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1》精选最基本的内容、方法及典型应用,并将本学科前沿的新进展和与力学有关的技术进步的新成果、新应用等及时纳入,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本书内容在保持本学科基本逻辑和体系的前提下,尽量联系相邻、相关及与之交叉的学科。本书共两篇分17章,第一章至第三章为刚体静力学的分析方法,第四章至第六章为工程构件的静力学分析,第七章至第十章为工程构件的的强度刚度问题,第十一章为稳定性问题,第十二章至第十七章为工程动力学问题。全书将工程实际问题中的力学分析部分,贯穿在整本书中,同一工程实例将以不同的分析侧重呈现在各个相应的章节中,最后以一个完整的工程问题呈现,不仅使相关章节的联系更加明确和形象化,更有助读者将工程力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进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院校工程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学科,其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由于新型技术和新兴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其生产一线需要大量的本科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适应这样的社会需求,教育部也在引导地方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院校,这些院校教学科研工作将全面转轨。本书是为该层次院校编写的工程力学教材。
在对国内地方本科院校基础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教学现状的调研和分析的过程中,编者体会到目前各院校面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时重新分配的问题,既是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也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极好的机遇。为发挥基础力学在工科教学中的作用,结合多个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经验,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编者对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做了体系上的调整,并对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取舍,简化理论推导的同时加强分析方法的陈述。本书分为两册:《工程力学Ⅰ》和《工程力学Ⅱ》,分为静力学基础、构件的静力学设计和工程动力学三篇,覆盖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部分。
本书强调受力分析在工程构件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在阐述刚体模型的受力分析计算方法后,即开展工程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分析,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将静力分析方法合理地应用于工程构件的分析中。
在静力学基础中,改变传统的公理体系,将静力学公理、原理按需要放在相关内容中陈述。在构件静力学设计中,突出内力分析、应力分析、变形、强度和刚度以及稳定性的分析,避免同一分析方法在不同问题中多次重复,能利于读者确定问题的所属范畴,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工程动力学中,简要介绍了对质点和刚体的基本运动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重点介绍点的合成运动以及刚体的平面运动。然后按照受力分析、运动分析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介绍了动力学普遍定理的原理及应用,并介绍了动静法以及动载荷与交变应力的基本内容。特别注意与物理课程力学部分形成区别,突出普遍原理在刚体动力学中的应用,减少重复,提高起点。
本书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阐述上力求简洁易懂,所选例题多有相应的工程背景。插图尽量形象生动,贴近工程实际,便于读者理解。
前言
绪论1
第Ⅰ篇静力学基础
第1章刚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5
1.1刚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5
1.2力的投影与分解合力投影定理7
1.3力矩9
1.4力偶的概念及力偶矩的计算13
1.5约束与约束力 13
1.6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7
思考题20
习题20
第2章力系的简化24
2.1平面汇交力系及其合成24
2.2平面力偶系的合成26
2.3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27
2.4空间力系的简化32
思考题34
习题34
第3章力系的平衡37
3.1平面力系的平衡37
3.2平面刚体系统的平衡 43
3.3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47
3.4空间力系的平衡51
思考题54
习题56
第Ⅱ篇构件的静力学设计
第4章材料力学概述与材料的力学性能 65
4.1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65
4.2内力与基本变形66
4.3应力与应变69
4.4材料的力学性能70
4.5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74
思考题75
第5章杆件的内力分析76
5.1轴向受力杆件的内力——轴力、轴力图76
5.2扭转内力、扭矩及扭矩图77
5.3弯曲内力79
思考题89
习题89
第6章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析94
6.1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94
6.2受扭圆轴横截面上的应力98
6.3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应力101
思考题111
习题111
第7章应力状态分析115
7.1应力状态的概念115
7.2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117
7.3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121
7.4三向应力状态简介127
7.5泊松比 广义胡克定律128
思考题130
习题131
第8章构件的强度设计 136
8.1强度条件与许用应力136
8.2基本变形状态下的杆件强度137
8.3连接件的强度实用计算141
8.4强度理论144
8.5组合变形149
思考题156
习题157
第9章杆件的变形分析及刚度设计163
9.1拉(压)杆的变形与位移 163
9.2圆轴扭转的变形及刚度计算 166
9.3弯曲变形的积分法与图解法 168
9.4 弯曲梁的刚度计算 174
9.5组合变形杆件的位移 174
思考题175
习题176
第10章压杆稳定及提高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措施182
10.1压杆的稳定性分析 欧拉公式 183
10.2压杆稳定实用计算188
10.3提高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一些措施 191
思考题195
习题196
第11章简单超静定问题198
11.1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概念198
11.2拉压超静定问题199
11.3扭转超静定问题202
11.4超静定梁203
11.5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205
思考题207
习题208
附录212
附录A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212
A.1静矩与形心212
A.2惯性矩和惯性积213
A.3平行移轴公式215
A.4 转轴公式216
附录B常用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219
附录C型钢表220
附录D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32
参考文献246
工 程 力 学目录主要符号表
A面积
AS剪切面面积
Abs挤压面面积
b宽度
D,d直径
E弹性模量
f静摩擦因数
f′动摩擦因数
Ff静滑动摩擦力
F′f动滑动摩擦力
F力
FAx,FAy,FAzA点x,y,z方向约束力
FN法向约束力,轴力
Fcr临界压力
FS剪力
FR合力
Fu极限载荷
[F]许可载荷
Fx,Fy,Fzx,y,z方向分力
G切变模量
h高度
I,Iz,Iy惯性矩
Ip极惯性矩
Ixy惯性积
i惯性半径
S静矩
l,L长度
M弯矩
Me力偶矩
MO对O点的矩
T扭矩
n转速,安全因数
ns塑性材料的安全因数
nb脆性材料的安全因数
nst稳定安全因数
P功率
q分布载荷集度
R,r半径
νd形状改变比能
νV体积改变比能
Wz,Wy抗弯截面系数
Wt抗扭截面系数
φ相对扭转角
γ切应变
ε线应变
λ柔度,长细比
μ泊松比
ρ曲率半径,材料密度
σ正应力
σ+拉应力
σ-压应力
σm平均应力
σb强度极限
σbs挤压应力
[σ]许用应力
[σ+]许用拉应力
[σ-]许用压应力
σcr临界应力
σp比例极限
σr相当应力
σs屈服极限
σu极限应力
τ切应力
τu极限切应力
[τ]许用切应力
w挠度
θ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