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皇帝身世之谜 ·
乾隆皇帝是有清一朝最传奇的皇帝之一,民间传说他不是正统的满人。
乾隆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24岁的时候登基为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乾隆皇帝在登基之初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并且以仁厚治国,平反了很多雍正时期处理的冤案。乾隆晚年的时候以“十全武功老人”自居,虽然退位为太上皇,但依然主持朝政直至病死于养心殿,享年88岁。乾隆在位时间长达60年,并且还做了3年的太上皇,死后葬裕陵,庙号高宗,谥号纯皇帝。
乾隆帝的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可以说是善始善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的身世却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是雍正帝用调包计从海宁陈氏家中换来的孩子;也有人说他的生母并非富贵人家的女子,而是热河行宫中的一名宫女。各种猜测也让乾隆帝的身世更加扑朔迷离。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清朝时期,浙江海宁陈家是江南的豪门望族,和清朝的皇室有着神秘莫测的联系。清朝末年,社会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清朝的皇帝乾隆帝是浙江海宁陈家的儿子。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所著的《书剑恩仇录》,就是根据这个故事为主要线索的。书中描述道,当时江湖上最大的帮派——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秘密潜入宫中,把乾隆的生母陈世倌夫人的一封信交给乾隆,信中还详细描述了乾隆出生的经过,并指出了他屁股的左上方有一块胎记为证。等到于万亭走后,乾隆就把乳娘廖氏传来,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了自己身世的真相。
事情要追溯到康熙五十年(1711),四皇子胤禛的侧妃钮祜禄氏生下一个女儿。当天,相邻而居的大臣陈世倌的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于是就命人将这名孩子抱到府中观看。可是没想到的是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陈世倌知道这是被四皇子掉了包,悲痛之余却也无可奈何。这事也就只好这么不明不白地过去了。
这件事刚好发生在康熙诸子争夺储君的时候,各个皇子都是明争暗斗,用尽各种计谋手段。四皇子胤禛知道康熙对于立储君一事还在犹豫不决,其他几个兄弟的才能又并不比自己差,每个人看起来都是旗鼓相当。历代皇帝在选择储君的时候,不但会比较各个皇子的才干,还得看各个皇子的儿子,因为立储是国家大事,皇子一旦死了皇孙就要登基为帝。如果单单只是皇子英明神武,皇孙昏庸无能,也不是什么长远的计策。四皇子胤禛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是却懦弱无能,一直以来都不被康熙帝喜爱,他知道在这方面有些薄弱,所以就一直期盼着自己能够再生一个儿子。可是没想到最终生下来的却是个女儿。胤禛处心积虑想要做皇帝,所以在知道陈世倌生了个儿子以后,就强行掉了包。四皇子胤禛素来心狠手辣,世人皆知,因此陈世倌也不敢将此事说出去,怕招致灭顶之灾。后来,这个被换去的孩子就被取名为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金庸曾经也陈述了这一段故事描写的来历,他在小的时候就经常听人说乾隆帝是陈家后代的故事,所以后来也就自然而然地写进了自己的小说里面去了。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都说明这个故事在民间是广为传说的,甚至很多人都信以为真。
陈家经历了明朝和清朝两代几百年的富贵兴荣,并且家人也在朝中担任要职。自明代初期,陈氏就是当地富裕的书香门第。陈家在康熙年间,甚至两度出现父子兄弟三人同榜的盛事。康熙四十二年(1703),陈元龙的弟弟陈嵩、侄子陈邦彦、陈诜之子陈世倌三人同榜;康熙五十六年(1717),陈元龙的两个儿子和侄子陈武婴三人同榜,这在我国的科举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人才辈出自然让陈家风光无限,陈家先后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官。陈家父子和叔侄三人在朝中也是身居要职,其中两人还当过陪皇帝读书的学士。由此可见,陈家和皇家的关系非同一般,位高权重也是可想而知。
根据我国一些野史中的记载,雍正帝胤禛当皇子的时候,和海宁陈氏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微妙,两家之间的往来十分频繁。当陈家发现儿子被换成女儿以后,知道这里面的严重性,所以不敢追究声张,只能沉默不语。不久以后,康熙帝去世,胤禛登基以后,就将陈氏家中的很多人都提拔到重要的位置。雍正死后,乾隆帝即位,对陈家更是隆恩浩荡。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江浙,其中有四次就曾到海宁陈家。或许,从这里面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陈家这个刚刚出生的儿子在被抱进雍亲王府的时候,是王妃私自暗中调换的。雍正帝其实并不知道。等到乾隆帝即位以后,通过他人的只言片语推测出自己的身世,然后暗中和陈世倌对照,发现自己果然与陈世倌十分相像,于是心中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就是陈家的后代。为了查明自己身世的真相,乾隆帝还特意几次下江南进行查访,最终弄明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也就表明,这种说法其实也是倾向于乾隆帝是陈家的后代。
不仅如此,民间还有传说,乾隆帝在得知自己不是满人以后,就时常在宫中穿汉人的服饰。一日,身着汉服的乾隆帝问身边的臣子:“朕像不像汉人啊?”一名老臣立马跪下答道:“皇上的确有点像汉人,而不太像满人。”乾隆帝在听完以后就更加相信这一传说,甚至还打算下令所有满人都改穿汉服,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汉人身份。
陈府中有两块匾额,据说就是乾隆帝御笔亲赐。一个是“爱日堂”,一个是“春晖堂”。前面一个是出自汉代扬雄《孝至》中的“孝子爱日”,后面一个则是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两块匾额所题写的内容都含有孝顺父母的意思,如果说乾隆帝并非出自陈家,又怎么会写下这样莫名其妙的词语呢?但是正史文献却说,这两块匾额是康熙帝题写的。根据《清史·陈元龙传》中的记载,康熙三十九年(1670),皇帝召见朝中大臣,一时兴致勃发,说:“你们家中的客堂都有名号,要不你们题词,朕来赐书。”于是陈元龙就奏称,自己的父亲已经年过八十,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孝意,请求皇上拟写“爱日堂”三个字赏赐,康熙听后非常痛快地写下了这个匾额。《海宁州志·列女传》中说道,陈邦彦早年丧父,他的母亲黄氏守寡41年,独自将儿子抚养成才。陈家富贵以后,康熙帝感念黄氏的牺牲精神,所以亲笔写下了“节孝”两个字赐给黄氏,随后又写了“春晖堂”匾额赐给了陈家。由此可见,陈家的这两块匾额跟乾隆的身世并没有任何关系,也并非像众人口中所传说的那样。
根据以上几种说法分析总结,可以看出都是倾向于乾隆帝是陈家的后代。那么,事实的真相真是这样的吗?我们可以从清朝皇族的家谱和陈家的儿子出生记录来一探究竟。
清朝皇族家谱上面记载,雍正帝共有10个皇子、6个公主,乾隆帝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当时雍正33岁。在这以前他已经有了四个儿子,其中三个均已夭折,还有一个儿子弘时也已经8岁,而另外一位妃子耿氏也已经怀孕五个多月,是男是女尚不清楚,又怎么会去调换陈家的儿子呢?此外,清代的皇子、皇孙在诞生的时候,有着一套严密的验看奏报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轻易地调包呢?就是偷换成功,在这之后雍正帝又生了好几个皇子,弘历又不是他唯一的儿子,他不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登基为帝,而让别人的儿子来继承大统,岂非于理不合?
在《海宁渤海陈氏宗谱第五修》和《徐乾学家谱》中都记载了陈家的子孙情况。陈元龙共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在他儿子死后的17年乾隆帝才出生,陈家的两个女儿也早于乾隆帝20多年就已出生,这样看来,陈家哪里有孩子可以让雍正调换呢?而且,乾隆帝出生那年,陈元龙的原配夫人宋氏已经50多岁,并且在同年病逝。陈元龙的两个小妾也都已经去世。这样看来,陈家根本就不可能会有孩子出生。由此可见,调换孩子的说法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如此一来,可以断定乾隆帝并非陈家的后代。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既然乾隆帝不是陈家的后代为何会对陈家如此隆恩浩荡呢?其实,这一切和当年浙江海塘工程密切相关,这是有关钱塘江一带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大事情。康熙帝在位时期,钱塘江就时常发生海潮泛滥,危害当地的百姓。雍正即位以后决定修筑海塘工程,但是此时雍正又要忙于巩固帝位和应付西北战事,所以无暇前去查看,等到这个工程终于有了进展的时候,雍正帝又突然去世了。乾隆帝登基以后,非常重视这件事,他借着六次南巡的机会,四次前往海宁视察。
根据常理,皇帝出巡势必要住在名门望族之家,就像当年康熙南巡总是住在曹家一样,并没有特别的意思。而当地最有名望的家族就是陈家。而且陈元龙本人又是水利方面的专家,正好可以询问一些关于海塘工程的问题。如此一来,陈家自然就成为了乾隆帝南巡的落脚点。乾隆帝在陈家居住期间也是十分地惬意舒适,所以每次到达海宁的时候,都会住在陈家。由此可见,乾隆帝先后四次前往海宁并非人们所说的认亲,而是为了巡查海塘工程,和他的身世也没有丝毫的关系。
关于乾隆帝的身世,野史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说法。据说,乾隆是由一名姓李的宫女所生。这位宫女名叫李金桂,是避暑山庄行宫里面的一个粗使丫头。康熙四十九年(1710),还是雍亲王的皇四子胤禛奉旨随康熙帝前往承德避暑山庄,举行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狩”。一日,雍亲王闲来无事便带着一名随从,在离山庄不远的围场打猎消遣,在射中一只大鹿以后,便打算砍下鹿角进献康熙帝,从而博取康熙帝的欢心。同时雍正还喝下了一碗鹿血。不料,雍亲王在喝下鹿血以后,欲火难耐,所以就随便临幸了一名宫女。事后,发现这名宫女相貌丑陋,所以并不打算将她带回府中。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原本这事对于妻妾成群的王爷来说不算什么,但是事有凑巧,第二年的夏天,康熙帝又率众来到承德避暑山庄,偏巧就有人奏报了丑宫女李金桂怀孕的事情。康熙帝一问得知是自己的儿子所为,也就没再加以追究,但是雍正依然没让宫女进府。
不久之后,李金桂生下一个儿子。虽然生母身份低微,但是他的父亲却是当朝皇子,也算是龙种一脉。最后经胤禛的生母德妃和国舅隆科多的求情,胤禛也向父皇认错讨饶,康熙皇帝又一向以慈悲为怀,又见生一皇孙,一时龙颜大悦,并没有对四阿哥治罪。另外,他还准胤禛将李氏母子带回王府赡养,但胤禛嫌李氏容貌丑陋,不肯带回府中,只是在狮子园西边的松林深处,为她盖了两间平房,作为居住的地方。
虽说野史记载得十分详细,很多人也对此津津乐道,但是在我国的正史文献中却没有这类的记载。而是记载着乾隆帝的生母钮祜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虽然姓氏高贵,但出身寒微,所以在雍正没有登基以前一直号为格格,就是在生了弘历以后,也没有被封为侧福晋。雍正即位当年年底,她才被封为熹妃,不久之后晋封熹贵妃。乾隆帝登基以后,尊其为崇庆皇太后,并移至慈宁宫居住。
在当时特别看重出身的封建社会,可能正是因为这位皇太后的出身不够显赫,才会让很多人怀疑乾隆帝是由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所生。
至今为止,关于乾隆的身世之谜依然被很多人津津乐道。但是不管是真是假,乾隆帝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大书特书的君主。
英雄莫问出处,无论街谈巷议如何,乾隆终是一位明君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