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同时,也肩负着把 孩子教育成人的责任。今天,妈妈怎样教育孩子,明 天,孩子就有可能成为怎样的人。那么,年轻的妈妈 怎样才能是个好妈妈呢?那就阅读葛英编著的《有家 有爱并不够--致年轻的妈妈/成功家教直通车》这本 书吧!你会发现自己如同骑着哈利波特的扫把、抱着 哆啦A梦的百宝箱、提着阿拉丁的神灯,还有拿着马 良的神笔……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如此神奇!
由葛英编著的《有家有爱并不够--致年轻的妈妈/成功家教直通车》是以80后的年轻妈妈为主体,由于这些年轻妈妈自身多半又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年轻的妈妈们怎样才能成为好妈妈呢?这本书要回答的,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实则十分复杂、关乎孩子未来和国家前途的问题。
在童话《花的渴望》中,主人公小毛毛虫想离开 大地,去一个离蓝天更近的地方。同伴们为了接近天 空,纷纷踩着同伴的身体向上爬,结果形成了一个用 身体垒成的塔,于是他也踏着同伴的身体,拼命地往 塔尖上爬。但是,无论怎样用力都爬不上去,最后他 放弃了努力,又回到了地面上。
后来,他听到一位老前辈说,如果自己做一个虫 茧,在里面经过漫长的等待,最后就会变成一只蝴蝶 ,可以自由自在地飞向蓝天。于是小毛毛虫从正在拼 命向上爬的同伴中脱离出来,开始为自己编织虫茧, 经过漫长的等待,它终于破茧而出,成为有着一双美 丽翅膀的蝴蝶,自由地邀翔在天空之中。
就像小毛毛虫破茧成蝶一样,是一个很漫长的过 程,也是毛毛虫寻找自己翅膀所必须经历的时间。如 果它选择放弃、踌躇不前,或者急于求成,将永远摆 脱不了做虫子的宿命。
通过毛毛虫的经历,妈妈们应该明白其实孩子所 蕴藏的力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而现在有一些妈 妈往往只看到孩子的一点表现,就妄下结论,急于求 成。
人们在种树的时候,为了让树苗能够深深地扎根 ,会施一点肥料,然后等着树苗去适应土壤和肥料。
如果给树苗一下子施很多化肥,即使是再好的肥料, 树根也会整个烂掉。别说长大成材,连小树苗都会干 枯而死。
所以妈妈们不要只看到孩子现在的样子,就产生 不安与急躁。要相信孩子们的才能,多给孩子鼓励, 更加耐心地去等待他们的蜕变。
“我的孩子英语非常好”、“我的孩子正在学钢 琴”……经常会听见妈妈们谈论类似的话题。妈妈们 总是认为让孩子学这学那才算是一个好妈妈,并且以 孩子的多才多艺而感到满足。
但是这样做,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满足自 己呢?当然,世上所有的妈妈都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事 情都是为了孩子而不是为了自己。如果说她们把孩子 当作“展示品”,她们一定会暴跳如雷的。
在妈妈的要求下,孩子们不得不做一些他们不喜 欢的事。英语、数学,写作、计算机、美术、音乐… …妈妈们恨不得每一样都让孩子学。现在的大部分孩 子都多才多艺,可是却很少有孩子精通其中一门。
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所产生的受害意识逐渐转化 成了“恨”。“要是我当初学习再努力一点……”、 “如果当年我努力考取律师资格……”可是这个世界 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在妈妈的眼里,年幼无知的孩子的前途尚未确定 ,妈妈可以将自己的理想在他们的身上得以延续。于 是,孩子只剩下妈妈给他们选择的一条路了,那就是 要过上令别人羡慕的生活,补偿现在的贫穷。不知不 觉中,妈妈迷失了自己,也扼杀了孩子的自由成长。
妈妈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孩子们有自己的 生活,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
很多年轻的妈妈往往错误地认为,不管什么,孩 子只要认真去做就可以成功。因为现在孩子还不知道 应该怎么做,所以应当由妈妈决定。实际上,这是一 个很危险的想法。当然认真做事情是没有错误的,但 是这件事情应当由孩子自己去选择、去决定。
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之前,一定要考虑这件事是孩 子喜欢做的,还是不喜欢做的。不要自以为对孩子前 程有好处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同时,妈妈不要认为自己努力了就可以把孩子培 养成多么优秀的人才。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是拼图游 戏,可以一块块尝试着去拼。如果妈妈一味地强迫孩 子做不喜欢的事,孩子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最终的结 局只能是妈妈心力憔悴,孩子疲惫不堪,而且妈妈和 孩子之间的关系还会出现裂痕。
其实妈妈应尽的义务还远不止于此。在孩子面临 未来的选择时,孩子应该有权力自己去选择。然而, 有的妈妈觉得已经为孩子做得够多了,现在孩子应该 按照妈妈的愿望去成长,相信每位妈妈都明白,妈妈 和孩子之间不是“我给了你多少,你就要报答我多少 ”的等价交换关系。
…… P14-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