解析部分,针对考生难以抓住的重点进行解读,真正将变幻莫测的试题变成考生游刃有余的得分对象。
您的成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期望本书的出版能给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带来巨大的帮助,由衷地祝愿广大考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
京佳教育公考研究院
2015年4月
2015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2015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
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
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四)
参考答案与解析
《申论历年真题精解与全真模拟2016》:
2015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满分:100分时限:18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诞生了,人类通信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刹那所说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一大步”,牢牢铭记在地球人的心中。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5亿电视观众都看到了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宇宙飞船降落在月球上的历史瞬间。登月是人类航天科技的一大进步,正如登月者塞尔南所说:“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
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上世纪70年代初,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互联网开始与通信相结合。到了90年代,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迎来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互联网年。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讲过:“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长,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候几乎后悔我自己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出现的新事物。”他的话说得不错,如果让一个1900年的发明家想象今天的世界,他也许能想象出宇宙飞船、深海潜艇,但对核能、计算机、互联网、基因工程绝对一无所知。现在,知识爆炸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乐观,有位作家这样写道:“我真诚地相信,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时代,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了解”“只要是人能想到的事,总有人能做到。”20世纪科技的发展使这句话越来越像真理。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
《韩非子·五蠹》中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意思是社会变化了,一切事情也要随着变化,世事变迁,情况因世事不同而有异,而措施也就应适应于当前情况,人类技术在每一历史阶段的迅速发展,正是应“世异”的结果,从而也给人类社会生活和制度建设等诸多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创新是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无知技术力量。新的生产力的获得,将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并由此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进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野蛮时代发明的动物驯养技术,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和较丰富的剩余食物,而且为人类开始摆脱从自然界“掠夺式”获取食物提供了现实可能,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对瓦解封建制度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宣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指出,机械发明及其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能简化和削弱劳动强度,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社会必要活动时间,这样,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个人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时间以及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也会越多,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一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减少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的,由于给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随着技术创新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成果不断丰富,人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逐渐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定的物质基础。
可见,技术创新不仅 ,同时 ,因而 。
2.新技术有没有可能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这是某大学社会学系G教授关心的问题,她比较关注社会当中的普通人怎样生活,怎样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新技术是促成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2014年某研讨会上,G称自己一直比较关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比如新生代农民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当时她和她的团队曾经对此抱着很大的希望,认为新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
“按照常识,如果大家是在同一个社会时空中生存,拥有同样的硬件条件或者数据终端,按道理来说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和各种各样的机会,从理论上说,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她说。
但经过实际研究,她发现,现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新技术的使用中,城乡之间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来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常常被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是在一定程度或者相当程度上填平了,比如普通人和彻底掌控信息的垄断者之间的某种鸿沟,但从现在看来,新技术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还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