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之短文,除刊于电影杂志的若干影评之外,盖源于《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上作者的专栏文章,大部分文章基本因事而写、有感而发,共同特点是锁定当下的“文艺”和“文化”,聚焦“批评”,更属意于话题性和思想性,是一部颇具阅读性的文化批评杂文集。
文化批评;刘巽达;文化研究;文艺评论;时评光明网十大资深评论员、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巽达的时评文集《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系一本“文化时评集”。单看目录标题,便可知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时效性——“张贤亮激活灵与肉的思考”“狼图腾文化造假之辩”“对流行热词的冷分析”“姚贝娜一定不愿把记者想象成等待死亡的秃鹫”“废墟涂鸦的尴尬命运”“需要那么多国际电影节吗”……其锋芒所指,皆为当下文化热点、文化事件、文化人物、文化现象等,文章选自作者刘巽达发表在《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上的时评文章。通读全书,其**的特点是文风犀利,文学性强,读来过瘾。
自序
\\t
\\t文化热点篇
\\t姚贝娜一定不愿把记者想象成等待死亡的秃鹫
\\t故宫纪念品如何“亲民”
\\t“到此一游”与“风雅”心理
\\t法盲孙子让人“冰心”
\\t“公众人物”当如何自处
\\t“落叶景观”是城市的“流动油画”
\\t“废墟涂鸦”的尴尬命运
\\t文化批评不应刻意回避“口水战”
\\t“比基尼京剧”与艺术创新尺度
\\t“外滩申遗”的申与不申
\\t文物回归,给点谨慎的乐观
\\t功利绑架文化的机场更名
\\t申遗,究竟为了什么?
\\t过度解读的“度”在哪里?
\\t娱乐,何必用红色包装
\\t邵逸夫改写的不仅是电影
\\t预料中的二张分手
\\t“好声音”连接“梦通道”
\\t“达人秀”何以成为文化事件
\\t
\\t文学艺术篇
\\t余秀华:奇迹点亮常识
\\t张贤亮激活“灵与肉”思考
\\t“叶兆言叫板莫言”的营销绑架
\\t作家能否“大学造”
\\t作家的心跳和译家的心跳
\\t面对诺奖,何妨淡定?
\\t关注诺奖别制造“村上悲情”
\\t马尔克斯的“现实”和“返身”
\\t《背影》的“交规之痛”
\\t也说四大名著之“读不下去”
\\t驻场演出,城市的面子
\\t争金夺银与真金白银
\\t艺术家跨界之“不务正业”
\\t文艺创作“源头”重于“码头”
\\t海外华人作家之崛起
\\t“伟大的影评人”对我们的启示
\\t影评家不能跟着资本家走
\\t“举重”才能成“重镇”
\\t金鸡百花:“鸡肋”等待新活力
\\t宫崎骏的“力不从心”
\\t国产动画片到底缺什么?
\\t《悲惨世界》能否启迪京剧电影?
\\t中国电影人不要“小家败气”
\\t“一片制”和“一日游”
\\t对策怪胎“贴拍片”
\\t“艺术电影联盟”切勿虎头蛇尾
\\t“尺度”稍宽
\\t金鸡奖的“最佳”与“特别”
\\t叫座也要叫好,养眼还须养心
\\t“海派秧歌”的样板意义
\\t设计之都:从创意到创造
\\t民乐接地气,方能走向坦途
\\t朗朗诵读的城市诗意
\\t街头艺术之于温情城市
\\t
\\t语言文化篇
\\t语文教材应由谁来编?
\\t艺术家何时不自念紧箍咒
\\t对“流行热词”的冷分析
\\t唤起对汉字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t流行语体的生命力能持续多久
\\t雅语雅风治疗“语言癌”
\\t文化节目与综艺秀的“楚汉之争”
\\t《中国好歌曲》让原创“走出去”
\\t过度消费文化名人要有叫停机制
\\t文化名人出场费合理?悖理?
\\t名人的盲区
\\t文化沙龙,催生和滋养风雅
\\t《狼图腾》“文化造假”之辩
\\t“拯救”书店,要反思“人与书”的关系
\\t“主旋律”不能是“伪歌颂”
\\t司徒雷登为何遗愿难酬
\\t不能绕过的鲁迅
\\t中文系,中国人文思想的建设者
\\t文化不是“软实力”
\\t艺术评奖就要“大义灭亲”
\\t为舞蹈大赛上的“当场质疑”喝彩
\\t“严肃作品”《寒夜》被雪藏说明啥?
\\t媒体“保持痛感”的担当
\\t “娱记”能否转型成“文艺评论家”
\\t为青年评论家敞开主流平台
\\t关注“走进剧场坐下看戏的理由”
\\t乌镇的“戏剧之梦”意义非凡
\\t假如“上海国际电影节”移师千年古镇朱家角
\\t需要那么多“国际电影节”么
\\t“学问”与“学位”之倒置
\\t “领导阵容庞大”的书画圈名利场
\\t“钱多人傻”闹剧,还将上演多久
\\t自娱自乐的“文化走出去”
\\t旧“毕业赠言”的新流行
\\t名人故居保护的“差钱”与“不差钱”
\\t山寨巴黎,不如保护老建筑
\\t从清明节“文明祭祀”说起
\\t将人伦节日化为民族文化记忆
\\t“小地方生出大文化”之启示
\\t“文化消费”关乎“文化立国”
\\t“写书”永远比“卖书”重要
\\t作为“社会公器”的摄影
\\t收藏,做什么?
\\t“观光”如何关乎“立国”
\\t “文化硬件”建设可否未雨绸缪
自 序
\\t
\\t涉足文艺批评及至文化批评,既关兴趣也关职业。上世纪80年代初我走出大学校门就供职上海文联,长期浸淫于文学艺术,继而又主编一份以文艺批评为主旨的杂志,必须对各个艺术门类说三道四。作为主编,不但需要“读懂”文艺家和批评家的思想观点,更有“升华”普适意义的专业要求。由“文艺”而“文化”,视野自然延伸。我属“杂学”型知识结构,自我要求是“学者型作家”,意即学术与创作均沾一点,然后“化合”一下,尽力争取思想性和文学性融为一体。好在人文科学触类旁通,“杂学”的日积月累助益了我的文化批评。所以当《光明日报》诚邀开写“文化时评”,也就不揣冒昧斗胆应之。一路写来,不问收获;近日盘点,发现收成尚可观,挑挑拣拣,可成一集矣。
\\t本书收录之短文,除刊于电影杂志的若干影评之外,盖源于《光明日报》和光明网的本人专栏文章。怎么又是“报”又是“网”呢?在此赘释几句。《光明日报》推崇“融媒体”概念,背景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对立碰撞转向融合依存。“报”与“网”和谐共舞比翼齐飞,大抵是他们的追求方向。由于传统媒体拥有新闻资源的垄断权以及言论尺度的把控权,虽然受到新媒体强烈冲击,“主流话语权”并未旁落。新形势下,像人民网、光明网这样的权威新媒体也在审时度势地与时俱进,常常会出现“新思维新语言”,隐约可看到“转型”的柔软身段。《光明日报》的“融媒体”思维,正是兼顾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优势。它不是简单的以新代旧,而是两手并举。于是在操作层面,就给了我这样的作者以更大的空间和自由。一方面,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能够第一时间在网上看到;另一方面,因“种种原因”未能见诸平媒的文章,又另开了一个通道,得以直接在网上发表。虽然底线相同,但尺度略宽。最重要的是,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也能完整发表,不致腰斩。
\\t平媒的字数限制有时会“害意”,被腰斩之后的文章,外行看不出瑕疵,内行则能一眼瞥见文气的不顺和逻辑的粗疏。尤其如我之“酸儒”,未除文人自恋的通病,一旦发现自得的犀利警句、引申深意被阉割,就有点耿耿于怀。当然,很多时候编辑还是具备天衣无缝的手术本领,割肉放血,刀口密封。但有时或许版面过紧而原文偏长,斧削得就有点惨,读着自己的文字好生陌生,仿佛处处漏风。而自从光明网给了我个人专栏后,就不用担心“缺斤少两”了。“光明时评”首页还经常醒目高挂鄙人头像,激励之下,忍不住三天两头“技痒”,键盘飞敲,邮件飞奔,只为一个“爽”字——杀青传递若干分钟后,泱泱中央级党报的网络后台就完成了从内容审稿到技术上传的所有程序,啪,全球即时“直播”!故而,本书收录的篇幅略长的文章,多半是光明网的独家撰稿。短的,基本刊于《光明日报》上。
\\t这儿说一说“时评”这种文体。老实说,起初我是对它不待见的,其文风讲究句句扣题,就像中学生命题作文,一定要弹无虚发枪枪命中,表达观点成了唯一需要,至于如何表达,特别是生动异趣的表达,似乎不在考虑之列。我这人好钻牛角尖,面对“遍地都是标题党”的情形,就心犹不甘地自省:别让时评把笔写臭了。习惯了命题作文,习惯了无一字不对题,关乎文采的一切都成了赘冗,借题发挥全都是“多余的话”,久入此觳,可就废了武功了。文章的妙处,往往就在“废话”与“水分”之中,优秀的杂文家,即便在“答某某某君”的无主题文章中,也能逮住要害。遂想,时评能不能和杂文“杂交”一下?“时评”倘若非得囿于一事一议的窠臼而不能突破,如此路子走下去,必然剥夺读者的阅读乐趣。而“杂文”则不同,同样说理,因了文字的个性化,思想性搭车文学性,就会比较好看。我出版的杂文集,以及曾经在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