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 酒酿佳篇, 诗贺大唐、高调隐居, 实为低调炒作、张打油, 另类诗风别样情、画壁与文身, 唐诗的两道刺青、贤妻美姜, 香闺大动春情等。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自序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在我国蕴藏极富的文学宝库中,要说流传广泛、深入人心的,就莫过于“唐之诗”“宋之词”了。
大唐二百八十九年,只是漫长历史中的星河一转,但是它所留下的余晖,却灿烂了整个中华文明。试想,如若不是千年之前,有雍容华贵如牡丹的大唐,那么这历史的画卷中会少了多少绚烂。如若大唐中没有那些光彩夺目的诗句,那么盛唐的繁华与晚唐的落寞,便只得在冰冷的历史中顾影自怜,无处安放。大唐像是一位绰约多姿的绝代佳人,而唐诗则是佳人蛾眉之下的盈盈眼波,只一颦一笑,便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在唐诗里,能遇到风流才子:“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们将低回的情化成绵绵的诗行。能遇到多情的红颜:“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她们明知相思无益,却仍然强颜欢笑。还能遇到勇敢的将士,黄沙中凛冽的寒风,边境上冲锋的号角,金戈铁马下,有将军的忠烈,也有士兵的冤魂:“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还有那些绝尘的隐士:“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在繁华世界外,山水田园间,辟半亩地,扎两道篱,清茶淡酒,安守一颗无华的心……
一壶浊酒,千古心事,多少诗篇,如陈年美酒,似旷古佳酿。纵隔着千载光阴,那把酒邀月的身影,依然鲜明如生。那剑气、那月光,和着青春、诗歌与美酒,不断勾画着令人怀想的盛世大唐。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位过尽千帆的诗人。当故事走远了之后,心里的情感却天长地久,这也是我们为何一次一次翻开泛着沉香的诗卷而丝毫没有厌倦的原因。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个被所有教科书尊为“清高狂客”的李白,实际上非常入世;他所有高调的隐居,其实都是荡平仕途坎坷的低调炒作。而在这份偏执的浪漫中,李白的形象才变得饱满、立体,他的故事才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再如我们所熟悉的武则天,她叛夫杀女囚子夺权,在所有流传的故事中,人们读到的都是一位女暴君的面目:凶残、乖戾、铁血、狐疑。可却很少有人知道,武媚娘曾经也是一位温柔缱绻的少女,辗转反侧,相思成灾:“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也许,在多情与绝情间,这样的女子本就该获得原谅。在耳熟能详的诗作中,找到些不为人所知、所觉、所察的另类解读,撷取片段,以此装点唐诗的天空。或许,这就是本书与别本的不同。
当然,流传了代代的唐诗,有太多的失佚与变迁,书中所引的诗文,我们本着择善而从的原则,尽量选择流传广泛、字义通顺的版本,其中如有争议与疏漏,还望海涵。
上 篇
风流
酒酿佳篇,诗贺大唐
高调隐居,实为低调炒作
张打油,另类诗风别样情
画壁与文身,唐诗的两道刺青
山贼草寇,劫钱劫色亦劫诗
妩媚
贤妻美妾,香闺大动春情
至尊红颜的忧伤与嚣张
大唐公主,出嫁未若出家
三郎许我,一生的荣华和凋零
上阳宫,深锁三千寂寞时光
浪漫
偶遇的刹那,生命正艳如桃花
天长地久是爱的守恒
相思,生命延长线上的爱情
情书见证苦乐与共的光阴
沧海皆圆月,巫山只晴空
雄浑
万里从军,保家便是为国
烽火狼烟点燃塞外豪情
战争的终点是和平
古道,热肠也柔肠
文人的意气与书生的骨气
激昂
怀古,目光与志向的交融
一草一木都关志士心声
行路难行,仍要行
盛世的尴尬是“理想”
城池随风飘逝,山河依旧
冲天杀气,漫透长安
安详
情致淡方见,人生慢始长
我心深处即人间乐园
衣暖,菜香,邻里情长
无一片落叶不归根
度红尘,且修无尘心
温暖
掬一怀满满的乡愁
君子之交如细水长流
踏歌畅饮,送别也浪漫
血浓于水而溶于水
婚恋悟语,妩媚何妨清刚
沧桑
韶华易逝,千古惆怅
秋风入唐,不染浓愁
光阴的切片,刹那的永恒
黄昏,人生最后的绝响
凄美
恨此生,相逢只能在梦中
不平之人自有不平之声
老去春光,可叹人生虚功名
历史,可以翻案却无法重演
无边黑夜,空盼圣贤君
悲凉
和亲路上,骨肉离散的哀歌
丧乱,令人痛失家园
人生与历史的双重拐点
天涯沦落,同含悲悯之心
下 篇
美人如诗
岁月是最美的金丝线:杜秋娘
红诗笺上的绿孔雀:薛涛
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鱼玄机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李季兰
情至深处,恨亦动人
青楼薄幸也风流:杜牧
爱是生命的倒刺:李贺
曾有一个人爱我至绝命:李益
爱到诗里结成愁:白居易
相思顾念远
相见不如怀念:杜甫
一纸檄文动山河:骆宾王
断肠人在天涯:张祜
扁舟一卷漂泊诗:王勃
月伴还乡,叶落归根:张九龄
岁月卷风流
洛红从来是心酸:刘希夷
光阴绝笔,流年错:韦应物
冷月空城伤秦淮:刘禹锡
孤篇寂寞压全唐:张若虚
岁月是最美的金丝线:杜秋娘
女人的世界,是一扇一扇闭合的窗,是一层一层抽丝的茧。倘若有人悄然打开那扇扇窗,拨开那层层茧,他会讶异于窗外尽是莺歌燕舞姹紫嫣红,而茧里尽是明珠琥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一生最华美的年岁中,有多少女人可以像杜秋娘这般以芊芊玉手尽折花叶,以鸿鹄之志尽显风采,不甘落寞,不甘沉寂,沿途享受生命中最绝艳的风景,沿路寻找生命中最精彩的过客。文人多以凄凉孤清的笔调来写女人和她们的故事。因为他们笔下的女人,要么红颜薄命,要么“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结局多半是不喜庆的。但若写杜秋娘这么个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女人,必定是眉飞色舞的。
人们所知道的杜秋娘,虽出身卑微,却独秉天地灵秀之气,她看似“一夜成名”,这其中实则暗藏玄机。那首流传至今的成名作《金缕衣》也被过多地牵强附会,扭曲了原本直抒胸臆的表述。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
如果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场景,妩媚俏丽的杜秋娘为年过半百的镇江节度使李锜表演取乐。为从美女如云、长袖善舞的歌妓中脱颖而出,杜秋娘暗自思量,自写自谱《金缕衣》,婉转唱出,惊艳四座。论诗才,杜秋娘的诗偶有新意,算不了奇和绝,也并非美和艳。但论心机,她绝对称得上“高人”。她的心机之高明,并不在于老谋深算或是未雨绸缪,而是善于洞窥人心,提点人性。
“劝君莫惜”,“劝君惜取”——是是非非,对对错错;“金缕衣”,“少年时”——彼时此时,物欲与精神;“花开”,“无花”——喜和忧,福和祸;“直须折”,“空折枝”——果断勇敢,遗憾悔恨。这些显而易见、无处不在的强烈对比不仅令李锜恍然大悟,也点醒了这世上大多数人的困惑:得到的未必值得珍惜,得不到的才最值得拥有。后两句诗则颇有几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意味。不仅暗指人生要及时行乐,还上升到了生命的深度与广度。
虽然这首《金缕衣》是杜秋娘的创作高峰,是她命途变更的契机,但因其目的性和功利性过重,削弱了诗本身的风骨与玩味。而为唐宪宗即兴而作的那首诗,才把她不落俗套的诗才、竞争向上的志向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秋风瑟瑟拂罗衣,长忆江南水暖时。
花谢花开缘底事?新梅重绽最高枝。
江南水暖时,杜秋娘还是依偎在李锜怀里千娇百媚的小妾。秋风瑟瑟时,她就沦落为乱臣贼子的待罪家属。若单看前两句,悲悯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可“花谢花开缘底事”,何必感怀于匆匆而逝的凋零飘落呢,待到新梅纷繁时,便可重屹高枝,重绽芬芳。宪宗李纯本就对能歌善舞的杜秋娘仰慕已久,当听到这首依照《金缕衣》原韵所赋,却更显风流的诗作时,龙心大悦,甘拜在这个女人的石榴裙下。
杜秋娘用心机推倒了青楼女子这堵墙,用才情推倒了卑微小妾这堵墙。而后的深闺妃嫔这堵墙,她也用智慧一并推倒。她并没有因成为集万千宠爱的秋妃而有恃无恐,也没有因唐宪宗一句“我有一仲阳足矣”而高枕无忧,她以“臣而非妾”的姿态处处扶持宪宗,让他安心执政,比起杨玉环与唐玄宗的骄奢淫逸,他们之间的感情更为大气。这是理智与情感的结合、小我与大我的平衡。
红颜薄命实堪悲,况是秋风瑟瑟时。
深夜孤灯怀往事,一腔心事付阿谁?
又是“秋风瑟瑟时”,但这时候的杜秋娘年华已逝,容颜已老,再也没有“花开堪折直须折”的笃定自若,也没有了“新梅重绽最高枝”的超然洒脱。毕竟,一个女人独自在变幻莫测的宫闱中摸爬滚打,二十年间走马观灯似地送走四位皇帝,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在她把生命中最闪耀的资本耗尽后,只能“深夜孤灯怀往事”,把一腔心事交付给才子杜牧了。
看到当年裙裾飘飘的绝色美女变成白发苍苍的孤苦老妪,杜牧感慨良多,赋赠一首《杜秋娘诗并序》以表哀切。在这首长达五百多言的古诗里,杜牧复原了一个江南女子跌宕起伏却又绚如繁花的一生,定位了一个女性诗人应有的历史的坐标。“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当杜牧剥开杜秋娘层层蚕丝包裹的心茧,才发现里面晶莹通透,丝毫没有沾染尘世的污垢。可除了杜牧,又有谁知呢。而在才子与佳人间除了因缘际会,还可以像杜牧和秋娘这般惺惺相惜,成为心灵契合的知己,实属一段佳话。
“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如果这场令杜秋娘如痴如醉的美梦从此不会再醒来多好;如果在历尽沧桑后她仍是那个不屈于命运的掌舵者多好;如果她永远不懂得“红颜薄命实堪悲”多好……多年后重踏故土,她是否还会悠悠哼起那首改变了她一生,也陪伴了她一生的《金缕衣》,她是否依然不曾后悔当初飞蛾扑火般的执着?
岁月之美,在于它必然会流逝。美人之美,在于能否经得起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的改变。
女人如水,水能涤荡万千尘埃,亦有崩云裂石之壮。柔而不弱,且能克刚,或许,这正是杜秋娘这般女子所具有的力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