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格读库》丛书,将张居正直解的《论语》一书,分选出了《孔子论大君子做人处世》、《张居正解说士君子官德修治》两册辑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多位国内著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视角崭新、配图精美;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诸子百家的视角解读中国五千年文化,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基于普及古典学术需要,校注者作了简明注释
宋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仿佛让人觉得有点夸张,但中国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之说,何况半部呢?问题的关键是说易行难。其实,《论语》本质上就是一本“治书”。二十篇基本上讲述了两个主题:怎样做人、怎样做官,且二者都是为“治国平天下”服务的。前者讲述的是“君子之道”,后者讲述的则是治国之道。“君子之道”多是修身立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爱人;以其为做人准则,学而时习之,朝闻道夕死可矣。“治国之道”多是二帝三王的德政仁风、正己正人、公正无私。而又分君道、臣道,二者则一于王道。而古之君子大体是指士大夫阶层,是与下层的小人(物)百姓与不道德的小人相对而言的。所以它既可以称之为一本“君子人格之论”,也可以称为“治术官德之语”,虽然君子之德与官德很难分得开,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因而《中国人格读库》丛书,将张居正直解的《论语》一书,分选出了《孔子论大君子做人处世》、《张居正解说士君子官德修治》两册辑入。本书以明万历年间张居正的《直解论语》为底本,重新编选校点,肯定与其他注释标点本有所不同,而张居正的分节也与传统版本不同,特此说明。编者文责自负。在编选过程中,尽量考虑到两个本子的主题需要来分编。如有舛错讹误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方家教正,不胜感谢。
编者
2014年9月于北京
[总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格
[序]
一、君子风范:学问、友爱、无怨
二、君子务本,本立道生
三、花言巧语满脸装笑的少有好人
四、吾日三省吾身:谋忠、交信、传习
五、君子当重“六事”“六艺”
六、人伦世事无非一个“诚”字
七、君子学养:厚重、忠信、胜友、改过
八、君子处贫不谄而乐,处富不溺而好礼
九、人之患,在己不知人
十、事亲之理在去父母所忧
十一、人子事亲,能敬能养为孝
十二、对父母和颜悦色,为孝之难者
十三、君子不拘一能一用
十四、君子贵在说到做到践行其言
十五、君子小人之别只在“周比”之间
十六、人无信不诚寸步难行
十七、不当敬而敬是谄利,当为而不为是怯懦
十八、人有不仁之心则礼乐虚行徒作
十九、人言“媚奥不如媚灶”
二十、礼敬与谄媚形似而心不同
二十一、里仁为美,智者择邻而居
二十二、不论穷富能确守仁字皆无所害
二十三、仁者喜贤憎恶,反之必有私
二十四、心向仁善者必无恶行
二十五、君子不仁:不成其君子,得富贵去贫贱都要守道
二十六、学好不难,难在不肯用力而自弃
二十七、观过知仁:君子之过也厚,小人之过也薄
二十八、人还是要活得明白一些的好
二十九、以贫苦为耻者不足与论道
三十、天下无必行必不可行之事,只看是否合理
三十一、君子守德畏法,小人唯利是求
三十二、曾子说“孔子之道,忠恕而已”
三十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十四、父母有过劝谏不从,不可怨怒不敬
三十五、孝子不为父母增忧加念
三十六、人子当知父母年寿日增而来日无多之理
三十七、古人少言是因为以行不及言为耻
三十八、君子贵慎言敏行
三十九、宓子贱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四十、佞口善辩必招人厌憎
四十一、道德文章可观可览,人性天道门墙难见
四十二、孔子乱断微生高
四十三、左丘明孔子以谄媚、藏怨为二耻
四十四、孔子绝望于人不能悔过自责
四十五、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四十六、君子不迁怒,智者不二过,皆以正心为要
四十七、君子救急不助富
四十八、心无不足,所得者深,乐不在贫富
四十九、中途而废非力不足,而在画地自限
五十、君子之学自得其实,小人之学浮花沽名
五十一、粗鲁无文为“野”,外华内虚为“浮”
五十二、活得本真为人生,不走正道为不死而已
五十三、君子可欺不可愚
五十四、君子博学多闻广识而不离经叛道
五十五、君子求仁得仁者无所怨
五十六、大君子粗食凉水、枕臂而眠乐在其中,富贵于我如浮云
五十七、大君子以人为师,小人好为人师
五十八、孔子教人以四事:文、行、忠、信
五十九、孔子两叹难见圣善而见君子斯可
六十、君子荡荡于无私,小人戚戚于物役
六十一、门人论孔子“温、威、恭”三德
六十二、曾子鸣哀遗言:君子所贵“三不失”
六十三、大君子虚己下问人犯之而不较
六十四、可托孤、寄命、大节不可夺者为君子
六十五、君子“任重”:以仁为己任;“道远”:死而后已
六十六、大君子“四绝”:无揣、无必、无执、无偏
六十七、大君子之聪明起于卑贱而非天纵
六十八、“后生可畏”、亦不足畏
六十九、人贵明辨是非、闻劝而改
七十、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七十一、君子“不忮不求”,子路终身诵之
七十二、君子松柏志,岁寒而后凋
七十三、“克己复礼”:中国人当下最要紧的两件事
七十四、无怨在于敬恕;己不欲勿施人
七十五、说易做难,君子不轻言妄语
七十六、君子内省无疚,何忧何惧
七十七、礼敬于人,何忧四海之内无兄弟
七十八、文与质:去掉毛的虎皮与狗皮无异
七十九、君子成人之美,而挽人之恶
八十、劝人向善不可则止,免取其辱
八十一、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八十二、无恒心不可为巫医,“百密一疏”害人定律
八十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八十四、尚德不尚力者可称君子
八十五、君子有不仁时,小人注定不仁
八十六、爱子者教其勤劳,忠君者谏其仁德
八十七、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不忘诺是完人
八十八、“三不苟”者人自不厌其笑、言、取
八十九、圣人之心原是“怪”字
九十、君子如登山步步自高,小人如下水污而日下
九十一、悔过者必有所进,谦卑者不掩其美
九十二、君子自耻言过其行
九十三、君子修己不论人之短长
九十四、君子不患无名,只患无能
九十五、不要先把别人当骗子,遇到却要看清
九十六、千里马脚力再好不驯服也只有进汤锅
九十七、君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九十八、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九十九、贤人知“四避”而不降志辱身
一〇〇、 守门人讥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一〇一、 涉水者当知深浅;乐此不疲者便是命定
一〇二、君子之道虽大,无外于庄敬修身
一〇三、孔子怎样整治不知礼节的少年
一〇四、“君子远其子”而无偏私
一〇五、令人哑然失笑的“君子固穷”与“小人穷滥”
一〇六、无所用心好行小慧者难以成事
一〇七、处事循义礼,诚信自成
一〇八、君子所病一生而无成其善
一〇九、君子责己,而小人诿过于人
一一〇、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是谓君子
一一一、君子不以言而荐人,不因人而废言
一一二、可终身奉行的人生格言“其恕乎”
一一三、三代直道:毁誉不由私
一一四、日夜所思,不如须臾之学
一一五、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一一六、智之所得须仁、庄、礼守之
一一七、君子不知小而可担大任
一一八、蹈水火死人而未见蹈仁德而亡者
一一九、君子当仁,不让危难于师长
一二〇、君子坚贞守礼而不固执偏见
一二一、事人之道,先功后禄
一二二、孔子论“三益友”“三损友”
一二三、孔子论“三益乐”“三损乐”
一二四、与长者上司交谈有“三过”:躁、隐、盲
一二五、少戒色、壮戒气、老戒得
一二六、君子“三畏”,小人无知无畏
一二七、孔子论四等“公民”
一二八、孔子论君子有“九思”
一二九、君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一三〇、君子待恶人的“三不主义”
一三一、性相近习相远:人的差别在后天形成
一三二、君子至坚者磨而不损,至白者染而不黑
一三三、孔子论“六德”之蔽
一三四、君子义以为上,有勇无义为乱
一三五、君子有所讨厌的“七种人”
一三六、“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何只女子小人
一三七、人到四十还不讨人喜欢,一生便完了
一三八、“往者不可谏”:抛开;“来者犹可追”:恶补
一三九、人不可与鸟兽同群,虽逢无道怎可避世
一四〇、君子尊贤而荣众,嘉善而怜无能
一四一、君子不论小技
一四二、君子日与新知,月无旧忘
一四三、“君子学以致其道”
一四四、君子知错必改,小人文过饰非
一四五、君子“三变”风度:俨、温、厉
一四六、君子见信于人方可劳民谏君
一四七、君子操守:大节不失,“小德出入可也”
一四八、君子之道从洒扫应对中来
一四九、子贡为什么说“君子恶居下流”
一五〇、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
一五一、君子一言见智愚,不可不慎言
一五二、不知“命、礼、言”,“无以为君子”
三十六、? 人子当知父母年寿日增而?来日无多之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张居正直解】
[年]是年岁。
孔子说:“父母的年岁,为人子者,须常记念在心,不可以不知也。盖寿数之长短,皆系于天而不可必。今父母寿考康宁,使人子得以承欢于膝下,这是难得之事,岂不可喜?然父母年纪衰迈,来日无多,安能保其长存。这又有不测之忧,岂不可惧。”若知道这一件可喜,又有这一件可惧,时常记念在心,则爱日之诚,自不能已。而所以奉事之者,不敢有一毫之不尽矣!所以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