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穿秋水》以“风吹伞”下的百家村为核心,连接赣南、闽西、粤北古老的“盐米古道”上“挑脚佬”(脚夫)们的悲欢离合、生活际遇、社会转换的艺术揭示,全面展现了客家人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这一漫长、动荡、曲折、艰难的历史途程和多样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悲壮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客家人以“围屋”为代表性符号聚族而居的“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费孝通《乡土中国》),以及客家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下的勤劳而艰难的生存状况和相对坚固稳定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和文化传统。作品显示了历史的穿透力和批判性,表现了艺术家的勇气。——著名文学评论家、民间文艺学家、文化学者 刘锡诚⊙ 《望穿秋水》是作者继《烟雨东江》之后,又一部以客家人的生活底色,表现客家儿女恩怨情仇的有价值的小说。作品具有历史的穿透力,把中国大地东南一角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变迁,浓缩到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里,给人以生动的现实感和深厚的历史感。在温蕴的描写中,作家寄寓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批判。作品的批判穿透力蕴含在人物性格刻画和百年沧桑历史中,荡气回肠,耐人寻味。——著名报人、文艺评论家 史中兴 这是一段讲述客家儿女命运,令人难忘又刻骨铭心的时代史和心灵史。从整个中华民族大义的高度,用历史的眼光描写几代东江的客家儿女颠沛流离的苦难史和他们的感情。在风云激荡年代的崎岖遭遇,几代人的恩怨情仇,伴着客家人鲜明独特的生活环境与多彩习俗,牵动着人们的心。
序..........................................................刘锡诚/1
前 奏...............................................................1
第一部 风吹伞
一 风吹伞南国三江源.................................................6
二 龙头圩古道老驿站.................................................9
三 百家村刘陈两大族...............................................11
四 两姓斗皆因争风水...............................................13
五 挑脚佬福建拐草花...............................................15
六 发新芽连生三儿子...............................................19
七 姚玉珍逃难到江西...............................................23
八 迫无奈小女送陈家...............................................27
九 少男女青梅竹马情...............................................30
十 鸦片鬼重病无药救...............................................34
十一 谭秀英问卜宫大仙...........................................36
十二 黄花女强迫被冲喜...........................................39
十三 刘求福大闹陈家围...........................................42
十四 关不住青春一颗心...........................................44
十五 榨油坊一夜情难忘...........................................47
十六 抓壮丁求福遭祸殃...........................................52
十七 痴情女送鞋留念想...........................................57
十八 苦壮丁被押送军营............................................61
十九 得儿子陈家续香火............................................67
二十 陈百万狂摆满月酒............................................71
二十一 做道场秀英祭亡夫........................................76
二十二 小姘妇大闹陈家围........................................79
二十三 姚玉珍发奋创家业........................................83
二十四 遇劫匪夫妻同遭难........................................88
二十五 县警署剿匪不给力........................................92
二十六 罗草花生下遗腹子........................................94
二十七 难度日被迫卖亲儿........................................96
二十八 陈局长卖田交地契........................................98
二十九 刘求禄示爱遭冷落......................................102
三十 喝小酒官员论时局......................................105
三十一 “十大害”迫民不聊生.................................107
三十二 物价涨害苦老百姓......................................110
三十三 抢官仓救民于水火......................................112
三十四 撒传单吓唬县政府......................................115
三十五 朱县长星夜走闽西......................................118
三十六 花金条弄到虚军衔......................................121
三十七 陈警长走投无生路......................................122
三十八 哭无泪丢掉亲儿女......................................128
三十九 渡海峡小岛求偏安......................................130
四十 离乡客走上不归路......................................133
第二部 无津渡
四十一 炮声隆县衙换旗帜......................................138
四十二 枪声响山城不安宁......................................141
四十三 稳政权开展大镇反......................................145
四十四 盼郎归玉珍苦等待......................................149
四十五 牛县长试点搞土改......................................153
四十六 魏队长扎根动邪念......................................157
四十七 义兄狠报复揭阿珍......................................163
四十八 弱寡妇划为女地主......................................167
四十九 小官迷当上农会长......................................171
五十 斗地主当众烧地契......................................174
五十一 陈二娣招入文工团......................................177
五十二 地主婆单干难度日......................................180
五十三 被诬陷玉珍送劳改......................................184
五十四 重做人要脱胎换骨......................................187
五十五 大剩女嫁进盘山寨......................................192
五十六 受歧视因为不生男......................................194
五十七 找出路参军上前线......................................198
五十八 回家乡当上村主任......................................200
五十九 味相投近亲结夫妻......................................202
六十 炼钢铁超英又赶美......................................205
六十一 建公社跑步进天堂......................................209
六十二 过家家被诬小集团......................................214
六十三 慈母爱教儿读古书......................................222
六十四 刘黑古被开除村籍......................................230
六十五 杀人案扑朔又迷离......................................234
六十六 大兵哥驻守金门岛......................................237
六十七 老师长惜别宴故旧......................................242
六十八 洁自身不沾“军乐团”................................244
六十九 刘求福亮底不入赘......................................247
七十 老兵苦退役成荣民......................................249
七十一 逛眷村巧遇朱县长......................................252
七十二 修公路太鲁阁遇险......................................258
七十三 阿兵哥花莲开荒地......................................263
七十四 孤身男漂泊到香港......................................267
七十五 台老兵谋求回原乡.....................................272
七十六 修学校假公建私宅......................................276
七十七 闹“文革”队长被罢官................................279
七十八 变色龙戴上红袖章......................................282
七十九 改风水保佑生贵子......................................289
八十 麂子叫求禄叹不祥......................................295
第三部 梦海洋
八十一 牛县长高枕惊奇梦......................................302
八十二 金秘书更上一层楼......................................304
八十三 刘长发当上大局长......................................306
八十四 提亲信阿六当副指......................................310
八十五 活经济贵生跑运输......................................314
八十六 现场会批二道贩子......................................317
八十七 摆阔气回乡显威风......................................324
八十八 林水局秘密分赃会......................................330
八十九 金县长笑纳小红包......................................333
九十 温求寿坎坷成长路......................................337
九十一 正直人暗中遭报复......................................364
九十二 通气会拒认亲兄长......................................370
九十三 游风景惜别台湾岛......................................377
九十四 回乡难一波又三折......................................381
九十五 被卖弟热情迎亲哥......................................384
九十六 尽孝道坟前拜父母......................................386
九十七 走庵场探访意中人......................................387
九十八 拒婚事内中有隐情......................................393
九十九 龙头圩贵生认生父......................................397
一○○ 刘求福喜叶落归根......................................401
一○一 穷山区找到新金山......................................403
一○二 林水局派出执法队......................................406
一○三 王老板施计欲摆平......................................411
一○四 办证照局长发大财......................................413
一○五 金县长老家盖豪宅......................................417
一○六 倒胃口贵生被相亲......................................423
一○七 台资厂寻找代销商......................................425
一○八 女老板青春萌爱意......................................432
一○九 逃难女回粤找亲人......................................437
一一○ 陈二娣回乡探大姐......................................440
一一一 住宫殿一枕梦黄粱......................................443
一一二 万青春拒不上酒席......................................447
一一三 搞调查全面摸底细......................................451
一一四 金县长渎职被调查......................................453
一一五 成巨贪局长送司法......................................456
一一六 捐医院台商献爱心......................................458
一一七 丘洁薇深切表乡情......................................460
一一八 巧安排故乡见婆婆......................................461
一一九 风俗淳和谐度春节......................................467
一二○ 奔小康百姓齐欢腾......................................472
跋:沧桑往事与家国情怀 .......................罗静文/475
后 记 .......................................................481
第一部 风吹伞
一、风吹伞南国三江源
天地混沌,茫茫苍苍。
相传,盘古开天之时,三条飞龙仰天长啸,形成了赣粤闽结合部的特殊地质地貌。一条飞龙从东面而来,后来就成了武夷山脉;一条飞龙从西面而来,后来变成了罗霄山脉;一条飞龙从南面而来,这就是南岭山脉。三龙聚首之处,形成一座高高的山峰叫“风吹伞”。三条龙碰在一起,抬头长啸,吐出龙液。龙液变成了南国三江源,形成三条河。
这三江源不是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三江源,而是华夏大地南国一角的三江源。
何谓南国三江?这就是北去的赣江,东行的韩江和南流的东江。
赣江是由章水和贡水在赣州府合流而成。相传罗霄山脉来的巨龙,吐出的龙液流向北去,成为贡水,到虔州那地方,与大庾岭来的章水合流而成为赣江,悠悠北去汇入长江,浩浩荡荡,由长江三角洲流入东海。
韩江是由福建的汀江流入广东,汇入梅江、韩江的。相传从武夷山脉而来的巨龙,吐出的龙液,向东流去,成为汀江。汀江迤逦南流,纳田河、武平诸水汇黄潭河、永定河,直下广东大埔,汇为韩江,直奔潮汕流入南海。
东江则是从江西的三百山向南流的一条江水。相传从南岭山脉而来的巨龙,吐出龙液,由三百山南麓汇溪成河,贯穿天南县全境,流入广东龙川、河源、博罗,成为“天南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而汇成为东江,到了珠江三角洲汇入大珠江入南海。
三条河流也就造成了三个著名的州府。
一个是赣州府,古称虔州府。虔州古老,古时候便有“赣巨人”的传说,赣南山区里有干越、山越、扬越等人的后裔,通称为“百越”。赣州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苏东坡当年贬官广东路过赣州曾作诗云:“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此说木客,是指流亡江南的六国贵族,沦为山中樵夫,也就是后来的客家人之一类。清代有位诗人也在诗中说过:“彭水通湖汉,章流合贡津。编排鸠木客,怖浪祷江神。市闹龙船鼓,山逢赣巨人。从来称秀异,云壑好投纶。”木客变成了水手,可见赣州府也在不断发展之中。相传,唐朝宰相钟绍京经历了唐朝政坛变故,成为宫廷内部斗争的牺牲品。唐玄宗看到他年迈,授太子右谕德,在京城度过晚年,死后归葬于家乡虔州 (赣州) 兴国县。到了五代,赣州名宦卢光稠起义,武装割据,开创了赣州历史上五代繁荣的局面。卢光稠统治赣州时,扩东西南三隅,凿址为隍。到了北宋年间,赣州太守刘彝修筑城内排水沟福寿沟和水闸,使赣州免除了多年水患。如今还保留了宋代的许多建筑,如西津门、涌金门、建春门、马面、弩台、警铺、雉堞、八境台炮城、东门炮城等古建筑。所以直到如今,赣州仍被称为宋城。在中国数十座古城如寿州、文安、湖州、荆州、台州、射洪、安康、常德、径县等城中,赣州是最卓越的古城之一。
再一个是汀州府。汀州是闽西处于赣闽两省交界处的一座古城。古城汀州四面环山。卧龙山、南屏山、支塔山、西山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拱卫古城。闽西地处山区,大山阻隔,水不东流,正如史书上说的:“因天下之水皆东,汀江独南也。”客家人按八卦图示推算,南方属丁位,所以古名“丁水”,“丁水”合而为“汀”字,故名“汀江”。汀江迤逦南流,直至广东大埔县,经三河坝与梅江合为韩江,浩荡奔腾,直趋潮汕入海。汀江南流,一路美景如画,古人有诗云:“盈盈江水向南流,铁铸艄公纸作舟。三百滩头风浪恶,鹧鸪声里到潮州。”汀江穿城而过,形成了长汀美丽景色。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游览了半个多中国之后,称赞道:“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山城:一个是湖南凤凰,一个是福建长汀。”长汀是因汀江水之美而著称,而汀江又因长汀的人文景观而更显温润。
还有一个是梅州府。梅州是粤东北地区的文化名城,过去没有梅州市的行政设置,所说的梅州府指的是粤东的梅县。梅州现在成为世界客家人的祖地,是世界客属的中心。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广东客家人的祖地在粤北南雄县的珠玑巷。南雄以“南雄四古”——梅关古道、三影古塔、古生物化石和古珠玑巷而著称。珠玑巷是古代中原人拓展南疆的中转站,在岭南文明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唐宋时期繁荣鼎盛,南来北往的显贵达官、富商巨贾都在此逗留,后来他们分别南迁到珠江三角洲东南和梅州一带。现在,珠玑巷的后裔繁衍多达千万人,遍布海内外。珠玑一脉,根深叶茂,源远流长。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梅州,不只是梅县,而是现辖的梅县、蕉岭、平远、大埔、丰顺、五华、兴宁等梅江地区。现在梅州成为“世界客都”与它目前在中国的地位有关。梅州现有的客家民居,如围龙屋、方楼、圆楼堂屋等等都是具有独特客家风格的标志性建筑。
赣州、汀州、梅州三个州府在客家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但是在古代,乃至近代,这三个州府之间的交通却十分不便,完全靠肩挑为主,形成了一条著名的“盐米古道”。江西和福建生产的大米以及特产山货,如香菇、木耳、笋干等除少数通过水路运输之外,大都由脚夫肩挑往返各地,相互交流,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行业——脚夫队。广东、江西、福建之间古代形成的“盐米古道”,把闽粤赣三省的政治经济生活联系起来。
说起这“盐米古道”,不能不使人想起中国古代的跋涉者为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而付出的艰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汉武帝时期就有张骞通西域的记载。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国。他越过葱岭,亲历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中亚国家。途中两次被匈奴扣留达十一年之久。后因匈奴内乱,脱身归汉。到元狩四年 (公元前126年),张骞又出使乌孙,并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和大月氏等地,与中亚各国正式通好。张骞走过的路,后来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许多城池如楼兰等已经毁灭,但丝绸之路却永远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
人们也不能不记起“唐僧取经”。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也走出了一条路——中印文化交流之路。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他不畏艰险,赴天竺 (今印度) 取经。他离开长安,经凉州 (甘肃武威)、 瓜州 (甘肃安西) 出玉门关,用皮囊装满水,进入无边无际的沙漠。走出莫贺延碛,又经高昌国西行,经过十个月的行程,进入了天竺北部的迦湿 (今克什米尔),再进入印度。他用了几年时间,几乎走遍了印度次大陆,访问了几百所大寺院,同那里的僧人探讨佛经教义。他离开故国十五年之后,回到了长安。他遵照唐太宗的圣旨,把他十七年来亲身经历的一百一十国 (那时国家很小) 和所到的二十八国的山势地形,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出产物品,包括一些神话传说,详细口述,由他的门徒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部 《大唐西域记 》,流传后世。
唐代还有一个鉴真和尚。他赴日本布道,开辟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道路。鉴真前后五次东渡,历尽艰辛,因海上艰难,均告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终于在天宝十二年,携带僧尼及工匠数百人抵达日本,被日本政府安置于皇家首刹东大寺,被委为大僧都,主持日本国全国的僧徒授戒传律事宜。经他努力,确立了日本施戒制度,奠定了宗律基础。他赴日时携带大量雕刻、建筑、文学、医药、绘画、书法等书籍或作品,将我国文化大量传入日本。
还有一位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郑和于永乐三年 (公元1405年) 率舟师二万余人通使西洋。他前后七次奉使,历时二十八年,先后到达东南亚、印度半岛、阿拉伯、东非三十余国,促进了中国与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人们也会记得从云南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云南商人用马驮着云南出的茶 (主要是普洱茶) 运到大理,从大理通过漫长的艰难的“茶马古道”到达丽江,又由丽江纳西人运往西藏。这“茶马古道”,在古时也很有名。
中国古代的“盐米古道”,是赣、闽、粤三省的重要经济生命线,是一条著名的商业通道。这条客家人“盐米古道”把三个省联系起来,就形成了赣粤闽区域性的经济交通要道。
俱往矣!但过去的古书或后来文人们撰写的野史传说,对这些历史或传说都有了记载。张骞通西域、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都有著名的代表人物;而“盐米古道”上创造业绩的是一批脚夫、一批普通人,对赣南、粤北、闽西的“盐米古道”上的那些普通人很少写到。有哪个文人写过“盐米古道”?我没有看到。这是历史的遗憾,文人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