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三日 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选编了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多篇中短篇小说,所选小说有的描写农民生活,有的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自私与虚伪,有的描写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返朴归真的思想。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人格和艺术理想。文笔从容、优美。。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
奔袭
一个台球记分员的笔记
被贬谪的军官
卢塞恩
阿里贝特
三死
高加索的俘虏
人靠什么活着
傻瓜伊万和他的两位兄弟武士谢苗和大肚塔拉斯的故事,还有关于哑妹马兰及老魔与三个小鬼的故事
雇工叶美良和空空的鼓
舞会之后
瓦罐阿廖沙
柯尔涅依·瓦西里耶夫
野果
神性和人性
我在梦中见到了什么
穷人
村里的歌
村中三日
《村中三日 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
部队将于晚上十时出发。九点半我骑上马朝将军那儿驰去,但想到他和他的副官一定正忙得很,我在街上停下,把马拴在围墙上,往墙边土台一坐,为的是等将军一出来就赶上他。
太阳的灼热和辉煌已被夜的清凉和一弯新月的朦胧月色所替代。月亮快下山了,在深蓝星空的背景上,月牙儿周围镶上了半圈银辉;大房子的玻璃窗和小土屋的木板护窗缝中都透出了灯光。叠印在远处天幕上的小林子里挺秀的白扬,从浴满月光的小土屋芦苇屋顶后面挺立出来,显得更高更黑了。
房屋、树木和篱墙的长长阴影,好看地投洒在白亮但尘土飞扬的路上……河里青蛙无休止地清脆鸣叫;街上一会儿传来急匆匆的说话声,一会儿传来马匹的奔驰声;要塞外圈的居民区偶尔传来手摇风琴的乐曲声:一会儿是《风儿在吹》,一会儿是《Avrora- Walzer》。
我不愿说明沉思中我都想了些什么,这原因之一,在于身处四周只见喜悦和欢乐的时刻,我羞于说出萦绕心中不愿离去的阴郁想法;原因之二是这不适合于我的故事。我沉思良久,就连钟敲十一点以及将军率随从从我身边走过都没发现。
我匆忙骑马,去追赶队伍。
后卫部队还在要塞大门里。我奋力从挤在一堆的大炮、木箱、连队辎重车和大声发号施令的军官中间穿过去挤过了桥。骑出大门,我催马快跑赶过了铺开近一俄里、在黑暗中肃静前进的队伍,才赶上将军。
我骑马从排成单行的炮队以及走在炮队中间的骑马军官身边走过,在这肃静、庄严的和谐中,一个唐突冲撞的不谐和音猛然响起,那德国口音的嗓音令我震惊:“点火杆!拿个点火杆来!”接着是士兵的声音: “谢甫琴科!中尉要个火!” 天空的大部都被又长又黑的乌云覆盖了,只有在它们的缝隙中有几颗不太亮的星星。月亮已经沉落到右面近处山峰的清晰可见的黑色剪影后面,把它们的峰巅染上一层微微闪烁的朦胧幽光,与笼罩山脚的穿不透的黑暗形成对照。空气中温暖而寂静,静得好像每棵小草、每朵轻云都没有半点动作。天色是这样黑,以致连最近的什么东西都辨不清;路的两旁不断出现的不知是岩石、还是野兽,或是奇形怪状的人形,直到我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并感觉到覆盖其上的露水的清凉时,我才发现这是灌木丛。
我看见前方有一堵晃动着的黑墙,后面跟着几块移动着的斑点:这是骑兵先锋,还有将军与他的随从。而我们后面行进着同样的一片阴郁的黑影,比前面的低矮,这是步兵。
主宰整个行进队伍的是肃静,融合交汇的充满神秘魅力的夜籁清晰可闻:胡狼在远处悲号,时而如绝望的哭嚎,时而又像哈哈大笑。蟋蟀、青蛙和鹌鹑的单调歌唱和一种我怎么也解释不出原因的越来越近的喧嚣,以及所有那些永不可能听懂辨明的大自然的细微响动,都融汇成一种丰满而绝美的音响,这就是通常我们称呼的夜之宁静。这宁静毁于或者准确地说是融合了喑哑的马蹄声和缓慢行进的队伍造成的深草的飒飒摩擦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