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晚年口述(增订本)》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在写作《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一书后,为印证事实,于1980年8月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的访谈记录。谈话中,梁漱溟论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也谈及与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康有为、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的交往经历,并回顾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等。书中内容丰富,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对读者修身处世亦不乏启迪。
在《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晚年口述(增订本)》的访谈中,艾恺以专业研究者的身份提出精当的问题,梁漱溟悉心作答,内容涉及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也包括梁漱溟与诸多政治文化名人的交往经历,以及他与20世纪中国历史紧密关联的一生。本书初版于2006年出版,曾入围第三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荣获“2006年十大好书”,二版于2011年出版,两版均加印多次。2015年8月,艾恺教授荣获第九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三联书店此次对原书做了全新增订,不仅订正错讹,还增补了若干珍贵插图和注释,艾恺教授亦为新版重新作序。
梁漱溟(1893 — 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 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20 世纪40 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1949 年后屡受批判而不改初衷,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艾恺(Guy S. Alitto),1975 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等。
新版序言:本书是如何完成的?艾恺
初版序言艾恺
一 我的思想的根本
儒家跟佛家
什么是佛
二 从中国文化的精神说起
为何我还乐观
人与人相处的问题
情理与物理
什么是戒、定、慧
我做记者的时候
陈独秀、李大钊和我
当代儒家代表人物还有谁
熊十力和唯识
三 中国的道路
美国人和台湾问题
毛主席这个人
四 我是怎样一个人
凡 夫
素 食
说说自己的身体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与毛泽东的分歧
我不是一个学者
我想做的事情都做了
五 我受到的影响
东西文化的调和
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我最佩服的中国人
得力于佛学
希望跟着王阳明走
生活中对我有影响的人
六 生活之学
自主自如的生活
看戏和看书
“文革”中的故事
七 发展总是好的
我的期望
人类怎样才能减少斗争
我是一个乐天派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八 我的社会交往(上)
与晏阳初等人的交往
……
独立思考 表里如一
梁:我还可以说,自从解放后,毛主席提倡大家要学习。学习嘛,大概这些年来都有五个组,五个组人数不相等,一个组也许二十几个人, 多则四十多个人。不是有一些个民主党派?像是民盟、民革—民革就是从前的国民党,还有一个民进—进步的“进”,还有九三学社,还有工商联、民主建国会民建,还有不在这些里的无党无派,也把它合起来,叫作“政协直属组”,直属于政协。刚才我说的话就是在直属组,我虽然是发起成立民盟的人,可是后来我离开了,所以我后来都一直算是无党无派,刚才说的就是我在无党无派小组会上的那个事情、那个情况。他们要围攻我,所以呢,五个组,就是说九三学社是一组,民革是一组,民盟一组,一共五个组,开一个联组会,在联组会上批判我。
艾:联组会它是1973、1974 年的时候,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