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第2版 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定 价:48 元
丛书名: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 作者:胡燕灵 编
- 出版时间:2016/6/1
- ISBN:9787302437376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713.36
- 页码:38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2
- 开本:16K
本书是电子商务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物流概述、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及功能要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电子商务下物流成本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书后还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物流相关名词中英对照表等。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使用,也适用于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的教学,对从事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实际工作和研究的人员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主要从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入手,突出电子商务和物流的结合,探索挖掘第三方利润源泉的种种措施,系统介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开展现代物流管理。通过探讨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系统要素管理、物流模式等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又对较为前沿的供应链管理的有关内容,包括供应链的基础理论、供应链管理的方法等作了介绍。本书还进一步强调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和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认为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突出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国际物流管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本书把国际物流单独作为一章进行阐述。最后,本书对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组织管理作了介绍,进一步强调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组织效率,满足物流客户的需求,更好更快地发展物流,这体现了本书的主体思想。每章均引入一些小案例,以帮助读者加深对本书知识理论的理解,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全书始终注意电子商务和物流的结合,叙述准确、内容丰富、逻辑清楚。每章前面均有本章要点、引导案例,中间还有小案例或小资料,后面附有案例分析、实训和练习题,方便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
本书此次再版,保留了第一版始终注意电子商务和物流的结合,叙述准确、内容丰富、逻辑清楚。每章前面有引例、知识要点,中间有小案例或小资料,章后附有案例分析、实训和练习题。在此基础上,对各章的内容都做了修订。首先,每章都增加了新的案例内容,以反映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行业发展内容;其次,对各章的部分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如第三章增加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内容,第五章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进行了补充,对一些知识点按照的发展进行了更改和完善;最后,针对部分章节的疏漏进行了更正,使本书在内容上更能体现物流管理的现状。
再 版 前 言
本书此次再版,保留了第一版始终注意电子商务和物流的结合,叙述准确、内容丰富、逻辑清楚。每章前面有引例、知识要点,中间有小案例或小资料,章后附有案例分析、实训和练习题。在此基础上,对各章的内容都做了修订。首先,每章都增加了新的案例内容,以反映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行业发展内容;其次,对各章的部分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如第三章增加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内容,第五章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进行了补充,对一些知识点按照的发展进行了更改和完善;最后,针对部分章节的疏漏进行了更正,使本书在内容上更能体现物流管理的现状。
本书由胡燕灵任主编,马洪娟、王英伟任副主编。其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由胡燕灵编写,第二、三、四、五章由马洪娟编写,第六、七章由王英伟编写,第八、九章由张婕编写。全书由胡燕灵统稿和总纂。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报纸杂志和网站的资料,参考并援引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在电子商务及物流领域内专著、文献及教材,也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热心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我们在本书的内容编写和特色把握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但限于时间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使用本书的各教学单位和读者能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我们在下次修订时完善。
编 者
前 言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商务活动的总称。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电子商务对商品交易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日益显著。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电子商务对传统物流提出了挑战。人们十分强调电子商务中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但往往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物流不仅仅是制约电子商务的瓶颈,还与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如何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加强对物流的现代化管理,使其适应电子商务的需要,已成为当前电子商务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本书写作前,大量地收集、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物流领域研究成果和全球500 强企业的物流实践经验,并参阅了大量同类教材、专著,力图反映物流发展最前沿的理论,尽量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本书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主要从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入手,突出电子商务和物流的结合,探索挖掘第三方利润源泉的种种措施,系统介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开展现代物流管理。通过探讨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系统要素管理、物流模式等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又对较为前沿的供应链管理的有关内容,包括供应链的基础理论、供应链管理的方法等作了介绍。本书还进一步强调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和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认为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突出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国际物流管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本书把国际物流单独作为一章进行阐述。最后,本书对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组织管理作了介绍,进一步强调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组织效率,满足物流客户的需求,更好更快地发展物流,这体现了本书的主体思想。每章均引入一些小案例,以帮助读者加深对本书知识理论的理解,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全书始终注意电子商务和物流的结合,叙述准确、内容丰富、逻辑清楚。每章前面均有本章要点、引导案例,中间还有小案例或小资料,后面附有案例分析、实训和练习题,方便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
本书由佳木斯大学胡燕灵任主编,佳木斯大学马洪娟、黑龙江贸易经济学院王英伟任副主编。其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由胡燕灵编写,第二、五、八章由马洪娟编写,第三、六章由王英伟编写,第七、九章由通化职教中心张婕编写。全书由胡燕灵统稿。佳木斯大学李佳明担任本书的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报纸杂志和网站的资料,参考并援引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在电子商务及物流领域内的专著、文献及教材,也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热心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我们在本书的内容编写和特色把握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但限于时间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使用本书的各教学单位和读者能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我们在修订时完善。
编 者
第一章 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1
第一节 物流概述 2
一、物流的含义 2
二、物流的分类 3
三、物流的基本功能 6
四、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7
五、物流管理 8
第二节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9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9
二、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14
三、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16
第三节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18
一、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 18
二、电子商务下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19
三、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22
四、世界十大物流公司 25
实训 29
练习题 30
第二章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及功能要素 32
第一节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33
一、电子商务物流系统概述 33
二、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要素 35
第二节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模式 37
一、电子商务物流系统模式简介 37
二、电子商务物流系统优化 40
第三节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功能要素 42
一、运输 42
二、仓储 53
三、装卸搬运 65
四、包装 68
五、流通加工 74
实训 80
练习题 80
第三章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 82
第一节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点与
作用 83
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简介 83
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要素及
流程 85
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作业目标 86
第二节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种类 88
一、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划分 88
二、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划分 89
三、按配送地点划分 91
第三节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及
选择 92
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 92
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 94
第四节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管理 96
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合理化 96
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拣货管理 99
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线路优化 103
第五节 配送中心 105
一、配送中心概述 105
二、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 111
实训 122
练习题 123
第四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 125
第五章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152
第六章 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技术 207
第七章 国际物流 251
第八章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成本管理 286
附录A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339
附录B 物流相关名词中英对照表 366
参考文献 370
第一章 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本章要点
* 物流概述。
*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引导案例
"互联网+时代下物流的转型升级"主题沙龙在京举行
2015年3月31日,物流CIO俱乐部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互联网+时代下物流的转型升级"的沙龙活动。物流CIO俱乐部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批准,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于2013年8月组织建立的。俱乐部旨在服务物流企业CIO,指导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本次沙龙聚集了北京的大中型物流企业CIO共计60余人。
此次沙龙是为了全面贯彻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物流的转型升级。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互联网对物流行业的冲击和再造达到高峰,成功引导了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面对未来的互联网经济,物流CIO已成为驱动行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如何应对互联网+物流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商业布局,已是物流CIO迫在眉睫需要处理的问题。会上,各专家和嘉宾围绕沙龙主题进行了演讲和讨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戴定一首先为代表们分析了物流转型升级的趋势,阐述了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转型升级以及如何用智慧的方法解决物流难题。华为物联网首席架构师赵爱明为代表分享了华为的物联网方案如何助力智能物流的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信息化专家、汉森世纪供应链管理咨询总经理黄刚也发表了演说,为代表们讲述传统物流企业如何借力互联网转型。专家们的演讲,得到了代表们积极的响应。
之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主任晏庆华主持了会议主题研讨座谈会。会上,华为物联网首席架构师赵爱明、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信息总监蔺伟和中信物流信息中心副总张军伟分别就"互联网+"时代下物流企业的转型趋势,企业如何推动物流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商业布局,以及各自企业在物流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难题等话题发表了意见,并进行了交流探讨。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www.chinawuliu.com.cn)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物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
第一节 物 流 概 述
一、物流的含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物流的定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权威解释。
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为满足客户需要而进行的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效流动,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控制过程。
日本工业标准的定义:物流是将实物从供应者物理性移动到用户这一过程的活动,一般包括输送、保管、装卸以及与其有关的情报等各种活动。
联合国物流委员会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计划、实现和控制管理的过程。
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中的定义: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还有如下一些典型的定义。
(1)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2) 物流是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3)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
(4)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物流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物流是一个发展的,或者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向更高层次扩展,但无论如何扩展,都将永远围绕着全方位服务于用户这一核心功能。
二、物流的分类
物流活动是指物流诸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物流活动在社会经济领域中无处不在,对于不同领域的物流,虽然基本要素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物流目的、物流范围和范畴的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
(一)按照物流规模和影响层面分类
按照物流规模和影响层面分类,可以将物流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1. 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宏观物流主要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物流活动的运行规律以及物流活动的总体行为。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政府机构、行业、大型集团。研究重点在于政策法规、行业规划对政府、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的影响。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
2. 微观物流
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都属于微观物流。微观物流研究是以个别企业为对象,重点是企业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微观物流的运行状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按照物流的目的分类
按照物流的目的分类,可以将物流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1. 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整个社会为范畴,以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它是国民经济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为实现商品流动的各种经济活动。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服务者承担的。社会物流主要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的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
2. 企业物流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与物品的实体流动有关的所有物流活动统称为企业物流。它从企业角度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物流又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类型的具体物流活动。
1) 供应物流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及其他物品的物流过程称为供应物流(Supply Logistics),也就是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供应物流管理的重点主要是在保质、保量、经济、及时地供应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物品,对采购、储存、物料管理等一系列供应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 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Production Logistics)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过程。这种物流活动是由整个生产工艺过程所产生的,与生产流程同步。生产物流管理的重点是生产物流过程如何安排才最合理,各生产活动环节如何衔接才最有效,如何缩短整个生产的物流时间,与工艺过程有关的物流机械装备如何选用配合等。
3) 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Distribution Logistics)是指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商品在提供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实体流动。企业通过销售物流,可以进行资金的回收并组织再生产活动。在现代社会中,销售物流活动带有极强的服务性,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才算终止。销售物流就是要研究送货方式、包装水平、运输路线等物流的合理化。
4) 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容器的回收所形成的物流活动,也包括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的回收。在一个企业中,如果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质量。回收物品品种多,流通渠道不规则,而且变化多样,因而管理和控制回收物流的难度很大。
5) 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价值的物品,如开采矿山时产生的土石、炼钢生产中的钢渣、工业废水以及其他一些无机垃圾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过程中所形成的物流活动。
废弃物如不能妥善处理,不仅没有再利用的价值,而且还会污染环境,有些还会妨碍生产的持续开展。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如何将废弃物通过分拣、分解、再加工等过程,变废物为可持续利用的新材料,成为近些年研究的主要课题。这类物流有时也被称为"环保物流"或者"绿色物流"。
(三)按照物流活动的覆盖地域分类
按照物流活动的覆盖地域分类,可以将物流分为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
1.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跨境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随着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而发生的商品实体从一个国家流转到另一个国家而发生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物流领域,也是一种新的物流形态。由于近些年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以及区域一体化速度的加快,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的日益兴起和快速发展,国际物流成为现代物流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多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这种趋势导致国际物流发生了新的变革。
2. 国内物流
国内物流是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范围之内的物流活动。与国际物流相比,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处于同一法律、规章、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都处于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之中。
国内物流可以进一步分为区域物流和城乡物流。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2015年09月)提出,统筹规划全国流通网络建设,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包括以下三点。
(1) 推进大流通网络建设。提升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流通产业集聚区和沈阳-长春-哈尔滨、郑州-武汉-长沙、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四大流通产业集聚带的消费集聚、产业服务、民生保障功能,打造一批连接国内国际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重要支点城市,形成畅通高效的全国骨干流通网络。
(2) 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京津冀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统筹规划建设三地流通设施,促进共建共享。依托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沿江物流主干道,推动形成若干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造长江商贸走廊。将流通发展所需的相关设施和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实施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加强区域衔接。
(3) 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统筹规划城乡商业网点的功能和布局,提高流通设施利用效率和商业服务便利化水平。整合商务、供销、邮政等各方面资源,加强农村地区商业网点建设。加强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市场建设的支持,保障居民基本商业服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