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以控制系统、检测技术、控制装置为主体,并辅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全书共分11章。第1、2章介绍自动控制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检测技术与检测仪表,第4、5章介绍控制器与计算机控制装置,第6章介绍执行器,第7~9章介绍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新型控制系统,第10、11章介绍典型化工单元的控制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丰富了自控系统理论基础方面的知识,对新概念、新技术、新系统、新装置、新方法作了全面的阐述。《化工自动化及仪表》适用于化工、炼油、轻工、冶金、制药、林化工等工艺类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全书以控制系统、检测技术、控制装置为主线,并辅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共分为11章。第1章对系统组成、系统分类、系统的过渡过程以及传递函数等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介绍,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做准备。与同类教材相比,本章引入了传递函数和方块图这一基本概念,并对为什么要引入传递函数及方块图这一基本概念进行了说明。第2章介绍系统各组成环节的特性及其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在这一章中,除了对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对象特性及其对过渡过程的影响进行介绍外,还引入了测量变送、执行器、控制器等其他三个环节特性的分析,使读者对系统特性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第3章在简要介绍测量与测量仪表共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常用被测参数的检测方法、检测原理、仪表外特性、仪表选型方法等,并引入了软测量技术和安全仪表系统的介绍。第4章着重介绍数字式及可编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外特性,删除了DDZ-III型模拟调节器方面的内容。第5章介绍工业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综合自动化系统等计算机控制装置方面的内容,本章强调的是原理性的、具有共性的内容,避免在某种控制系统或某组态软件上花大量篇幅进行介绍的编写方法。第6章介绍执行器的作用、分类、工作原理、选择与安装等方面的内容,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章除加重对电动执行器机构的介绍外,还引入了智能式电动执行机构的介绍。第7章介绍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设计、投运与整定,本章引入了一种新的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方法。第8章介绍串级、均匀、选择、分程、前馈、多冲量等复杂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与应用场合。第9章介绍了解耦、推断、自适应、预测、模糊、神经元网络、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先进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第10章介绍典型化工操作单元的控制方案。第11章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程序、设计方法进行阐述,并对PLC、DCS、FCS等系统的应用进行举例,本章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实施方面内容,力求使读者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法。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并有配套的电子课件供老师教学使用。
张光新,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教授、博导,作者在浙江大学长期从事过程自动化仪表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目前担任浙江大学控制学院院长。
1自动控制系统概述1
1.1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1
1.2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2
1.2.1定值控制系统 2
1.2.2随动控制系统3
1.2.3程序控制系统3
1.3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3
1.3.1系统的稳态和动态3
1.3.2系统的过渡过程3
1.3.3描述系统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4
1.4传递函数和方块图6
1.4.1问题的引入6
1.4.2拉普拉斯变换7
1.4.3传递函数9
1.4.4方块图9
1.5管道及仪表流程图13
1.5.1图形符号14
1.5.2字母代号15
1.5.3仪表位号16
思考题与习题16
2控制系统基本组成环节特性分析18
2.1被控对象特性及其对过渡过程的影响18
2.1.1被控对象的数学描述方法18
2.1.2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19
2.1.3对象机理数学模型的建立19
2.1.4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及其对过渡过程的影响23
2.1.5被控对象特性参数的实验测定方法26
2.2测量、变送环节特性及其对过渡过程的影响27
2.2.1测量元件28
2.2.2变送器29
2.3执行器特性及其对过渡过程的影响29
2.4控制规律及其对过渡过程的影响31
2.4.1双位控制31
2.4.2比例控制(P)33
2.4.3比例积分控制(PI)36
2.4.4比例微分控制(PD)38
2.4.5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40
思考题与习题41
3过程参数的检测43
3.1概述43
3.1.1检测过程与测量误差43
3.1.2过程参数的一般检测原理47
3.1.3变送器的基本特性和构成原理48
3.1.4变送器的若干共性问题50
3.2压力检测52
3.2.1压力的表示方法52
3.2.2压力检测概述53
3.2.3弹性式压力检测53
3.2.4电气式压力检测58
3.2.5智能式压力/差压变送器60
3.2.6压力检测仪表的选用和安装61
3.3温度检测65
3.3.1温度检测概述65
3.3.2热电偶及其测温原理66
3.3.3热电阻及其测温原理72
3.3.4温度变送器简介73
3.3.5其他温度检测仪表简介78
3.3.6温度检测仪表的选用和安装78
3.4流量检测79
3.4.1流量检测概述80
3.4.2节流式流量计80
3.4.3转子流量计83
3.4.4电磁流量计85
3.4.5涡轮流量计85
3.4.6旋涡流量计86
3.4.7容积式流量计87
3.4.8其他流量检测方法87
3.4.9流量检测仪表的选用和安装89
3.5物位检测90
3.5.1物位检测概述90
3.5.2差压式液位计91
3.5.3浮筒式液位计91
3.5.4电容式物位计92
3.5.5核辐射式物位计93
3.5.6物位检测仪表的选用和安装93
3.6成分和物性参数的检测94
3.6.1热导式气体成分检测94
3.6.2红外式气体成分检测95
3.6.3溶解氧的检测95
3.6.4pH值的检测97
3.6.5浊度的检测97
3.7软测量技术简介97
3.8安全仪表系统100
3.8.1安全仪表系统的基本概念100
3.8.2安全仪表系统的结构101
3.8.3安全仪表系统(SIS)集成设计101
3.8.4安全仪表系统中传感器设计原则102
思考题与习题103
4控制器106
4.1控制器概述106
4.2数字式控制器106
4.2.1数字式控制器的主要特点106
4.2.2数字式控制器的构成原理107
4.2.3SLPC可编程调节器110
思考题与习题116
5计算机控制系统117
5.1概述117
5.1.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117
5.1.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118
5.1.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特征120
5.1.4离散化PID控制和数字滤波算法121
5.2可编程序控制器123
5.2.1概述123
5.2.2PLC基本组成124
5.2.3PLC的基本工作原理125
5.2.4PLC的程序设计简介126
5.3集散控制系统131
5.3.1概述131
5.3.2DCS的硬件体系结构132
5.3.3DCS的软件系统136
5.3.4DCS的组态(开发与生成)137
5.4现场总线控制系统140
5.4.1现场总线的概述140
5.4.2基金会现场总线143
5.4.3Profibus现场总线146
5.4.4几个具体问题的分析150
5.5工业以太网151
5.5.1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151
5.5.2以太网应用于工业现场的关键技术152
5.5.3工业以太网的应用153
思考题与习题154
6执行器157
6.1概述157
6.1.1执行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157
6.1.2执行器的构成157
6.1.3执行器的分类157
6.1.4执行器的作用方式158
6.2执行机构158
6.2.1气动执行机构158
6.2.2电动执行机构159
6.2.3智能式电动执行机构159
6.3调节机构160
6.4调节阀的流量系数和流量特性162
6.4.1流量系数162
6.4.2流量特性163
6.4.3调节阀的可调比165
6.5阀门定位器166
6.5.1电/气阀门定位器166
6.5.2气动阀门定位器167
6.5.3智能式阀门定位器167
6.6执行器的选择、计算和安装168
6.6.1执行器结构形式的选择168
6.6.2调节阀流量特性的选择169
6.6.3调节阀的口径选择170
6.6.4气动调节阀的安装171
思考题与习题172
7简单控制系统173
7.1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173
7.2自动控制的目的及被控变量的选择174
7.3对象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及控制变量的选择176
7.3.1控制变量与干扰变量176
7.3.2对象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176
7.3.3控制变量的选择原则与选择方法178
7.4测量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及测量信号的处理181
7.4.1测量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181
7.4.2克服测量滞后的几种方法182
7.4.3测量信号的处理182
7.5负荷变化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及调节阀的选择183
7.6控制规律的选择184
7.6.1控制规律的选择184
7.6.2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184
7.7控制系统的投运与参数整定186
7.7.1控制系统的投运186
7.7.2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186
思考题与习题190
8复杂控制系统192
8.1串级控制系统192
8.1.1概述192
8.1.2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194
8.1.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95
8.1.4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回路的选择195
8.1.5主、副控制器控制规律及正、反作用的选择198
8.1.6主、副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200
8.2均匀控制系统201
8.2.1均匀控制的目的201
8.2.2均匀控制方案202
8.3比值控制系统203
8.3.1概述203
8.3.2比值控制的类型203
8.4选择性控制系统206
8.4.1概述206
8.4.2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类型206
8.4.3积分饱和及抗积分饱和措施209
8.5分程控制系统210
8.5.1概述210
8.5.2分程控制的应用211
8.5.3分程控制系统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3
8.6前馈控制系统213
8.6.1概述213
8.6.2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215
8.6.3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216
8.7多冲量控制系统217
思考题与习题219
9新型控制系统222
9.1解耦控制222
9.1.1系统间的相互关联222
9.1.2解耦控制224
9.2推断控制226
9.3自适应控制227
9.3.1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功能227
9.3.2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类型227
9.4预测控制228
9.4.1预测控制的基本特征228
9.4.2预测控制算法的类型229
9.5模糊控制232
9.5.1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232
9.5.2模糊控制的几种方法234
9.6神经元网络控制234
9.6.1神经元模型234
9.6.2人工神经网络236
9.6.3神经网络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237
9.7智能控制与专家系统237
9.7.1智能控制概述237
9.7.2智能控制的主要类型238
9.7.3专家控制系统239
9.8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240
9.8.1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方法240
9.8.2故障检测与诊断的主要方法241
思考题与习题242
10典型化工单元的控制243
10.1化工单元自动控制的一般设计原则243
10.2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244
10.2.1离心泵的控制244
10.2.2容积式泵的控制245
10.2.3压缩机的控制245
10.3传热设备的控制247
10.3.1无相变情况下传热设备的控制248
10.3.2有相变情况下传热设备的控制249
10.4化学反应器的自动控制251
10.4.1釜式反应器的自动控制252
10.4.2固定床反应器的自动控制252
10.4.3流化床反应器的自动控制253
10.4.4鼓泡床反应器的控制254
思考题与习题255
1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257
11.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257
11.1.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257
11.1.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程序257
11.1.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258
11.1.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260
11.2PLC在啤酒发酵过程中的应用260
11.2.1发酵过程的生产工艺和控制要求简介260
11.2.2S7 PLC的硬件设计261
11.2.3软件设计263
11.3DCS在链条锅炉系统中的应用265
11.3.1工艺简介265
11.3.2系统的主要控制要求266
11.3.3系统控制方案分析266
11.3.4控制方案在DCS上的实现267
11.4FCS在大颗粒尿素装置中的应用简介272
11.4.1工艺简介272
11.4.2DeltaV系统简介273
11.4.3控制要求在FCS上的实现273
思考题与习题274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76
附录280
附录1部分压力单位的换算关系280
附录2热电偶分度表280
附录3热电阻分度表282
参考文献284
3.5.6 物位检测仪表的选用和安装(1)物位检测仪表的选用 在各种物位检测方法中,有的方法仅适用于液位检测,有的方法既可用于液位检测,又可用于料位检测。在液位检测中静压式和浮力式检测是常用的,如就地液位指示可根据被测介质的温度、压力选用玻璃板液位计或磁性浮子液位计。它们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精度较高等优点,但不适用于高粘度介质或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较大介质的液位检测。液位和界面的测量宜选用差压式、浮筒式或浮子式液位仪表。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电容式、电阻式(电接触式)、声波式、静压式、雷达式、辐射式等物位仪表。 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液位计进行测量,不同的液位计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例如储罐液位仪表,可分为接触式(浮子式、差压式等)与非接触式(雷达式、声波式等),若原油、重质油储罐液位测量,宜采用非接触式;轻质油、化工原料产品(非腐蚀性)储罐液位测量,宜采用非接触式或接触式;储罐就地液位指示,宜选用磁性浮子液位计、浮球液位计,也可选用直读式彩色玻璃板液位计;常压罐、压力罐、拱顶罐、浮顶罐的液体质量、密度、体积、液位等测量,可选用静压式储罐液位计,但高粘度液位测量不宜采用。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各种常用仪表的应用场合。① 玻璃板液位计适用于就地液位指示,但不宜用于测量深色、粘稠并与管壁有沾染作用的介质的液位指示。对于温度低于80℃、压力小于0.4MPa、不易燃、无爆炸危险和无毒的洁净介质,可选用带护罩的玻璃液位计。② 磁性浮子液位计适用于就地液位界面指示,它主要应用在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介质温度不大于250℃,介质密度为400~2000kg/m3,介质密度差大于150kg/m3的场合。该液位计不宜用于测量粘度高于600mPa.s的介质的液位。③ 差压式液位计用于液位(界面)测量,对于腐蚀性液体、粘稠性液体、熔融性液体、沉淀性液体等,如果采取灌隔离液、吹气或冲液等措施时,亦可选用差压变送器,但测液位的差压变送器应带有迁移机构。对于正常工况下液体密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介质的液位测量,不宜选用差压式变送器。④ 浮筒式液位计用于密度、操作压力范围比较宽的场合,一般介质的液位(界面)测量以及真空、负压或易气化的液体的液位测量。但在密度变化较大的场合,不宜选用浮筒式液位计。⑤ 电容式液位计或射频式液位计可用于腐蚀性液体、沉淀性流体以及其它工艺介质的液位连续测量和位式测量。但对于是易粘附电极的导电液体,不宜采用电容式液位计。 两种液位计易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使用时应采取抗电磁干扰措施。⑥ 辐射式液位计可用于高温、高压、高粘度、易结晶、易结焦、强腐蚀、易爆炸、有毒性或低温等液位的非接触式连续测量或位式测量。使用时测量仪表应有衰变补偿,以避免由于辐射源衰变而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运行的稳定性。料位测量仪表应根据被测物料的工作条件、粒度、安息角、导电性、腐蚀性、料仓的结构型式以测量要求进行选择。仪表的量程应根据测量对象实际需要显示的范围或实际变化的范围确定。除计量用的物位表外,应使正常物位处于仪表量程的50%左右。用于爆炸危险场所的电子式物位仪表,应根据仪表安装场所的爆炸危险类别及被测介质,选合适的防爆结构型式。用于腐蚀性气体或有害粉尘等场所的电子式物位仪表,应根据使用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护型式。(2)物位检测仪表的安装① 玻璃板液位计应安装在便于观察、检修、拆卸的位置;液位计安装应垂直,其垂直允许偏差为液位计长度的5/1000。安装玻璃管液位计时,应用扳手轻轻拧紧,防止玻璃管碎裂。② 差压式液位计应安装在温度和湿度波动小、无冲击和振动的地方。导压管要尽可能短; 两边导压管内的液柱压头应保持平衡。③ 浮筒式液位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并处于正常液位或分界液位的高度。浮筒液位计安装时,浮筒内浮杆必须能自由上下,不能有卡涩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