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智能革命》是一本旨在反映智能科技革命成果、预测新工业革命趋势、探讨智能社会基本原理的未来学著作,也是一本帮助中国改革者、创业者提高科学素养与成功率的创新方法指导类图书。
本书定位于智能化时代全民科技创新读本,作者阵容囊括学者、专家、媒体人、企业家、咨询师、设计师、软件与智能机器人高手,以“七分科普、两分现实、一分科幻”的风格,用“专业化+个性化”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等各种智能化相关新事物,传播“让人为之一振的科技与产业变革新观念”。
本书首次将物理世界、生命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智能现象开展“打通”研究,提出了三体智能模型、人造智能、数字虚体、认知引擎等新理念,介绍了智能研发、智能设计、智能制造等新成果,揭示了互联网+诱发创新、三体化一走向智能等新趋势。
适读人群 :智能化时代的全民科技创新读本、关心智能时代的科技人士、企业家、管理者
服务各界读者,可读性、参考性俱佳
《三体智能革命》为科技人士、企业家、管理者提供以下见解:
模型创新——三体智能模型将物理世界、生命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智能现象“打通”研究
概念创新——全球科技界首提人造智能、数字虚体、认知引擎等崭新理念
知识创新——介绍了智能研发、智能设计、智能制造等新成果,揭示了互联网+诱发创新、三体化一走向智能等新趋势。
《三体智能革命》为更多读者提供学习、工作、生活实用参考:
释疑解惑——我们的工作会不会被机器替代,将被如何替代?
提供指南——我们的孩子在智能化时代如何选择专业与未来?
如何更快适应并掌握各种新型智能产品智能业务?
提供工具——手中的上市公司股票在智能化竞赛中会增值还是贬值?
如何跟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主导的新一波创业创富大潮?
走向智能时代
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套丛书的第一本,它是“走向智能丛书”的开篇《三体智能革命》。用作者们的话来说,这是“七分科普、两分现实、一分科幻”的新科技时代全民创新读本,并要进一步达到“揭示人机共轭走向智能化的奥秘”“传播让人为之一振的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新观念”的写作目标。
怎样为我们的时代命名,这是本书前言的标题,也是这本书、这套丛书的主题:揭示的是人类社会为什么并如何进入智能时代。华为任正非先生在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恰好为这套丛书的出版加了一个最好的注解,他指出,从科技的角度来看,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任先生内在的企业家精神,敏锐地感到华为阐述了面对发展着的技术、需求和竞争,企业从跟着跑到并肩跑,从并肩跑到引领行业发展历史过程,不能满足“停留在工程教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应该“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任先生内在的战略家思维和危机意识,振聋发聩地提出“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走向智能丛书”和《三体智能革命》的编著者们,正是站在这个历史转折点的战略高度,以饱满的热情和历史责任感,进行必定充满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思路和理论的创新,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物理实体、意识人体和数字虚体三体化一,提出了两体数字化、两体认知化、三体互联化是人类社会走向智能最重要的前奏和大趋势,并以大量的事实描述了这一过程的历史进展,论证着这些结论的可信性。
我赞成人类社会演进的下一个阶段用“智能时代”或“智能社会”命名。在2016年5月10日,我应邀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做了一次学术报告,第一个主题就是“人类社会走向智能化发展新阶段”。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有这么一群弄潮儿正在谋划“走向智能丛书”,《三体智能革命》一书的初稿已经形成,就像他们在策划、写作的时候也没有看到我的《论信息》一样,只能说是不谋而合。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必然走向新的历史阶段,并且这个阶段应该以“智能”为主要标识?首先,是因为科技发展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及这一技术体系的智能化特征。其次,是在这一技术体系支撑下构成的赛博物理空间(CPS)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各领域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可避免、不可跨越的智能化演进趋势。再次,是智能已经成为,并将不断加重,其在各领域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位置。
这几年在技术、经济和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化,预示着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之后,一个新的智能时代即将来临,而各种不适应这种变革的经济和社会形态正在经受考验,要么变革,要么消亡。我们应该像本书的作者们一样主动出击,迎接变革的到来,让我国“两个百年”的伟大复兴目标在这一历史变革中实现。
是以为序。
杨学山
2016年6月29日
主 编 胡 虎,《人民邮电》报社要闻部副主任,工业4.0北京研究会秘书长,工信、智能化领域产业和政策专家。
副主编 赵 敏,中国发明协会发明方法研究分会会长,两化融合、智能制造与创新方法论专家。
编 委 宁振波,中航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航空与国防领域信息化、智能制造专家。
编 委 郭朝晖,宝钢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教授级高工,冶金自动化、智能制造专家。
编 委 陈志成,计算机、大数据领域专家,人工智能创业家,北京格分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编 委 朱铎先,智能工厂领域专家、学者型企业家、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编 委 颜强,企业架构咨询师、软件架构实战专家。
编 委 张驰,工业设计专家、创新型企业家、大驰工业设计创始人、德国BHA建筑设计董事。
编 委 苏明灯,信息化专家、TMT领域创业者、北京合众联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本书品牌推广负责人。
走向智能时代(代序)
名家荐言
前言怎样为我们的时代命名
第一章 三体智能
世有三界,始有三体。山川无语多灵秀,人类造化演智能。三体智能模型,简单一张图,说清物理、生理、数理三个世界智能演化、互动总规律。你身边的产品智能与否,你招募的干将段位高下,你打算投资的企业能耐多大,借用“一个模型”“五个特征”就足以判别了。
创新创业是高举高打还是踏实起步,招商引资是科技挂帅还是政策激励,三体思维都能给人灵感或启示。
第二章 电脑崛起
自打电脑问世,人脑如虎添翼。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再度爆红,背后原理其实一点就透。科学家与计算机一起工作,教会它逻辑,灌给它知识,百万粉丝与它互动,人类智慧帮它“陪练”。这样的机器,别看颜值不如你、说话不如你、情商不如你,迟早替代你,就因为爱学习。
第三章 数字移民
手上套的,腰里别的,脚下踏的,家里用的,多少新产品冠以智能之名。不能上网、没有App,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当小猪有了“身份证”、T恤装上感应器、汽车可以自动驾驶时,智能化生活已经来临。
大多数成年人,要适应新的智能化时代,多向90后、00后“数字化原住民”学习,赶紧“数字化移民”,连接“三体智能”!
第四章 数据淘金
万物联网,数据汪洋。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大数据则是数字虚体走向智能的温床。从第一个能够控制软件或硬件的数字化系统诞生起,数体就具备了局部的智能。它帮助人类操控数字世界,却并不甘于永远“为人类打工”的命运。借助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数字虚体正走在不断向高级数字智能体演化的路上。不信,“认知引擎”已经来临。
此章旨在告诉读者,大数据只是手段,目的,是获取数体智能。
第五章 机器革命
机器越来越聪明,设备越来越智能。数字企业遍地开花,智能工厂浮出水面。看得见的,是大机器与生产线的自动化,看不见的,却是数据流动的自动化。智能制造的原理其实并不难懂——网络无所不在、知识在任何场景下以数字化形式调用,用尽可能多的数据流动与尽可能少的成本物耗来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第六章 赛博统军
战争是三军的较量,空天是三体的战场。飞机驰骋蓝天,全靠赛博显能。机体、人体、数体的智能,在电磁中汇聚,在赛博中协同。在世界最高科技含量的空天电磁格斗中,智能侦控、智能飞控、智能火控技术,堪称三体智能战之“大杀器”。恰恰是建立在数字虚体中的数字样机技术,让中国战机“飞豹”的研制生产直接从赛博世界起步,从而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第七章 互联创新
移动互联网连接了20亿人体,未来10年,物联网将连接500亿物体。作者发现,互联网作为第三体(数体),对于第一体(物体)的数字连接、第二体(人体)的智能联接具有关键作用。网络的价值除了信息的连接,更重要在于差异互补、知识联接。整齐划一的头脑,呆板规矩的成员,连接得再多也一成不变,死气沉沉。互联网+异质要素,是互联网“跨界联接”诱发创新之根本。越是差异大、跨度大的要素之间互联,创新潜力越大。
第八章 设计未来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吹响新工业革命的号角。设计就是让个性恰好能被制造出来。创新创业家比拼的就是满足形形色色个性的本领。而需求的无边无际,与生产的技术成本约束,让企业面临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智能困局。
本章从重塑设计理念、人机交互设计、“智能分身”设计等出发,探寻未来设计的魅力与丰富的可能性。
第九章 智能溯源
试图打通世间万物的“智能”共性,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然而,相约远离“山寨文化”、走在创新路上的中国人,如果还没对一切新生事物因何而创生的本质规律,作更大跨度的回溯与瞭望,起步将倍感茫然。
最伟大的智能体——意识人体已经存在了上百万年。而一切高级系统其智能之本源,就是感应、认知和运用客观规律,让系统从信息中把握规律,不断学习进化,活得更好也更精彩。
第十章眺望智能社会的黎明
“三体智能革命”现象在科技、产业、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大规模爆发之后,再将其简单视为一种“黑科技”很可能错失良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是智能化,智能科技、智能系统的大规模普及与发展,预示着一个知识全面数字化、三体全面联网化、客观世界全面智能化的智能社会的到来。
在这样一个美丽新世界面前,我们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跋 与这些人一起,倾听时代的跫音
侧记 从组织到自组织
人们常说,步入21世纪,世界迎来了一个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驱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技的龙头和创新的引擎,技术与创新带给生活的最重要的改变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描述已经发生和即将到来的变化,又应当有哪些最起码的看法和准备?
是工业4.0大革命?市面上诸多著作如是说。
是大数据DT时代?著名中国企业家如是说。
是人工智能AI再度兴起?不少专家教授如是说。
是互联网+无所不加?人们在一番打量之后开始传诵这一富有创意且不乏令人费解的名词。
这些思想很有见地,为他们背书的专著与文章,给人的感觉已经可以塞满一整列高铁列车。
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没有一个有关未来的见解,可以简单地、令人信服地描述未来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或价值观,也就是说,究竟是因为什么,能让诸如互联网+、工业4.0、大数据、物联网、AI之类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思潮显得如此重要。
本书作者正是一群痴迷于探究创新何以发生,未来是何模样的专业人士。我们中不乏学院派,但更多人来自技术与产业创新一线,还有专业媒体从业者,其中不少人是搏击商海多年仍对新知、学术保有浓厚兴趣的技术专家和企业家。出于共同的兴趣,我们在社交网络上找到彼此,又缔结为线下的研究团体,经过无数次虚拟的乃至当面的探讨、交锋、校正,我们终于有足够的信心与依据,对科技与创新如何改变人类未来,特别是中国的未来做一次集体望。
我们即将进入的是一个以智能命名的新社会,改变世界的,必将是智能科技与智能系统。
我们即将攀登的是一座由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火山喷发形成的壮丽山峰,今天的我们正处于走向智能的山谷之中。
智能化将是一次搅动中国乃至全球社会的崭新的狂飙突进的浪潮。这一浪潮的目标,就是让机器、组织、公司乃至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拥有与人接近的智能。
智能是什么?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定义和命名。我们以简明通俗的方式来解读人造系统的智能——“遂人愿,知人意”,这是我们总结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浅显且通俗的认知。当然,对于智能,作者有更多的思考和诠释,并把这种思考和诠释融汇在了本书中。
社会,时代,系统,要素,一切的一切,正在走向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