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文丛:我要去那座城市》抓住一些主观化的生活碎片,一种肆意流动的内在情绪巧妙地加以艺术组接或日拼贴,使之成为凸显主体意识的心灵浮雕。其实这可以说是一种力求创新的故事讲述方式,或者说这是一种力求在故事外讲故事的方式,故事的中心和重心不在情节发展的曲折复杂。而在情感和人心深度细部的探幽发微,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苹果文丛:我要去那座城市》中塑造了一群精神漂泊者。以揭示人性迷失的困境。面对着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城市环境,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种难以皈依的焦虑感。这些城市中人,徐永恰恰发现了他们飘忽不定的精神状态。将其凝造为一种似有还无的情绪氛围,在相对主观化的感悟叙述中,生动传神地浮现出深陷物质和精神困境的小人物的孤独与失落。
让我给你讲个故事
小说三题
少年时代的朋友
在哪儿下车
某天的开始
长江大桥上照张相
录像
我要去那座城市
没有你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奔跑
雨一直下
麻雀
王朗在收破烂的那儿淘到一个旧黑白电视。他用铁丝弯了个接收器,但那电视只能收一个本地台,有时候信号还一屏雪花。有一次王朗躺在自己的单人床上看本地台一个关于如何戒除少年儿童游戏机瘾的访谈节目,那个男孩出现在屏幕上。王朗看见了他印章一样的笑容。他是作为一个正面的典型接受采访的,随同采访的还有他母亲,一个面如银盘的女人。王朗感觉她应该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否则怎能这么长篇大论的侃侃而谈呢?她的母亲告诉电视前的人们,如果想叫孩子远离电子游戏,要正确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多参加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比如她的儿子先后参加过钢琴班、美术班、科技发明小组等等。她经常教育儿子要做有意义的事情,长大以后要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她阅读了很多有关儿童教育的书籍,经常给儿子讲名人们小时候如何如何有志向。她的儿子在学校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并多次在奥数、艺术比赛中获奖。最后她说她的儿子从来没有玩过电子游戏。王朗试图在那个孩子的脸上看出点什么,但是没有什么收获。那个孩子还是那样的笑脸。
第二天王朗在公交车上又看见了那个孩子,他上车的过程和过去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坐下后,那孩子的手伸进书包里,一会儿抽出来,一会儿又伸进去。有人在他身边经过,他会侧下身。这时候他的脸上没有了笑容,眼睛发直,有些呆了。下车的时候,那男孩在王朗身边走过,王朗看见那书包拍打着他的屁股,沉甸甸的,那上面的唐老鸭没有笑。
后来王朗由于单位的上班时间进行了调整,他就再也没遇见那个孩子。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有一次下班的时候,雨下得很大。雨打在路面上,溅起一个个浑浊的水花。王朗没有带伞,跑到站牌下的时候,身上都湿透了。风一片片地往骨头里钻。天昏暗,不见行人和车辆。只听见雨夹杂在风里,劈里啪啦像豆子一样落在地面上,开出一朵朵苍白的小花。王朗抱着双肩,跳跃。从头发上滴落的水珠,把眼镜弄得雾气蒙蒙。
后面发生的事情,有时王朗想起来,会有亦真亦幻的感觉。
一辆公交车从迷蒙中驶出,雾灯一闪一闪的,有些鬼魅。先是看见半个车身,然后缓缓地整个车身呈现在站牌下。车门刚打开,王朗就跳了上去,他从兜里掏出一张湿透的一元纸币投进投币箱,三步并做两步的跑到了座位上。他低下头,然后不停地抿着头发,试图把头发弄干。车厢封闭很好,但是由于空气不流畅,有股发霉的味道。过了好一会儿,王朗才暖和过来。这时候他才发现,整个车里就他一个乘客。车窗似乎抹上了黑色的油漆,看不见外面的情景。司机留给他的是一个灰白的背影。雨刷机械地擦拭着打在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微暗的车灯光倾泻在大街上,仿佛公交车变成了一片树叶,飘荡在大河里,而王朗则是趴在树叶上的一只蚂蚁。雨敲打在车身的声音越来越大,也敲在王朗的心里。这黑暗中的雨声,让王朗想起家乡人们怀念逝去的亲人吟唱的民谣。
车突然停了下来,咣当门开了,上来一个人,坐在了王朗的前面。王朗突然发现,自己想不起来在哪里下车了。站点叫什么名字?他苦苦思索。但是脑子里没有一点印象。树叶又开始飘荡,王朗陷入恐慌之中。坐在前面的人回过头冲他一笑,露出只有红红的牙床的口腔。王朗认出是那个神秘的老人,让他感觉到奇怪的是,老人没有带雨具,但是身上却是干干的。那几根花白的头发随着车在摇动。难道雨停了?
“到哪儿下车?”老人问王朗。
王朗沉默。他在心里问自己,“到那儿下车?”王朗看着老人有些发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