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是我国计划经济的“重镇”,改革开放后遭遇严峻的挑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振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这项研究工作必须在理论层面具有系统性和创新性,在实践层面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除“导论”和“结束语”外,由十章主体内容构成。主体内容又分为前导性、统领性、主体性、支撑性和国际性五大板块,从理论认知和对策研制两个层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展开递进的、系统的和深入的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以国家战略为立意,即振兴东北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区域性问题,而且具有强烈的国家战略需求特征;二是以阶段划分为基础,即把东北振兴划分为调整改造、全面振兴的攻坚和实现三个阶段;三是以“再工业化”模式为主线,这是该项研究工作中最大的亮点,也是贯穿《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始终的一条主线;四是以打造东北特色为宗旨,即东北振兴必须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必须对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海纳百川,但又与众不同;五是以启发性为基本
东北地区是我国计划经济的“重镇”,改革开放后遭遇严峻的挑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振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这项研究工作必须在理论层面具有系统性和创新性,在实践层面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导论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问题提出的再认识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与评价
三、本书的体系设计
第一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阶段划分与定位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阶段划分的重要意义与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调整改造阶段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攻坚阶段
第四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实现阶段
第五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发展阶段的国际经验验证
第二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模式选择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质是“再工业化”
第二节 “再工业化”是工业化的新模式
第三节 “再工业化”发展模式的东北特色
第三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
第一节 东北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
第二节 东北重化工业发展的产业重点
第三节 东北重化工业发展的产业链整合
第四节 东北重化工业发展的产业集群
第五节 东北重化工业发展与三次产业的良性互动
第四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成长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企业成长的基本诉求
第二节 东北企业规模的国内外比较
第三节 东北企业做强做大的制度创新
第四节 东北企业做强做大的战略重组
第五节 东北企业做强做大与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
第五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主创新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主创新水平评价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主创新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第五节 促进东北地区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
第六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深化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金融深化的作用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融结合动态接续模式创新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产业金融体系构建
第四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地方金融机构改革
第五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第六节 东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
第七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开发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本发展现状
第二节 人力资本开发与利用的教育体制改革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本开发与利用的公共政策
第四节 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策略选择
第八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改革试点实践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改革绩效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收支预测分析
第四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对策
第九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作用
第十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经济合作
结束语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前景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阶段划分与定位
第四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实现阶段
一、战略目标
经过8~10年的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较为完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协调,资源型城市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二、主要任务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攻坚阶段基本实现东北地区重化工业重新振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重化工业的基础作用和扩散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和部门共同发展,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结构和布局调整,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包括: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