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简明读本(2016版)》根据党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运用翔实的史料,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探索和发展路径,有利于增强全中国人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有利于激发全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和巨大能量。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本书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干部“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基本的党史通俗读物。
杨德山,男,1966年1月出生,江苏省大丰市人氏,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江苏省徐州师范学院,获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中外政治思想专业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中外政治思想专业法学博士学位。2010年9月-2011年3月,赴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关系学院访学。
韩宇 ,男,1984年9月出生,江苏泰兴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主任 。长期从事高校理论宣传工作,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党史党建,先后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党的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四、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第二章 国共合作与大革命洪流
一、党的三大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三、革命运动的高涨和大革命的失败
第三章 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
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二、井冈山的斗争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
三、革命运动的发展与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四、“左”倾错误危害,革命遭遇挫折
五、遵义会议召开,红军长征胜利
六、为实现民族抗战而斗争
第四章 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
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二、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持久战方针
三、开展敌后游击战,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反共高潮
四、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五、抗日根据地建设,延安整风运动
六、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与抗战最后胜利
第五章 全国解放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二、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
四、伟大的战略决战
五、筹建新中国
第六章 新政权巩固与社会主义改造
一、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二、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全面展开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文化、外交、党建工作
第七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一、党的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纠“左”过程中的曲折
四、国民经济的调整
五、国内外形势变化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六、十年建设成就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二、陷入“全面内乱”
三、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纠“左”努力受挫
四、全面整顿及遭遇曲折
五、“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覆灭,“文化大革命”结束
第九章 在徘徊中前进
一、揭批“四人帮”和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二、“两个凡是”和各项工作的徘徊
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第十章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确立四项基本原则
三、新“八字方针”与改革开放起步
四、改革开放初期各方面的新面貌
第十一章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一、党的十二大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
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三、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改革和发展成就
四、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
五、价格改革、治理整顿和政治风波
六、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全面贯彻基本路线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一、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
启动与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
三、召开迈向新世纪的党的十五大
四、邓小平理论
五、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六、“新的伟大工程”、“三讲”教育活动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针
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十三章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党的十六大与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
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伟大事业新局面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四、科学发展观
五、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党的十七大
第十四章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
一、推进改革事业向前发展
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谱写新篇章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中共十八大
后记
《中共党史简明读本(2016版)》: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而上下求索,艰难追寻。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开始睁眼看世界,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醒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以对付西方侵略者的主张,对内则提出振奋民气、兴利除弊的改革设想。但是,他们学习西方的主张并没有得到朝野的认同,对内改革也未得到响应。
洪秀全等人发动和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前期以《天朝田亩制度》为追求,努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除了能激发贫苦农民投身起义造反外,根本无法成为现实。后期洪秀全还支持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纲领的《资政新篇》,但并没有也无力付诸实施。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经历,都使曾国藩、李鸿章等朝廷重臣为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所震慑。于是,他们“采西学”、“制洋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先后办起了一些军工和民用企业,刺激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自己的宗旨,是想用西方先进技术这个“用”,来维护中国封建专制文化、制度这个“体”。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以英国为标准,效法日、俄,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清廷皇族责任内阁的建立,表明它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行皇族集权之实。
与立宪派同时代诞生的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起一个民主的共和国。他们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最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在这个反动集团的统治下,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
这些历史事实说明,近代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都无法承担起民族振兴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