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广告道德与法律规范教程(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来。
本书主要包括广告伦理和广告法规两部分。广告伦理部分主要论述了广告伦理规范对象及特征,广告活动的伦理选择与评价,广告伦理的失衡与错位现象,广告活动中关系问题的道德辨析,广告伦理监督体系;广告法规部分主要包括广告法规管理体系概述,广告准则,广告活动规范,广告审查,法律责任等。
本书的写作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体现“德”与“法”的有机统一,并对一些广告行为人道德上的缺失和可谴责性作出相应的伦理评价和司法评价;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列举案例并进行剖析,以便读者结合实际案例生动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条文内容。
陈绚,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伦理(新闻传播伦理、广告传播伦理、网络传播伦理)、传播法(新闻传播法、广告法、新闻出版法、网络传播法)等。已发表论文数百篇,并出版了多部著作、教材,主要有《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道德选择与评价》、《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新闻传播法案例教程》等。
绪论
第一章广告伦理与法规范的对象及内容原则
第一节 广告伦理与法规范的对象及内容
第二节 广告伦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广告伦理的本质特征及社会作用
第二章 广告行为的伦理选择与评价
第一节 广告行为的伦理含义
第二节 广告行为的伦理选择
第三节 广告行为的伦理评价
第三章 广告伦理的失衡与错位现象
第一节 市场经济环境与广告伦理失衡
第二节 广告伦理失衡与错位现象
第四章 广告活动中关系问题的伦理辨析
第一节 广告与新闻及其他
第二节 服务与营利
第三节 竞争与发展
第四节 代言式广告与电视直销广告
第五章 广告伦理监督体系
第一节 广告行业自律
第二节 社会监督
第六章 广告法规管理体系概述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概述
第二节 广告法规与政府管理
第三节 广告管理法规体系及作用
第七章 广告准则
第一节 广告的一般准则
第二节 特殊商品广告准则
第三节 禁止发布虚假广告
第八章 广告活动规范
第一节 广告主活动规范
第二节 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活动规范
第三节 广告代言人活动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
第四节 户外广告活动规范
第五节 互联网广告活动规范
第九章 广告监督管理
第一节 行政性审查
第二节 行政性审查程序
第三节 不得伪造、变造或者转让广告审查决定文件
第四节 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自审
第五节 广告监督管理职责
第十章 法律责任与救济途径
第一节 广告违法主体及法律责任种类
第二节 救济途径
附录 主要广告伦理规范、法律法规
前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广告法治的历史如果从1991年国家工商局酝酿起草《广告法》起算,已20多年了。1994年版的《广告法》经过了1992、1993年广泛征求法律专家、媒体从业者、各广告公司和工商管理系统等各方意见,先后经过15次之多的修改,才于1995年通过实施。该法的颁布为中国广告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依据,为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明确了广告制作、传播的规范。《广告法》的适用范围很广,涵盖内容更多。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包括广告在内的商业信息传播呈爆炸式增长,已有20年历史的《广告法》显得滞后了。2015年我们又有了新版《广告法》,新版《广告法》针对广告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我国广告业发展实际,着重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虚假违法广告治理问题,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惩治力度;充实和细化重点商品、服务广告内容准则和广告活动规范,修订或新增食品、药品、医疗、教育培训、招商投资等类型广告的准则;完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经营行为规范;明确广告代言人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同时强化工商机关及有关部门对广告市场监管的职责职权,明确以工商机关为主、各部门分工配合的管理体制;并对促进广告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广告特别是公益广告在引导社会良好风尚中的积极作用做出了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