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来源于民众的口头创作,也因口耳相传的特点而具有极强的活太传承性。杨金凤编著的《磨石口传说》内容涵盖了磨石口地区主要散文体民间叙事文学,其中传说是数量最大、也最具特色的部分。
前言
第一章 磨石口传说形成背景
第一节 磨石口的地理位置
第二节 磨石口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磨石口的文化环境
第四节 磨石口文化的特性
第二章 磨石口传说
第一节 地方风物传说
第二节 历史人物传说
第三节 法海寺壁画故事
第四节 田义墓墓园石刻故事
第三章 磨石口神话和故事
第一节 神话
第二节 磨石口民间故事
第四章 磨石口传说的传承
第一节 磨石口传说主要传承群体
第二节 磨石口传说的保护
参考书目
后记
磨石口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抵山靠河,拱卫京西,地险而易守,道辟而货通,自古以来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磨石口还是一条古老的香道,仅清代及民国时期,通过此地去妙峰山进香的会档最多时有100多档。
过去,北京的城门曾经各有其职。西直门被称为水门,从玉泉山运的水经此门进城,由于皇家园林多汇集于海淀这一甜水之地,来往于城门的人相对较少;但经过阜成门的人就要繁忙得多了,因为西山的矿产、石材、山货、琉璃,以及塞外的皮货等其他商业、宗教、文化往来大多要经过阜成门,因此,作为京西古道上直通阜成门的磨石口村,就成了商贾云集、驼铃昼夜不断的地方。2014年,北京九中退休教师丁传陶回忆:“20世纪50年代,我在九中教语文,住在法海寺,每天都能听到过往的驼铃声,特别是傍晚以后,驼队从磨石口西边的山里一往东边来,叮叮当当的驼铃声就越来越近了,约莫半个时辰,驼铃声就停了,那是驼队从村西进了磨石口村,驼队就在村里歇息、打尖了。村里路边有钉马掌的、有饭铺什么的。”从磨石口村穿村而过的驼铃古道,东连京城,向西进山后过永定河,直通塞外,也就有了历史上留下的“过山总路”之称。
有人把磨石口古道称为“煤道”,明代邱浚《大学衍义补》中记载:“京城百万之家,皆以石炭为薪。”这些煤主要来源于京西,即房山、门头沟、海淀及丰台一带。清末以前,北京主要使用京西煤。据1925年《矿业联合会季刊》记载,京西煤每年由铁路运输进京14万吨,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由京西骆驼、毛驴等运往京城内的煤的数量。
磨石口村中有一部分人的生产生活是与煤紧密相关的,煤炭的运输方式最早以畜力为主。元代学者熊梦祥在《析津志辑佚》中记述:“城中内外经济之人,每至九月间买牛装车,往西山窑头载取煤炭,往来新安及城下货卖,成以驴马负荆筐人市……二三月后不再运煤,而改运草货卖。”畜力运输主要是役使驴、马、骡、牛。磨石口村民既有靠养骆驼为生的,也有以运煤等其他方式为生的。
清中叶以后,随着运煤骆驼的增多,北京地区形成了专养骆驼的“驼户”。京西三家店、五里坨、磨石口、石景山,京南良乡、大红门一带有不少驮户,其中石景山区的衙门口村养的骆驼多达1000多只。驼户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搞运输,给别人拉脚挣钱;另一类是自己买来货物驮到别处卖,既挣脚钱又挣货钱。磨石口村内也曾有过煤窑。阜成门是北京内城的西门,过去俗称“煤门”,运煤的车马均从此门进城。过去城门洞上还镶嵌着一块刻有梅花的汉白玉石,利用“梅”的谐音作为标记。明清以后,京城用煤量越来越大,仅靠阜成门进煤,已难供所需,所以在清康熙年问,作为“水门”的西直门也开始大量进煤了。过去,从“煤门”阜成门出城,径直西去,便踏上了进入西山的大路。一路从磨石口往西北方向经三家店、琉璃渠到王平口的古道,是西山大路的北道。另外一路从磨石口向西,经麻峪跨永定河过峰口庵到王平口的古道,是西山大路的中道。历史上,今石景山区的庞村也有一条进入西山的大路,那就是西山大路的南道,这条南道中途与中道会合后直奔王平口。然后,北、中、南三条古道在王平口聚合为一,再继续延伸西去。
磨石口村北的翠微山上,存有磨石的石料,因此人们认为是磨石的存在让这个村子得名。村子内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的田义墓有碑文记载:“于磨石口莹地之原。”据此来看,此村称为“磨石口”起码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磨石口盛产质地精良的磨刀石,一种是黑色,一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