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茶座(2008年2月刊)(总第34辑)》自2000年6月出版第1辑以来,无论在学界还是在读者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媒体做了大量报道,称《茶座》“叫好又叫座”。《茶座》属于通俗经济学读物,没有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和模型,有的是轻松、休闲和高雅,有的是贴近生活和读者,有的是生动活泼。《茶座》不追热点,甚至追求冷点、冰点,追求学卷气。《茶座》属于杂志书。它既继承了图书的专业性强、有深度的优点,也具有杂志的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优点。《经济学家茶座(2008年2月刊)(总第34辑)》为《茶座》的第三十四辑。
【卷首语】
徐康宁 经济学家为什么爱写随笔?
【国是我见】
陈 抗 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
许 斌 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时期了吗?
茅于轼 三十年前的中国百姓:回顾我国改革的起点
俞宪忠 让中国农民富裕并不难
韩朝华 官员行为的公益性和私益性
【学界万象】
王 勇 我被“芝加哥化”了?
赖德胜 经济学家的关键词
詹宇波 走向“艺术化”的中国经济增长
赵红军 从林毅夫的世行任命看中国经济学家的角色
张永山 大瑶山访费老并王同惠女士足迹
【学问聊斋】
陈惠雄 两个农民是如何界定产权的
王跃生 有感于“经济学数学化”的争论
皮建才 经济学里的“醉汉”
邵 军 经济学中的形式革命
俞炜华 活用中国传统文化讲授经济学原理
松 木 自然?人?经济学:一些趣想
【经济随笔】
聂辉华 医生比经济学家更高尚吗?
刘福寿 我的胃在哪里?
——我对公共管理系统的一种个人理解
陆 铭 笨,并快乐着
杨在军 现代家族企业“传内不传外”刍议
李长安 户口为何会“害死人”
韦 倩 电影《神探》的经济学感想
【经济评论】
翟 华
官员行为的公益性和私益性
中国需要转变政府体制以推进社会的法治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这已是举国共识。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的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谓
这一共识在最高政治方针上的反映。但是,中国具有千年专制传统,要实现向法治
社会和民主政体的转型,不是一个单纯的体制转换问题,而要涉及全面的文化转型。在这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尚待探讨和澄清。例如,对政府角色该如何定位和期
待,就是一个迄今尚少有人触及的重大认识问题。
一、政府: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中国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发达的政府行政体系。历时数千年,这一政府行政体系经历了诸多演变,却有一个基本的结构特征至今未变,即它是一种集权型的权力体系。在这种体制中,对官员的约束和激励基本上循官僚化层级结构自上而下地发挥作用,缺乏来自体制外的、自下而上的约束和激励。与这种集权型政府体制传统相适应,中国文化对政府官员行为的期望突出其公益性的一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充满了对政府行为公益性的诉求和宣传,如“天下为公”、“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为政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