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动局与中国能源安全》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东动局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及中国能源战略调整研究》(项目号ASC2012JD03)结项成果。《中东动局与中国能源安全》以中东剧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探讨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安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首先介绍全球能源格局和中国能源现状,然后分析影响中国能源安全的因素,评估中东动局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最后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调整提出建议。
董秀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要从事美国政治、国际法、联合国研究。主编系列专著《世界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7卷)、《外交的文化阐释》(7卷)、《世界大国文化外交》(10卷)、《地区国别政治经济与外交》(9卷)、《美国外交的文化阐释》《中美外交的文化解读》等,撰写专著、教材《世界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总论》《美国历史与现状》《美国政治制度剖析》《美国政治基础》《国际法教程》《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等,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申险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要从事非传统安全、中国周边安全、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主要学术成果有《联合国在国际反恐中的定位分析》《世界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亚洲卷》《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外交的文化阐释——日本卷》以及《中美外交的文化解读》(合著)、《美国外交的文化阐释》(合著)、《世界大国文化外交——日本卷》(合著)等。
邢新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国际政治系讲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东问题研究、东北亚区域研究、美国对外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讲课程有国际政治经济学、世界大国文化与外交、美国外交政策研究、阿拉伯国家概况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多项各级课题项目。
第一章 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能源安全现状
第一节 能源的定义和种类
一、能源的定义
二、能源的种类
第二节 世界能源格局
一、世界能源结构
二、世界能源供需格局
三、世界能源地缘格局
四、世界能源地缘格局与国际政治热点
五、世界能源格局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
一、能源消费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二、主要能源均全面告急,能源缺口巨大
三、能源结构不尽合理,传统能源所占比例超大
四、石油进口来源地政局动荡,中国石油来源稳定差差
五、能源战略储备系统极为薄弱,抗风险能力极差
第二章 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能源安全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一、能源安全的概念界定
二、影响能源安全的主要因素
三、能源危机
第二节 影响中国能源安全的国际因素
一、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
二、大国因素的影响
三、国际能源机制的影响
四、地缘因素
五、国际冲突风险
六、国际能源技术的发展
七、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
第三节 影响中国能源安全的国内因素
一、中国能源现状及能源结构
二、中国能源战略
三、中国国内能源储备体系
四、中国能源法律法规
五、中国能源价格机制
六、国内能源开发利用水平
七、军事因素
八、环境因素
第四节 中国应对影响因素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二、制定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
四、加强能源对外直接投资
五、加强中国能源外交的力度
六、增强国内能源储备
七、完善中国能源价格机制
第三章 中东动局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评估
第一节 全球能源格局中的中东
一、全球能源供应格局
二、中东能源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三、中东能源产业概况
四、中东能源的发展前景
五、中东能源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与中东地区能源关系
一、中东能源在中国能源安全中的地位
二、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的现状
三、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机制
四、中国与中东合作的优势和障碍因素
五、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的建议
第三节 中东剧变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一、中东乱局概述
二、中东剧变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
三、中东剧变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调整
第一节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概述
一、能源安全的理论阐释
二、中国能源安全的内涵
三、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建构
第二节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及选择
一、中国能源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中国应对中东动局的能源安全战略调整
一、加强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四、实施能源多元化和“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中东动局与中国能源安全》:
早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1979年的伊朗革命中,能源短缺对世界尤其是美国的巨大冲击让人们察觉到在相对平衡的能源体系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偶发因素或者政治等其他原因即可导致不平衡——能源短缺的出现,于是,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受到冲击,这些考虑促使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研究机构在1985年一致同意研究能源安全问题。1990年,从事能源安全研究的科学家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能源安全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即消费者及其政府有理由相信在能源方面有足够的储备、生产和销售渠道来满足他们在可预见到的将来对能源的需求,这些能源可来源于本国或国外,其价格不至于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危及他们的生活。当国民的福利或政府追求其他正常目标的能力,由于能源供应中断或突然发生重大价格变化而受到威胁时,不安全就出现了。
(二)关于能源安全概念的主要观点
关于能源安全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依然存在不同的观点。综合来讲,由于能源安全问题涉及的学科不断增加,分析和研究的视角日益宽泛,因而使能源安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迄今为止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同时,能源安全涵盖内容的发展与变化,也凸显了其研究深人程度的不断推进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