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同济大学编写了供普通高校工科专业使用的《线性代数》。该教材较好地把握了工科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内容选择适当,难度适中,论述通俗易懂,例题与习题较为典型,一经出版,即被大部分普通工科院校广泛采用,历经二十余年,畅销不衰,成为工科线性代数最经典的教材。《线性代数》就是在参考、借鉴此类优秀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行列式的概念最早是在17世纪由日本数学家关孝和(SekiTakakazu,约1642~1708)提出来的.他在1683年写了一部名为《解伏题之法》的著作,意思是“解行列式问题的方法”,书中对行列式的概念和它的展开已经有了清楚的叙述。欧洲第一个提出行列式概念的是德国数学家、微积分学奠基人之一莱布尼兹(G.W.Leibnitz,1646~1716)。1693年4月,莱布尼兹在写给法国数学家洛比达(L’Htospital,1661~1704)的一封信中使用了行列式,并给出了线性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零的条件。
1750年,瑞士数学家克莱姆(G.Cramer,1704~1752)在其著作《线性代数分析导引》中,对行列式的定义和展开法则给出了比较完整、明确的阐述,并给出了我们现在熟知的解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法则。1764年,法国数学家贝祖(E.Bezout,1730~1783)将确定行列式每一项符号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化,利用系数行列式概念指出了如何判断一个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