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观点丛书·边缘耀眼: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讲论》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从多角度论述了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价值、美学特点和批评标准,是作者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结晶。二是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讲稿,论述了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各种类型和60年的发展历程,是学界有特色的课程讲稿。三是张恨水和金庸的生平以及作品分析的电视讲座稿,这两位作家是百年来中国通俗小说的“双峰”,作者曾在多家电视台讲解过,有很好的收视效果。
汤哲声,男,文学博士,江苏镇江人,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曾主持多项有关中国通俗文学研究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思辨录》、《中国现代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三十讲》等,为当代中国研究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卓有成就的学者之一。
第一辑 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的文化思考和批评标准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和怎样人史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雅俗之辨与雅俗合流
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批评
历史与记忆:中国吴语小说论
她们怎样变成祥林嫂——“五四”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文学关系研究之一
论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语境和批评标准——以近十年中国通俗小说创作为中心
论新类型小说和文学消费主义
第二辑 中国当代通俗小说讲稿
引言:批评方式和角度
一、社会小说
二、言情小说
三、武侠小说
四、公安法制小说
五、历史小说
六、科幻小说
七、网络小说
第三辑 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的“双子座”张恨水、金庸讲座稿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恨水讲座
天下江湖——金庸小说讲座
后记
现代精英文化是对既有的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的怀疑和挑战,以便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精英小说所侧重描述的是变动国家社会中的“人怎样做”。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是对既有的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的尊重和服从,中国通俗小说所侧重描述的是国家社会变动中的“怎样做人”。精忠爱国和修己独慎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两大原则。精忠爱国是“大节”,要求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要求对时事政治的关心,这与任何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都相一致。修己独慎是“小节”,要求自我的行为规范,要求民众不断地调整自我以适应时事政治的变动。中国通俗小说的文化品质也就是在既有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域外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经历不管如何坎坷,也不管事业成功与否,令人尊敬的一定是传统行为道德的笃行者;冯治的《中国三大村》中的禹作敏和吴仁宝都是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但是禹作敏不会“做人”,私性膨胀到与制度挑战,他只能失败,而吴仁宝克己奉公,成为了现有农村政策的成功实践者;陆天明、周梅森等小说中的那些贪官在生活中一定是道德败坏者;文化小说中的那些人物的行为不管怎样叛逆,最后的是非评判一定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道德健全者人生一定圆满,好人一定战胜坏人,正义一定战胜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无论社会如何变动、翻新,无论人生多么曲折、坎坷,无论人生遭遇是多么凄惨、不幸,本分地做人一定有圆满的结局。通俗小说的这些文化品质1949年以前在主导“世界主义”的新文化氛围内受到激烈的批判,被斥之为“封建”和“落后”,通俗小说也被斥之为“瞒”和“骗”的文学。但是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的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通俗小说在价值取向上与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重叠在一起,于是不管通俗小说表现的事情多么敏感,反映的问题多么尖锐,也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空间。通俗小说与主流意识形态不是没有矛盾,但是,通俗小说作家特别善于趋避,他们从来不愿意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直接对抗,常常是在过程中批评,在结尾处称颂。最典型的例子是官场反腐小说。这类小说描述的是当今社会最敏感的话题,小说不管怎样批评现有体制的弊病,不管怎样揭露和讽刺那些贪官污吏,但是最后问题的解决一定是清官战胜了贪官。难道通俗小说作家就不知道这条“光明的尾巴”影响了小说的深度?这是一种模式化的结尾?他们是知道的。但是,他们更知道不这样写,他们的小说就没有社会和经济效应。沿着社会环境所允许的路线走,是通俗小说赖以生存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