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欲声色,感官红尘,功利追逐,浮躁人心。人们价值破碎,信崇迷茫,丧失了自己本心。此时,东西方都在呼唤心灵的回归,西方已许多生命灵性的书畅销。其实,西方文化在转向东方,向古老东方寻求生命灵性智慧,西方科学与东方灵性合流。近些年,我国国学兴起,我也在北大和中国传媒大学讲授国学和东西方哲学,也了解众多人渴望生命灵性的探寻,让心静一些,探寻生命的本源,寻返朴归真之径,尝试与快速的现代生活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东方几千年的智慧就是指示:天道与人,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此书主旨,世界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在于人心的和谐。让人在生活中历炼中学习,觉悟自己的本源生命,将自我意识提升到同一整体生命的宇宙意识。宁静的心与爱才能让我们真正喜乐地生活,灵与身的平衡和谐才能让我们内与外,天与人合二为一。
此书,以美文诗意的风格切入,以扫陈腐说教和学术话语之闷。是源自生命体验和感悟的心语,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让寻求心灵之路的朋友在路上能轻松地,诗意地品读非学术语言、非概念、非教义的絮语,让生命呢喃之音伴随宁静之心走在花雨满天的路上。
本书是一种关
有“文化愤老”之称的赵士林被大众誉为“最佳国学教授”。他为贫者呼、为弱者鸣、评议时政、臧否人物从来都是口无遮拦,意尽而言止。读者见惯了他“手提三尺剑”、金刚怒目的狂者形象。其实,他的另一面,柔软婉转、内敛深情,在奔放、绚烂的外表下潜藏着空灵静美的灵魂。他以美的心灵观察、塑造着他批评的这个世界,美像是春蚕吐丝般被他从各种各样的事物中抽绎了出来。美不仅是风花雪月、青山绿水、艺术珍品,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一往而深的深情投入和人生的升华。在作者这里美以平常的姿态复活了,一根枯枝隐含一段历史,一叶衰草暗藏宇宙消息、一个笑话便见性情之真,数点梅花则显天地之心。在阳刚与阴柔、崇高与诙谐、古典与时尚之间,美绚烂多姿,世界情趣盎然,令人流连忘返。
一、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审美体验。譬如风和日丽的早春,你去郊野踏青,满眼的桃红柳绿,满耳的莺啼鸟转,“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无限春光,惹得你心中顿时涌起暖融融的醉意,草丛中一声声的蛐蛐叫,山崖上一点点的滴水声,都能使你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再如黄昏时分的大海,你靠在沙滩的岩石上,看那壮丽的落日为万顷波涛抹上金黄色的彩带,灿烂的晚霞中,若隐若现的小岛,星星点点的渔舟,又使你心中涌起无限的迷离和怅惘。
只要你愿意,一截小桥,一湾流水、一角凉亭,一钩新月,一朵小花,都能将你带入一个审美的天地。
二、庄周之所以梦见蝴蝶,而不梦见蟑螂,就因为蝴蝶是美丽的,蟑螂是丑恶的。
再想想历史上美丽风流的故事,为什么都拿蝴蝶作形象大使,而不拿蟑螂或臭虫作形象大使?
你看梁祝化蝶的凄美。两位痴男怨女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合葬后,坟墓里居然飞出一双蝴蝶来。西方有个类似的爱情悲剧,就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位最后的结局是双双横尸冰冷的墓穴,大幕落下。较之这个结局,梁祝的化蝶,加上了中国人特有的那种寄托和祝福,冲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