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国发[2014]19号、教发[2014]6号文件提出的全国高校改革"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深化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精神,从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以"易教易学”为核心,以互换性生产的技术要求为导向,强调概念、原理的"够用、实用、新用”,采用了我国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并反映了新的测量方法与技术。本书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力求少而精,突出重点难点。全书分上篇(基础篇)和下篇(应用篇)共9章。上篇包括绪论、测量技术基础、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共5章;下篇包括光滑极限量,常用连接件,结合与传动,尺寸链共4章。每章均配有所需的数据表格和习题,同时还免费提供电子课件、习题解答和实验指导。
配有数据表格和习题PPT、习题解答和实验指导
钱云峰,昆明学院副教授,云南省数控协会理事单位负责人。曾出版《饭店设备与工程管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教材。
上篇 基础篇(1)
第1章 绪论(3)
1.1 互换性(3)
1.1.1 互换性的概念(3)
1.1.2 互换性的作用(4)
1.1.3 互换性的分类(4)
1.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6)
1.2.1 几何参数误差与公差(6)
1.2.2 技术测量(7)
1.3 互换性与标准化(7)
1.3.1 标准(7)
1.3.2 标准化(8)
1.3.3 优先数与优先数系(9)
1.3.4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0)
本章小结(11)
习题(12)
第2章 测量技术基础(13)
2.1 概述(13)
2.2 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14)
2.2.1 基准的建立(14)
2.2.2 长度量值传递系统(15)
2.2.3 量块(16)
2.3 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具(18)
2.3.1 测量方法的分类(18)
2.3.2 计量器具的分类(20)
2.3.3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参数(20)
2.4 测量误差及其处理(21)
2.4.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21)
2.4.2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22)
2.4.3 测量误差的分类(23)
2.4.4 测量精度的分类(23)
2.4.5 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24)
2.4.6 等精度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27)
2.4.7 等精度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29)
本章小结(30)
习题(31)
第3章 极限与配合(32)
3.1 概述(32)
3.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33)
3.2.1 尺寸与公差的基本术语(33)
3.2.2 有关配合的基本术语(35)
3.3 标准公差系列(39)
3.3.1 公差等级(40)
3.3.2 公差单位(I、i)(40)
3.3.3 基本尺寸分段(41)
3.4 基本偏差系列(42)
3.4.1 基本偏差代号(42)
3.4.2 轴的基本偏差(45)
3.4.3 孔的基本偏差(46)
3.4.4 基准制配合(47)
3.4.5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47)
3.5 国标规定尺寸公差带与一般公差(48)
3.5.1 孔、轴公差带与配合的标准化(48)
3.5.2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50)
3.6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51)
3.6.1 基准制的选用(52)
3.6.2 公差等级的选用(53)
3.6.3 配合种类的选择(55)
3.6.4 配合种类选用举例(59)
3.7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60)
3.7.1 验收原则、安全裕度和验收极限(60)
3.7.2 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62)
3.7.3 尺寸测量方法示例(64)
本章小结(65)
习题(66)
第4章 形状与位置公差(71)
4.1 概述(71)
4.1.1 零件的要素(71)
4.1.2 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72)
4.1.3 形位公差的标注(73)
4.1.4 形位公差带(75)
4.2 形状公差(76)
4.3 形状或位置公差(77)
4.3.1 基准和基准体系(77)
4.3.2 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78)
4.4 位置公差(79)
4.4.1 定向公差项目(79)
4.4.2 定位公差项目(82)
4.4.3 跳动公差项目(84)
4.5 公差原则(85)
4.5.1 有关术语定义(85)
4.5.2 独立原则(87)
4.5.3 相关要求(88)
4.6 形位公差的选择(97)
4.6.1 形位公差项目的选用(97)
4.6.2 基准要素的选择(98)
4.6.3 公差原则的选用(98)
4.6.4 形位公差值的选择(99)
4.6.5 未注形位公差(102)
4.6.6 形位公差选用举例(103)
4.7 形位误差的评定与检测原则(104)
4.7.1 形位误差的评定(105)
4.7.2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106)
本章小结(107)
习题(108)
第5章 表面粗糙度(113)
5.1 概述(113)
5.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113)
5.1.2 表面粗糙度对互换性的影响(114)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114)
5.2.1 基本术语及定义(115)
5.2.2 评定参数(117)
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118)
5.3.1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符号(118)
5.3.2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其标注(119)
5.3.3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121)
5.4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123)
5.4.1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选择(123)
5.4.2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的选择(123)
5.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27)
5.5.1 比较法(127)
5.5.2 光切法(127)
5.5.3 干涉法(128)
5.5.4 针描法(128)
本章小结(129)
习题(130)
下篇 应用篇(133)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135)
6.1 概述(135)
6.1.1 尺寸误检的概念(135)
6.1.2 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与分类(136)
6.2 光滑极限量规的公差(137)
6.2.1 工作量规的公差(137)
6.2.2 校对量规的公差(138)
6.3 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139)
6.3.1 量规设计的原则(139)
6.3.2 量规型式的选择(140)
6.3.3 量规工作尺寸的计算(141)
6.3.4 量规的技术要求(141)
本章小结(142)
习题(142)
第7章 常用连接件(144)
7.1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144)
7.1.1 概述(144)
7.1.2 滚动轴承的公差(147)
7.1.3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149)
7.2 键和矩形花键连接的互换性(156)
7.2.1 平键连接的互换性(156)
7.2.2 矩形花键连接的互换性(160)
7.3 普通螺纹结合的互换性(165)
7.3.1 概述(165)
7.3.2 普通螺纹的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167)
7.3.3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170)
7.3.4 普通螺纹测量(176)
本章小结(180)
习题(181)
第8章 结合与传动(184)
8.1 圆锥结合的互换性(184)
8.1.1 概述(184)
8.1.2 锥度、锥角系列与圆锥
公差(186)
8.1.3 圆锥公差数值的给定方法(189)
8.1.4 圆锥配合(190)
8.1.5 锥度的检测(193)
8.2 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195)
8.2.1 概述(195)
8.2.2 单个圆柱齿轮的精度评定指标及其检测(200)
8.2.3 齿轮副的精度评定指标及其检测(215)
8.2.4 圆柱齿轮(包括齿坯)精度标准及设计(216)
本章小结(228)
习题(228)
第9章 尺寸链(231)
9.1 基本概念(231)
9.1.1 尺寸链的基本术语与定义(231)
9.1.2 尺寸链的分类(232)
9.1.3 尺寸链的确立与分析(234)
9.1.4 尺寸链的求解方法(235)
9.2 完全互换法(236)
9.2.1 基本公式(236)
9.2.2 尺寸链的计算(237)
9.3 大数互换法(241)
9.3.1 基本公式(241)
9.3.2 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242)
本章小结(244)
习题(244)
参考文献(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