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本系统研究县政府行政监督的专著,《行政监察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中国县政府行政监督:观察与思考》直面当代县治中权力监督的格局、运作等开展观察,描述了县政府行政监督的类型、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的成效、问题与变革。在此基础上,本书运用规范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县政府行政监督的结构功能,探讨了完善县政府行政监督的系统措施。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一)县政府
(二)县政府行政监督
三、文献综述
(一)间接涉及县政府行政监督的研究
(二)直接涉及县政府行政监督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研究预设和写作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预设
(三)写作框架
第二章 古代县治监督及其教训
一、古代县治监督的背景
(一)分层分等而治
(二)主官、佐贰和掾属
(三)县衙直面乡村公共事务
二、古代县治监督的机制
(一)多元主体,三层监临
(二)“以卑察尊,以小制大”
(三)回避防腐、峻法惩贪和官德导廉
三、古代县治监督的教训
(一)官僚政治网络,多元监临亦无奈
(二)官吏薪俸不济,勤廉监督终难为
第三章 分工配合性他律式监督
一、县人大权力监督
(一)县人大权力监督的主体及其职权
(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主要事项和方式
二、县政协民主监督
(一)县政协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二)县政协民主监督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
(三)县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与方式
(四)县政协民主监督的问题与改进
三、行政审判和法律监督
(一)县法院行政审判
(二)县检察院法律监督
第四章 管理控制性自律式监督
一、上级机关监督
(一)上级机关监督的主体及其表现特点
(二)上级机关监督的制度及其运作
二、干部监督
(一)县域干部监督的机构及其职责
(二)县域干部监督的内容和措施
三、纪检监察
(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二)效能监察及其电子化
四、审计监督
(一)审计职权和机构
(二)审计内容和程序
(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四)审计机制的健全
第五章 社会维权性参与式监督
一、公民监督
(一)批评、信访和举报
(二)申诉和控告
二、社团监督
(一)县总工会的监督
(二)团县委的监督
(三)县妇联的监督
(四)县行业协会的监督
三、新闻舆论监督
(一)县域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二)县域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内容和方式
第六章 监督体制的总体分析和探讨
一、县政府行政监督体制运作的总体分析
(一)监督体制的结构功能
(二)监督体制运作中的缺陷
二、完善县政府行政监督体制的举措探讨
(一)优化权力制约,打造县政府行政监督体制完善的根本
(二)整合内部监督,把握县政府行政监督体制完善的关键
(三)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盯住县政府行政监督体制完善的重点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营造县政府行政监督体制完善的法治氛围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二章探讨和思考古代县治监督的背景、监督机制及其启示。笔者认为,古代县治监督的背景是“王政止于县”,县衙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由主官、佐贰和掾属建构,直面乡村公共事务;监督的机制主要有“以卑察尊,以小制大”,“多元主体,三层监临”,“回避防腐、峻法惩贪和官德导廉”;其教训在于“官僚政治网络,多元监督亦无奈;官吏薪俸不给,勤廉监督终难为”。
第三章观察和思考分工配合性他律式监督。县治中对行政权的外部的、异体的监督,主要有宪政基础和组织保障的人大权力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法院审判监督和检察院法律监督。本章分别描述并阐释了这些监督运作中的主体、客体、内容、程序和方式,以及功效的发挥及其障碍,力求探讨和揭示出县政府行政权运作中直面的权力制约和非权力制约所呈现的监督生态。
第四章观察和思考管理控制性自律式监督。县治中行政权的运作体系中内部也有多方面的监督机制。本章把握其主流机制,即上级机关的监督、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等的主体、客体、内容j程序、方式等予以阐释,力求揭示出行政权运作中内部监控机制所彰显的廉政与效能方面的治理状态。
第五章观察和思考社会维权性参与式监督。县治中公民社会的行政参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推进而风生水起。本章择取其中较为精彩的公民监督、社团监督、舆论监督层面予以探讨,力求展示其维权过程中以人民群众的权利制约公共行政权力的特质与艰辛。
第六章对县政府行政监督的体制进行总体观察和思考、分析与探讨。县政府行政监督运作架构由明显地他律、自律和参与三个模块所组成的,内含若干监督机制,且发挥着一定的督察、纠错和维护功能,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在此分析基础上,笔者提出,完善县政府行政监督的举措在于:优化权力制约,打造县政府行政监督体制完善的根本;整合内部监督,把握县政府行政监督体制完善的关键;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盯住县政府行政监督体制完善的重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营造县政府行政监督体制完善的法治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