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附中·启瑞书系:高中生生涯发展指导》是一本针对高中生撰写的生涯发展的教材,内容包括生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高中生升学的高校和专业的选择和对工作世界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高中生应该培养实际管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能力和职业生涯决策能力。
第一章 认识生涯
第一节 生涯
一、生涯的内涵
二、生涯规划的内涵
第二节 生涯发展
一、生涯发展阶段
二、生涯发展中的偶然因素
第三节 生涯选择
一、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概述
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核心观点
三、高中阶段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应用
第二章 认识学涯
第一节 终身学习
一、高等教育
二、终身学习
第二节 学涯规划
一、学涯发展任务
二、学涯规划的步骤
第三章 认识高校与专业
第一节 高校类型
一、高校的分类
二、本科生培养模式
第二节 学科专业
一、学科专业
二、专业的分类
三、专业与职业
第四章 了解职业世界
第一节 职业概况
一、职业
二、职场趋势
三、不确定的职业世界
第二节 如何选择职业
一、兴趣与职业
二、能力与职业
三、性格与职业
第五章 重要能力的养成
第一节 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一、时间管理法则
二、时间管理的障碍与克服
第二节 人际交往能力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二、高中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
三、人际交往中的障碍与克服
第三节 情绪管理的能力
一、情绪概述
二、情绪的觉察和调节
第四节 压力管理
一、压力的概述
二、压力管理的策略
三、压力管理训练
第六章 决策与行动
第一节 目标制定与生涯决策
一、目标的制定与评估
二、决策的制定
第二节 行动计划
一、行动的重要性
二、制订行动计划
第七章 高中阶段的生涯管理与适应大学生活
第一节 高中阶段的生涯管理
一、我的高中谁做主
二、制定生涯导航图
第二节 适应大学生活
一、大学阶段的生涯特点
二、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后记
《厦大附中·启瑞书系:高中生生涯发展指导》:
自知者明,自知不单指知道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不自知主要是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清造成的。通过师长和同学的帮助不断反省自己、克服和提升不足,更好地做到自知,可以增强个体对自身的满意度。
对自己的认知可以从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四个维度来进行审视,通过分析比较自身特质的综合优势和劣势,在思考澄清的基础上突破,形成对自己个人特质的新的客观评价,这是生涯规划中的重要一步。尽管人们常说职业无贵贱,但是当你参加同学聚会,大家各自说起自己的职业时,明显那些拥有大家公认的“好职业”的人就特别自信,而另一些人则躲躲闪闪,不太愿意谈及此事,仅以“还可以”糊弄过去。其实真正分贵贱的不是职业,而是个体自身的认知。所以内在障碍的产生经常是因为自卑、害怕、缺乏信心、没有安全感等。
美娜中考时成绩很好,高一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别人夸她成绩好的时候,她心里其实很害怕。她看到周围的同学似乎都没有像她这样用功读书,但是考试成绩也不比她差多少,她很担心自己哪天努力不够,成绩就会比别人差。因为她经常听到妈妈说:“女孩子平时要多努力,女生不像男生在学习上有后劲,男生可能初中成绩不好,但是到了高中不贪玩懂得学习了,成绩就会提高很快。”在高二的一次小测中,她发现自己的同桌浩宇的成绩比自己高,而浩宇并没有比她读书努力,她开始慢慢地相信妈妈说的都是对的,浩宇已经开始懂得学习了。接下来,班里肯定还会有很多个浩宇出现,她该怎么办?她很着急,晚上睡不好,考试前的头一天更是整晚上都睡不着。在接下来的两次小测中,她考得都不好,班里原来成绩比她差的几个男生的成绩考得都比她好。她更加认定自己是一个不会读书的人,成绩也越来越差。生涯导师及时地找到了她,帮助她寻找自己的优势,重塑信心,美娜得出了对自己的新的客观评价。现在美娜已经能够平和地对待每一次考试了,成绩公布后,她会对考卷进行分析,检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的差误,并制定下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假如一个学生总是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比,对自己的优势视而不见,或者不认为那是自己的优势,那么他就会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给自己贴错误标签,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我是一个失败者”、“我就是一个什么都做不好的人”、“我永远不可能成功”。就如美娜一开始那样。所以同学们要突破内在障碍,认识全新的自己。
由环境引发的障碍是由于对外界环境的认识不清造成的,所以了解并厘清外部环境可以使个体更好地与环境进行协调,提升生涯的满意度。厘清外部环境可以帮助个体确定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正确评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效整合外部资源以突破外在障碍。外在障碍通常与国家政治形势、市场难以预测、经济状况和社会秩序等有关。2013年6月8日《齐鲁晚报》刊发了《2013年百万名考生放弃高考,报名人数连续六年下降》①的报道,文中称大学生就业难让考生止步。在这些放弃高考的考生中,有多少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生涯规划做出弃考决定的,有多少学生是人云亦云而做出的决定,有多少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弃考。一个学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放弃高考,但只要他有着明确的生涯目标和生涯规划,他就有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勇气和决心,不断去获取和培养实现生涯目标的能力和资源,他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创造了微软的比尔·盖茨和创造了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都没有读完大学,但是他们的人生可谓精彩纷呈。而一个没有明确生涯规划的学生,即使读了名牌大学,也很容易被环境所左右,随波逐流、怨天尤人。2012年2月17日,新浪教育刊发了《复旦研究生找不到合适工作漂泊成流浪汉》②的文章,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小武“想找一份有人赏识又配得上自己学识的工作”,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竟然漂泊成流浪汉。显然,小武没有根据工作世界的现状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仅从个人的理想观点出发确定职业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出现后,又无法调整自己适应环境,以至于只好流落街头成为一名流浪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