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份,百年名校西南交通大学(唐山交大)即将迎来120华诞,唐山劳动日报将采访的新闻作品集纳成书,将“寻找交大之星”作为文集的正文部分(含相关图片),把“我和老交大的故事”作为文集的附录部分。该书将成为唐山媒体人献给唐山这座城市、献给百年名校西南交大最好的生日礼物;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唐山交大所承载的文化乡愁,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唐山平添一份文化绿色;本书的出版将唐山与西南交大连在一起,加强合作 ,再创交大辉煌。
《寻访交大之星》:
1925年冬,唐山交大发生学生会驱逐有蔑视中国学生言行的美籍化学教师伊顿事件。1926年1月,唐山交大校长孙鸿哲因难以调解此事,受到学生会的反对,辞去校长职务,交通部遂委派茅以升继任校长。茅以升校长劝说学生会放弃过激做法,学生会不听从,茅以升旋即辞职离校。茅以升先生此次出任交大校长,为时甚短,他本为调解母校纠纷而来,事既不成,引身而退,则大有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范。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唐山交大所在地属华北最前线,事变不过10日,唐山校园即沦入日寇魔掌。校长孙鸿哲此时正卧病于北平,不少师生纷纷自行南下。9月,经过一番努力,唐山交大几十名师生首先集中于湖南湘潭,决定在1938年2月复课。这时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要有一个校长(院长),茅以升愿担此重任,出任代院长。他到湘潭就职之日,院内遍贴“欢迎茅博士来复兴唐大”的标语。到职后,他一面对外接洽联系,争取教育部承认拨款等,一面则力争扩大教师队伍,保证教学质量。5月,茅以升先生被改聘为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的正式院长,这是茅以升第三次担任唐山交大校长。
由于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暂时并人唐山交大,而湘潭缺乏房屋可用,学校于5月又迁往湖南湘乡杨家滩。1938年10月,武汉沦陷,11月初日寇进攻湘北,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在放弃长沙时纵火焚城,民众惨死者10余万人。杨家滩离长沙只有一百多公里,人心浮动,以为日寇朝夕可至,茅以升只好带学校再次南迁桂林。
迁移的过程十分艰难,不但要徒步行走,还随时面临着敌机轰炸的危险。12月2日,日军飞机轰炸桂林,学校从杨家滩带出的图书、仪器、档案和80多位同学的行李损失殆尽,不少同学行李物品一无所有。在这困难关头,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茅以升先生12月7日召集大家谈话,他说:“我们学校历史悠久,有艰苦奋斗的传统,有强大的凝聚力,有百折不挠的生命力。只要大家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奋勇向前,唐院一定会振兴的。抗战必胜,日寇必败,国家前途是光明的。”他斩钉截铁地向大家宣告了自己的信念:“中国不会亡,唐山不会亡,我们一定能找到我们读书的地方。”
茅以升校长的智慧与笃定,连同他与时代肝胆相照的铿锵之声,昭示出的是黑暗中的光亮,寒夜里的暖意。
自1938年11月17日离开杨家滩,至1939年1月28日到达新校址平越(今贵州福泉县),历时七十多天,行程两千余里,长途跋涉,一路劳顿,生活不定,交大师生备受辛苦。但茅以升院长领导有方,临危不乱,诸多校友竭力支持,热情帮助,师生们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终于在贵州平越秀丽的藜峨山下,清澈的犀牛滩畔,重新播下了读书的种子。之后,学校迅速进入正轨。
1942年4月,茅以升调离交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