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一)至今已发表《纽约三部曲》、《末世之城》、《月宫》等十六部小说,作品被翻译为法语、汉语、德语等三十多种语言。国际影响较大。奥斯特的这些小说取材广泛、艺术手法多样,不仅涉及语言、主体、他者等一些形而上的问题,而且观照社会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奥斯特既运用元小说、拼贴、戏仿、零散化叙事等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技巧,又运用传统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李金云所著的《保罗?奥斯特小说研究》结合巴尔特的零度写作、萨特的介入写作理论和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现实主义写作理论,全面研究奥斯特的小说创作。呈现其小说创作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概括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并质疑将其单纯定义为后现代作家、存在主义作家或反侦探小说家等类型化的做法。
李金云,河南安阳人,文学博士,2011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方面的研究,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一部教材《英美经典短篇小说赏析》,目前正在主持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绪论
第1章 奥斯特创作的历史与理论语境
1.1 奥斯特其人其作
1.2 零度写作、介人写作与新现实主义写作的理论话语
第2章 奥斯特的零度写作
2.1 零度写作:文学是语言的乌托邦
2.1.1 零度写作的概念源起与内涵
2.1.2 零度写作的后现代特征与理论基础
2.2 奥斯特小说中的语言游戏与主体消亡
2.2.1 《玻璃城》中的语言与不确定的主体
2.2.2 《幽灵》中的自我与他者
2.2.3 《密室中的旅行》中的语言实验
2.3 奥斯特小说中零度写作的艺术特征
2.3.1 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滑稽模仿
2.3.2 偶然性的叙事策略
2.3.3 互文性的文本策略
第3章 奥斯特的介入写作
3.1 介入写作:文学是一种政治吁请
3.1.1 介入写作的概念源起与内涵
3.1.2 介入写作的现实主义特征与理论基础
3.2 奥斯特小说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
3.2.1 《偶然的音乐》中的意识形态
3.2.2 《利维坦》中的自由幻象
3.2.3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的伦理共同体
3.3 奥斯特小说中介人写作的艺术特征
3.3.1 因果直线型的叙事策略
3.3.2 有机整体的结构形式
第4章 奥斯特零度与介入之间的写作
4.1 零度写作与介入写作之间:新现实主义
4.1.1 后现代之后的转向
4.1.2 新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
4.2 奥斯特小说中叙事实验的现实指向
4.2.1 《末世之城》:真实与虚构并置中的现实
4.2.2 《神谕之夜》:元小说策略中的现实与历史
4.2.3 《黑暗中的人》:叙事游戏中的反战呐喊
4.3 奥斯特小说中新现实主义写作的艺术特征
4.3.1 复杂多变的叙事方式
4.3.2 零散化的结构样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