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建系20周年。为了记录其发展历史,总结学科建设的经验,社会学系搜集和整理了20年发展的文字资料和口述资料,作为学生专业认知和学术训练可以依据的重要文献。本书汇集了正在或曾经在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工作的19位老师的口述文本,全面展示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近20年来的关注主题和研究特色,系统地梳理了社会学专业的发展历程。
朱启臻,男,1957年生。北京房山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先后任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社会学会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三农”问题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有关“三农”研究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和调查报告90余篇,对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等领域有独到见解。
程贵铭
1.中国社会学学科的曲折历程回顾
2.农大社会学系的艰难起步和快速发展
3.农大社会学专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4.一个经济学人与社会学的不解之缘
5.我的教学与研究心得
6.如何学好社会学
朱启臻
1.农业大学需要社会科学
2.“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学
3.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的特色与方向
4.农村社会学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
5.兴趣与责任
6.自豪与遗憾
7.期望与建议
张 蓉
1.与农大结缘
2.与社会学系结缘
3.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
4.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5.对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6.师生情谊与人生感悟
蒋爱群
1.溯源:弃理从文
2.孕育:人文教研室
3.诞生:社会学的初创岁月
4.成长:黄龙寺扶贫实践
5.收获:成为“蒋妈”
6.结语
孙 津
1.从文学博士到农民问题专家
2.农大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3.比较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视野
4.实证研究或田野调查的真相
5.大学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精神自主
何慧丽
1.在武汉:两粒种子播种在一名年轻学子的心田
2.任教初期与读博期间教学科研思想的萌芽与成长
3.教学科研的开拓性探索阶段:为了中国社会学的新生和发展
4.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个案:社会学概论与中国社会学名著导读
5.课堂教学综合改革个案:经济社会学
6.关于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发现乡土性,感悟农村美
叶敬忠
1.个人经历与学业转型
2.农村留守人口研究
3.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4.社会科学研究的责任感
5.社会科学研究的态度与精神
6.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
吴惠芳
1.误打误撞初入门
2.跌跌撞撞进取路
3.峰回路转再上路
4.步履维艰“八爪鱼”
5.不是结束的结语
孙庆忠
1.学业背景与学术志趣
2.与农大社会学系结缘
3.课堂教学的高峰体验
4.兰考之行的田野记忆
5.八载妙峰山庙会追踪研究
6.十年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7.研究生教育的精神与理念
8.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与感悟
9.心灵告白与社会学系的愿景
童小溪
1.关于大学教育和社会科学
2.在农大教书和调研的经历
3.对教育和改革的看法
4.对“三农”问题的看法
5.关于学生、学习和读书
6.关于个人和体制
7.关于课堂与课外
8.对社会学系和社会学的看法
赵旭东
1.乡土与社会
2.影响与改变
3.我与社会学
4.学生与培养
5.提升与转型
6.经历与人生
7.烦事与趣事
8.建议与主张
9.期待与展望
熊春文
1.与社会学结缘
2.入职社会学系
3.尽心课堂教学
4.开展经验研究
5.从容寄望未来
郑红娥
1.感念与感悟
2.初次造访
3.带队实习
4.第一次上讲台
5.我的成长
6.亦师亦友
7.失败与“成功”
8.学术之路漫漫……
谢元媛
1.求学:愉快之旅
2.工作:从心选择
3.班主任:幸福的社会
4.课堂:享受彼此的存在
5.求知:小宇宙爆发的渴求
6.人生:因梦想而让人期待
7.致谢
梁永佳
1.自我放逐的求学
2.以宗教为研究领域
3.田野工作的乐趣和收获
4.“三不主义”人类学
5.与农大结缘
6.大学教育和社会学的前景
7.每个同学都在谋划自己的生涯
8.遁世者的意义
潘璐
1.大学忆往
2.研究生学习:寻找实践的田野
3.回归社会学系
4.走上讲台
5.寄语新生:学科意识的培养
张艳霞
1.八年燕园寻梦
2.十二年海外求索
3.旧燕归来初登农大讲台
4.学术研究志趣及对未来的展望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