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外溢及其效应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货币外溢及其相关理论;第二章,人民币外溢的内涵、机理及规模测度;第三章,人民币外溢的经济效应;第四章,人民币外溢的货币竞争效应;第五章,人民币外溢的主要影响及对策性建议。通篇以人民币外溢为主线,从研究货币外溢下的微观货币需求机理和货币替代规律入手,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特征,以及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使用的基本事实,构架了一般性分析框架,对人民币外溢的内涵、机理以及其经济效应和货币竞争效应展开研究。
概述
第一章 货币外溢及其相关理论
第一节 货币外溢的内涵及解析
一、货币外溢的内涵
二、基于不同角度对货币外溢的解析
第二节 货币需求动因论与货币外溢的需求机理
一、货币需求动因论的发展
二、货币外溢的微观需求机理
第三节 货币替代理论与货币外溢下的货币替代规律
一、货币替代的基础理论模型
二、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格雷欣”法则
三、货币外溢下的货币替代规律
第二章 人民币外溢的内涵、机理及规模测度
第一节 人民币外溢的概念及特征
一、人民币外溢的界定
二、人民币外溢的特征
第二节 人民币外溢的内在动机和外部条件
一、人民币外溢的内在动机
二、人民币外溢的外部条件
第三节 人民币外溢的规模测度
一、边境贸易发展及规模估计
二、旅游消费支出及规模估计
三、以人民币形式的资本外逃及规模估计
四、人民币外溢的总体规模
第四节 人民币外溢规模的预测分析
一、人民币外溢影响因素的比较
二、人民币外溢规模的定量分析
三、人民币外溢趋势的定性分析
第三章 人民币外溢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人民币外溢对财富水平和总需求的影响
一、人民币外溢对财富水平的影响
二、人民币外溢对总需求的影响
第二节 人民币外溢对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一、人民币外溢对政府铸币税收入的影响
二、人民币外溢对财政政策乘数与财政支出乘数的影响
三、人民币外溢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影响
第三节 人民币外溢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一、人民币外溢对货币数量衡量的影响
二、人民币外溢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三、人民币外溢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
四、人民币外溢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第四节 人民币外溢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一、人民币外溢对汇率变化的影响
二、人民币外溢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变化
三、人民币外溢与资本流动形成的冲击
第四章 人民币外溢的货币竞争效应
第一节 人民币外溢条件下的货币竞争模型
一、Camera模型假定的经济环境
二、Camera模型中货币竞争的静态均衡
三、人民币外溢条件下均衡的存在:两种重要情形
四、货币竞争模型的经济含义及启示
第二节 人民币外溢条件下的区域内货币竞争
一、人民币和日元之间的货币竞争关系
二、东亚区域经济中人民币强势购买力及其经济基础
三、日元的基本经济面以及日元汇率与亚洲经济的相关性
第三节 区域内货币竞争基础上的货币合作
一、区域货币合作中的博弈分析
二、区域货币合作对东亚经济的积极影响
三、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
第五章 人民币外溢的主要影响及对策性建议
第一节 主要影响
一、人民币外溢的正面影响
二、人民币外溢的负面影响
三、对人民币外溢的未来展望
第二节 对策性建议
一、发挥人民币外溢的正面影响
二、降低人民币外溢的负面影响
三、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3.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加快
正如前文所述,对经济体自愿选择持有和使用国际货币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市场力量而非某种政治力量。这就决定了国家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必然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经历从局部认同到普遍认同的过程。而货币可自由兑换程度,直接关系到一国货币的流动性,影响到货币持有者对货币发行国的信任度,只有货币当局承诺本国货币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本国货币在国际上的普遍可接受程度,进而推动本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
一般情况下,货币可自由兑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局部自由兑换发展到完全自由兑换。从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是一种有限度的可自由兑换,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成员国提出的要求,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所承担的一种义务。我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国,实际上是向全世界表明,我国对本国经济的现在和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在成为第八条款国后,对进出口贸易及其结算、劳务结算和单方面转移等经常项目下以人民币支付和转移不实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