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传播学》,便于大家能深入浅出地理解和学习大众传播科学。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通俗、简约和浅显。它将晦涩的大众传播理论通俗化,使繁琐而复杂的传播理论实验过程简单化,特别是将深刻揭示人类生活本质的深奥理论,用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旨在帮助初学者能宏观地把握大众传播理论庞大的结构体系。 为了配合大家对传播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学习,我们为每一章内容列出了学习重点并配有专门的习题,以此来巩固学习内容。 由于所有的理论学习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同时实践材料又能帮助学习者透彻地理解理论内涵。为此,我们在本书的后面专门安排了一些有关传播学的学习资料。为的是能使学员深化理论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分析传播现象。这一部分资料都是典型的传播内容,很值得一读,利用它来分析传播理论和现象很有益处。
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型的边缘学科,其与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社会学、政治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有很深的渊源,也是这些学科相互融合的产物。其研究领域大致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五大领域。其中传播效果是关注的焦点。本书按照以上脉络,以突出学术性为基本原则,力图向读者简明而客观地介绍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和相关知识。
本书是一部关于传播学的简明专著,是作者多年在北京印刷学院讲授传播学课程所用数个讲稿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可以作为大学生和一般读者了解传播学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入门读物。
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传播学引进中国大陆后,尽管期间经历过一些曲折,但经过我国大陆学者三十多年的消化吸收,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内一门“显学”了。有关论文、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全国有数百所高校设立了新闻传播学学科及其相关专业,其中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很早就建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点,截止到2012年,大陆有18家高校拥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至于硕士点就更数不胜数了。与此同时,我国传播学领域的对外学术交流也日趋频繁。尽管限于各种条件,我国大陆学者迄今为止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普遍存在着创新性不足、绝大多数论著偏重新闻与大众传播事业的研究、传播学研究表面化,以及整体水准有待提高等问题,但考虑到我国当前所处的客观经济社会环境和现实需要,该学科的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诚如我国传播学泰斗邵培仁先生所言,传播学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护照”和“通行证”。传媒在当今社会中不断增强的影响与地位,需要高水准的传播学研究成果来进行系统总结与科学指导,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假以时日,传播学研究在我国一定会更加规范、更有特色、更加繁荣。
第一章 传播概论
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学
一、传播的概念及其特点
二、传播的基本类型
三、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节传播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一 传播学的主要学术源流
二.传播学的学科开创者
第二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术流派
第一节 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控制实验法
四.个案研究
第二节 传播学主要学术流派
一、经验学派
二、批判学派
三、媒介环境学派
第三章 信息、符号与传播
第一节 信息与传播
一、信息的定义及特点
二、信息社会
第二节 符号与传播
一、符号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二、符号与意义
三、人类象征行为
第四章 传播功能与传播模式
第一节 传播的主要功能
一、几个代表性观点
二、对传播功能的系统总结
第二节 传播模式
一、传播的基本构成要素
二、几种经典的传播模式
第五章 控制分析
第一节 传播者
一、传播者的类型
二、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
第二节 把关人理论
一、卢因的把关概念
二、怀特对把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三、韦斯特里—麦克莱恩大众传播模式
四、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五、巴斯的“双重行为模式”
六、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第三节 传播制度与传播规范
一、布里德的潜网理论
二、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三、几种主要的媒介规范理论
四、批判学派的控制观
第六章 媒介分析
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及其特点
一、报纸
二、期刊
三、广播
四、电影
五、电视
六、互联网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一、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论
二、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第三节 其他媒介理论
一、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论
二、凯瑞的媒介仪式观
三、斯蒂文森的游戏论
四、阿多诺与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观
五、霸权理论与媒介帝国主义
六、发展理论
第七章 受众分析
第一节 受众概说
一、受众的定义
二、受众的特点
三、受众的类型
四、受众的角色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理论
一、个体差异论
二、社会类型论
三、社会关系论
四、选择性理论
五、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八章 效果分析
第一节 传播效果概说
一、传播效果的含义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
三、传播效果的形成因素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理论的历史演变
一、强效果论
二、弱效果论
三、适度效果论
四、新强效果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