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山林,花香四野,虫鸣草间,鱼翔浅底。学画花木果实、鸟兽虫鱼……提点笔法与墨法之精微妙处,传授置陈布势,构图设色、临摹创作之法。感悟万物之灵性,品味胸中之意趣。专为中国花鸟画初学者和爱好者量身定做。
鸟语山林,花香四野,虫鸣草间,鱼翔浅底
专为中国花鸟画初学者和爱好者量身定做
学画花木果实、鸟兽虫鱼……
提点笔法与墨法之精微妙处,
传授置陈布势、构图设色、临摹创作之法
领略万物之灵性,感悟胸中之意趣
笔情墨趣跃然纸上,陶情养性笔墨之间
序言
翎羽飞花,寄情花鸟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内蕴深刻,有着极为鲜明的个性,在世界美术绘画中独树一帜。花鸟画与山水画、人物画并列为中国画三大科。它以花木、鸟禽、蔬果、草虫、水族、兽畜等为主要描绘对象。花鸟画独立成科于唐代,历代名家辈出。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五代时的徐黄二体、北宋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元代王冕的梅、明代徐渭的墨葡萄、清代朱耷的松图、近代吴昌硕的雉鸡、齐白石的虾,均为传世名作。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花鸟画的主要特点。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有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花鸟画不仅是简单的写生,更多地承载了人文精神。一花、一鸟、一竹、一叶,均有特定的文化隐喻,如梅兰竹菊被视为“四君子”,成对的燕子和鸳鸯寓意为夫妻恩爱,松鹤组合寓意为健康长寿等等。
画花鸟画不仅可以陶冶心灵,还可以抒发、传递个人情感,表达情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绘制和品鉴花鸟画均被视为极为风雅之事。
王中,中华国学研究会荣誉会长,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深圳太极书画艺术院院长·太极拳艺馆创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
第壹章极妍尽态,物无遁形
——中国花鸟画及其工具简介2+8P
一、认识中国画5P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3P
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绘画艺术观
以线为主的中国笔墨观
以“程式”为主的高度意匠
认识花鸟画2P
工笔
写意
兼工带写
二、国画的用具1.5P
毛笔
墨
纸
砚
国画颜料
调色盘
笔洗
笔帘
印章和印泥
书画毡
镇尺
三、花鸟画的画幅形式1.5P
中堂
条幅
长卷
斗方
册页
扇面
第贰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花鸟画画法基础2+12P
一、执笔姿势1P
二、笔法2P
三、墨色与墨法2P
墨色
墨法
四、色法1P
五、基本技法3P
勾勒
点染
勾染
勾填
烘染
没骨
六、花鸟画的绘制步骤3P
步骤一:构图
步骤二:落墨
步骤三:深入刻画
步骤四:整体调整
步骤五:题款钤印
第叁章竹兰梅菊,君子之风
——花木果实的画法2+26P
一、四君子12P
竹3P
竹叶的画法
竹枝的画法
竹竿的画法
竹的创作示范
兰3P
兰叶
兰花
兰的创作示范
梅3P
花瓣的画法
梅枝的画法
梅的创作示范
菊3P
花头的画法
茎叶的画法
菊的创作示范
二、花卉4P
写意荷花
荷花的画法
荷叶和茎杆的画法
荷花的创作示范
三、果实7P
葫芦2P
葫芦的画法
葫芦的创作示范
柿子2P
柿子的画法
柿子的创作示范
桃子3P
桃子的画法
桃子的创作示范
四、松石3P
石头1P
松树2P
第肆章万物有灵,跃然纸上
——鸟虫鱼兽的画法2+38P
一、禽鸟19P
小鸡2P
麻雀2P
翠鸟1P
鹌鹑1P
燕子1P
喜鹊2P
公鸡2P
鸭子1P
鹅1P
鸳鸯2P
鹰2P
鹤2P
二、草虫6P
瓢虫1P
蚂蚁1P
蜜蜂1P
蝴蝶2P
蜻蜓1P
三、水族7P
蝌蚪1P
鱼6P
鳜鱼的创作示范
鲶鱼的创作示范
金鱼的创作示范2P
四、兽6P
松鼠2P
猴子2P
猫2P
第伍章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花鸟画的构图2+8P
一、构图原则2P
虚实原则
疏密原则
宾主原则
呼应原则
动静结合原则
开合原则
诗、书、画、印相结合原则
二、构图创作6P
常用的圆光构图
常用的扇面构图
常用的斗方、册页构图
常用的横幅构图
常用的竖幅构图
第陆章移生动质,变态不穷
——花鸟画的临摹与创作2+12P
一、花鸟画的临摹2P
临本的选择
临摹方法
二、花鸟画的创作2P
写生是创作的基础
立意是创作的前提
巧妙构图是创作的关键
色彩是表现效果的有力手段
三、临摹创作范例参考与欣赏8P(共10张)
老菊
天赐胭脂一抹腮
不与贵妃争宠
节节高升
丝丝牵挂
天荒地老无荣枯
欹红醉雨露
天香染露
新梅
延年
附录:花鸟画的源流与名作赏析6P
一、认识中国画5P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3P
中国画,又称“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布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按照体裁分类,包括花鸟画、山水画和人物画三大科。国画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心理和气质,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与表现方法,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领风骚。
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绘画艺术观
早在大约一千多年前,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了“迁想妙得”的主张,到唐代确立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原则,形成了“气韵生动”的审美标准和“以形写神”、“超以象外”、“缘物寄情”等艺术理论。中国画家们承认艺术创造来源于客观世界,同时也十分重视艺术家的主观作用,主张超越具体物象的模拟、再现,强调画作是作者主观情怀的流露。作画是为了“写意”、“写性”、“写心”,状物是为了“寄情”。
写意不是简单地描绘含混不清的图像和意念,而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借助笔墨立意为象。写意通过形象,并超越形象之外,表现人的感情、意志和内在气质,重视人的精神直接抒发。中国画不特别看重形象的视觉真实,不执著于事物的自然属性,如比例、透视、结构、光影等,而是缘物寄情,借以表达人的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