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问题分析》一书从教育科学的问题入手,进而切入教育的现实问题,包括教育体制、各级各类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道德和道德教育、教师、学校管理等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理念、政策和行为三者的表现及其相互关系剖析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中国教育问题分析》全书立足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视角,聚焦当代中国教育重大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其表现、实质、危害、成因以及政策精神、应对策略,视角独特、视野开阔、分析透切、多所创见;基于教育问题学进行学科思考,围绕教育问题,贯穿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构建了一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研究与写作的宗旨是直面教育问题、认识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
没有问题的教育是不存在的,不了解问题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解决问题的教育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教育研究要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解决。虽然不是每个研究都能*终解决问题,但问题意识应该成为教育研究的指导思想或基本原则之一。
《中国教育问题分析》的作者从事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数十年,融长期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于一炉,费十年之功著成《中国教育问题分析》,对中国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为消除中国的教育乱象建言献策。
序 言 | 问题、命题与课题
第一章 | 教育科学:人人都说但又说不清楚的学科
一、教育科学涵盖了什么
二、“教育科学”是怎样的科学
(一)教育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二)教育科学主要是一种基于经验的知识体系
三、教育学科有多少科学性
四、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
(一)什么是教育现象
(二)教育学的三种形态
(三)与教育有关的规律有哪些
(四)教育需要的满足
五、什么是教育问题
六、哪些教育问题应该纳入教育学的研究范畴
(一)教育自身的问题
(二)与教育有关的问题
(三)教育涉及的相关问题
七、是否有科学地研究教育问题的公共准则
八、教育问题研究的本末何在
九、玄与实
第二章 | 教育体制:一个万能的因由
一、教育体制是什么
(一)政策文本中的教育体制
(二)教育体制的含义
(三)教育体制的意义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三、教育体系应该如何描述
(一)体系和教育体系
(二)怎样描述教育体系
四、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是重要的吗
五、教育行政管理的重心在哪里
六、政府部门:区分教育责任还是瓜分教育市场
(一)无奈的选择
(二)必需的选择
七、教育的“一体化”
(一)何为“一体化”
(二)教育需要怎样的“一体化”
八、乡镇教办“一刀切”
(一)乡镇教办被撤掉了
(二)历史上的乡镇“教办”
(三)“以县为主”体制的真正意义
(四)乡镇教办要不要撤
(五)中心小学代管制的弊端
(六)形形色色的教育“一刀切”
九、科技教育局还是科技与教育局或者别的
十、农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一)什么是农村教育
(二)农村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三)我们为农村教育振兴做了什么
(四)反对农村教育“跳农门”是正确的吗
十一、 行政与去行政化
(一)行政与管理
(二)行政与行政化
(三)去行政化的内涵与条件
第三章 | 基础教育:看不到基础的教育
一、基础教育的性质
(一)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二)基础教育是什么
(三)基础教育属于什么
(四)现在的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吗
二、素质教育:愿望与效果
(一)我们已经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二)素质教育取得了多大的实效
(三)应试教育的“本”在哪里
(四)斩草除根容易吗
三、基础教育课程新改革
(一)旧课程是魔鬼
(二)“让儿童成为儿童”
(三)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与教育法则
四、基础教育的牢靠性分析
(一)基础教育的牢靠性指标
(二)基础教育的牢靠性值得质疑
第四章 | 高等教育:高代价的教育
一、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意义
(二)高等教育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政策分析
二、学位:身份还是水平
(一)学位首先是水平然后才是身份
(二)当学位显示身份的时候水平就会让位于身份
(三)学位教育已经成为左右高校办学进程的一股力量
三、教学管理:不断走向“山寨”
(一)缩水
(二)破耗
(三)补读
(四)逃课
(五)情爱与同居
(六)课桌文化
(七)合作作弊
(八)校园新贵
四、学术神圣与大学自主
(一)学术是神圣的
(二)现在的学术还神圣吗
(三)是谁使学术沉沦的
五、高教发展与道路选择
(一)我国教育一直在找“路”
(二)教育市场化运动的影响
(三)可以学的和必须做的
第五章 | 职业教育:重要但不招人喜欢
一、职业教育重要吗
(一)历史上的职业教育
(二)法律上的职业教
(三)应试教育的“本”在哪里
应试教育是否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还有很多争论。问题的关键是,讨论是否在同一语义下进行,如果使用相同的概念,但定义不一样,讨论起来走火入魔就在所难免。就目前来看,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是相对应的,甚至有人认为,“应试教育不倒,素质教育就没法搞”。当然,也有人认为,应试教育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应试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素质,一种非常有用的素质,现在国家和各行各业录用人才都要考试,没有应试能力就不可能脱颖而出,所以,应试教育应该归属到素质教育中去,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而应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则在于提升人的应试能力。两者还是有根本区别的。素质教育的基本教育方式是引导学习(教学互动),基本教育规则是顺应人的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应试教育的基本教育方式是强化训练,基本教育规则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学”。
应试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是一种办学模式。当今社会,虽然反对应试教育的呼声很高,但实际上应试教育拥有更多的“卫道士”。有人认为,当今教育的种种弊端,不是应试教育的错,而是由考试不科学造成的。我们认为,考试是否科学,不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分水岭,不能用现在考试的不科学来论证应试教育的科学。
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起来有很多误区,其中最主要的是把考试等同于应试,把准备考试等同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有考试的不等于就是应试教育。人们很喜欢通过比较来说明问题,说外国的中小学学生总是玩,没有什么作业和负担,能玩出自信和创意,所以玩就是素质教育;说外国也有升学考试,也有补习,也有兴趣特长班,所以我们的教育不是应试教育。但这些是一回事吗?这种比较是科学的比较吗?
六月是调整后一年一度的大考之月。2011年6月上旬,深圳市高级中学“火”了一把,其迎高考仪式“红”遍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据报(网)载:2011年6月2日下午,深圳市高级中学一年一度的完全由学生自发组织的高三抛卷迎高考仪式在“漫天飞舞”的十五万张试卷中隆重举行。全校学生为高三加油喝彩,合唱团亦到场为高三鼓舞献歌。活动结束后,高三学生们迅速打扫完整个露台没有留下一点垃圾。从相关图片看出,场面是热闹非凡的,15万张试卷飞舞空中,散落满地;从文字报道来看,学生自主性强,素质高。除了这些,这个场景还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高考前为什么要举行这么盛大的迎高考仪式呢?
·作为深圳市高级中学的传统仪式,透析出怎样的文化信息?
·迎高考仪式为什么要抛试卷而不是抛别的什么?
·为什么要把一年一度的高考看作是决战?
·决战的心态是怎样的?是必胜的,还是视死如归的,或者是别的什么?
·个人参加高考,为什么要与母校联系在一起,高考跟学校有什么关系?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人们会感到陌生吗?如果是在外国,人们会感到惊讶吗?
·这么多人加油喝彩,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直接斗争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素质教育政策及其实践中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与应试教育的根深叶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种种现象表明,素质教育者低估了应试教育的强大力量。
应试教育之所以累打不倒,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