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兄弟们》是耿济之先生编译的俄国作家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1940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兄弟们》翻译的是《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三卷《好色之徒》下的全十一章,包括:第一章“仆室”到第十一章“又是一个失去了的名誉”的全部内容,小说写了旧俄国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一家父子、兄弟之间所发生的种种冲突以及最后酿成的悲惨结局,深刻写揭露了人物内心深处灵魂的扭曲与迷茫,展现了家庭、社会、道德、人性等方面的深刻主题,具有悲剧色彩,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对无知愚昧的农民的深切同情。耿济之先生以其较高的翻译艺术水平和质量,把握住了原作的中心主题,真实准确地再现了原文的精神思想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耿济之先生编译《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兄弟们》对人生罪恶的深入透视,无情的解剖,复杂扭曲的心理,体现了俄国现实主义心理描写艺术上的独特性,体现了托斯妥耶夫斯基极高的文学艺术创作性,本译作在尊重“良友文学丛书”首版原貌的基础上,以简体版形式出版,它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翻译作品。
好色之徒
第一章 仆室内
第二章 丽萨魏达
第三章 热心的忏悔(诗体)
第四章 热心的忏悔(故事)
第五章 热心 忏悔“脚跟朝上”
第六章 司米尔加可夫
第七章 辩论
第八章 喝了白兰地以后
第九章 好色之徒
第十章 两人在一起
第十一章 又是一个失去了的名誉
第二章 丽萨魏达
这里有一段特别的情节,使格里郭里深深地震撼,把他以前的一个不痛快的,可憎厌的疑宝完全钉牢靠了。这个丽萨魏达·司米尔加司察耶(臭丽萨魏达)是一个矮小身材的女郎,“两俄尺余,”像我们小城里许多进香老妇人在她死后感动地回忆时所说的一般。她的二十岁模样的脸庞,健康,宽阔,红润,却带着完全的白痴相。眼神呆板而不愉快,虽还驯顺。她一辈子无分冬夏永远赤脚行路。穿着一件麻衬杉。浓厚得到害,掷曲如锦羊毛一般,几乎全黑的头发覆在她的头上,好像一只大帽。此外,她的头发永远涂满了泥士,黏上了树叶,小木棍,木屑之类,因为她永远睡在地上和烂泥里,她的父亲是破产的,无佳所的,时常生病的下市民伊里亚,他喝许多酒,多年住在一些有钱的主人那里,(也是下市民,)充当佣工。丽萨魏达的母亲早已故世。永远有病,所以性格恶劣的伊里亚,每逢丽萨魏达回家,便无人道地殴打她。但是她不大回家,因为她靠全城的人生活着,他们把她尽看作疯狂的,上帝的人。伊里亚的主人们,伊里亚自己,甚至许多城里的慈悲的人们,特别是男女的商人,屡次尝试着给丽萨魏达穿比一件音衬衫体面些的衣裳,冬天时候永远给她穿一件皮袄,给她在脚上套靴;但是她照例无异议地让人家替她穿上,自己就走到什么地方去,大半是在堂的门廊上,一定脱下一切捐献与她的东西,——手绢呀,裙呀,皮袄和皮靴呀,——遗留在当地,照旧光着脚,穿着一件衬杉,迳自走开了。有一次发生了下面的情事;我们省里一位新总督亲自来视察我们的小城,看见了丽萨魏达,使他的良好的情感很受了侮辱,虽然明白她是“疯女,”那是人家报告给他的,却到底认为一个年轻的姑娘穿了衬衫游荡有损雅观,所以主张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情形。但是总督一走,丽萨魏达又被人家放任,做出老样来了。后来她的父亲死了,她成为一个孤女,对于城里信神的人们更见得可爱了。实际上甚至大家似乎都爱她,连男孩们也不逗引她,不给她气受,而我们的男孩们,尤其是就学的,是一种好恶作剧的民族。她到不认识的人家去,谁也不赶她,相反地,竭力对她和蔼,给些小钱。有人给她一点钱,她收了下来,立刻把它放进教堂的,或监狱的随便什么捐款箱里去。在市场上有人给她面包掷或甜点心,一定要走去送给首先遇到的婴孩,或者止住某一位极有……
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