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西汉王朝的帝王陵墓区,目前保存有封土堆的帝陵及其陪葬墓二百五十七座,各种礼制建筑遗存星罗棋布,又有秦都宫殿建筑遗址、唐顺陵等重要文化遗存分布,号称中国式金字塔群及天然历史博物馆。利用五陵原丰厚的文物资源及其考古发掘的资料,研究西汉帝陵昭穆制度、宗庙制度、陵邑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研究五陵原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文物保护和开发建设五陵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考察了五陵原的地形地貌及其社会环境状况,对五陵原的自然及人文社会环境变迁情况、西汉帝陵制度、五陵原的文物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成阳原从自然地理的视角看,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它位于渭北高原与渭河谷地的过渡地带。然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咸阳原却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它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卫星城市群而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西汉王朝定都长安,就把长安西北的咸阳原作为帝王陵墓区进行规划布局和建设,并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修建了高大的覆斗形陵冢和陵园、寝殿、便殿等各种礼制建筑,对历代祖先进行供奉祭祀和礼制管理。同时,每个帝陵周围都有皇亲国戚、文臣武将的陪葬墓,因此形成了庞大的帝王陵墓群。目前存在于地面的帝陵及陪葬墓200余座,丘冢垒垒,蔚为壮观,被中外游人称誉为“中国式金字塔群,,和“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咸阳原从西向东,依次分布有九座西汉帝陵,其中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等五座帝陵设有陵邑。因此,咸阳原又称“五陵原”。
五陵原位于咸阳市区北部,地跨咸阳市的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及泾阳县的部分地区。西起兴平市南位镇策村和范家村,东至泾阳县高庄镇和西安市高陵区泾渭街道的交汇处,北至咸阳市西北界,南到渭水北岸,东西直线距离长约46千米,南北宽1.25-21千米不等,呈不规则的三角形。
西汉帝陵修建陵邑,设立县治,除了供奉祭祀和管理陵园事务外,还有着特殊的功能。一是强干弱枝,即迁徙关东地区的六国贵族及豪富进入陵邑居住,便于中央政权控制,加强集权统治,消除地方分裂因素。二是备胡,即五陵原建邑设县,迁入大量人口入住,形成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拱卫京师长安。三是繁荣关中地区经济,陵邑人居的除了能带来大量财富的六国贵族及豪富外,还有公主、列侯、将军、吏二千石等当朝的高官贵族,促进了陵邑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据《汉书·地理志》及其他文献记载,当时地处京师长安西北,与长安仅一河之隔的五陵原,到西汉末年已有近百万人口,仅武帝茂陵邑的人口就有二十七万之多,比京师长安还多出三万余人。京师长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五陵原是当时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特区,经济繁荣,学术文化发达,交通道路四通八达,京师长安与五陵原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庞大的卫星城市群,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除此之外,五陵原上还分布有秦王朝的都城——秦都咸阳宫殿建筑基址20余处,经考古发掘的一、二、三号宫殿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各种建筑材料,为研究秦王朝的都城布局和时代特点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顺陵,以高大雄伟、恢宏轩昂的石刻艺术享誉全球。传说的周文王陵周武王陵(实际是秦惠文王的公陵或秦悼武王的永陵)也分布于五陵原上。五陵原上分布如此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少有的现象。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咸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咸阳有识之士的共同职责。咸阳市委市政府,从“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就一直提出要开发建设五陵原文物风景旅游区,实现成阳经济腾飞的设想。但是,目前有关五陵原自然及人文社会环境变迁研究的专著和文章几乎为零,与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对五陵原这一特殊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变迁进行研究,这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陵原西汉帝陵制度及陵寝文化研究学界虽有一些成果发表,但仍未取得一致的看法。随着考古调查、钻探和发掘工作的继续开展,原有的传统看法或结论需要重新审视;有关五陵原自然环境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五陵原的地质、水文、水资源、水土流失、气候、植被等问题需要与各部门合作,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五陵原人文环境方面,如人口的构成和演变、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城市管理、交通道路、居民生活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五陵原的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研究和总结,逐步探索适合于现实需要的保护和开发路子。
梁安和,汉族,陕西武功人,中共党员,博士,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西藏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高校优势学科历史地理学(省重点扶持学科)学术负责人。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秦文化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从事秦汉思想史及秦汉历史文化研究.先后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西北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项、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
序言 i
第一章 五陵原自然环境变迁 1
第一节 五陵原地质地貌及水土流失 1
第二节 五陵原水资源及水文状况 9
第三节 五陵原气象气候演变 20
第四节 五陵原植被状况 30
第二章 五陵原社会环境变迁 44
第一节 五陵原地区的农业 44
第二节 五陵原历史时期的手工业 54
第三节 五陵原地区的商业 66
第四节 五陵原地区的交通 79
第三章 五陵原西汉陵寝文化89
第一节 五陵原范围考辨 89
第二节 西汉帝陵的修建 97
第三节 西汉帝陵昭穆制度 123
第四节 西汉帝陵陵邑制度 133
第五节 西汉帝陵陵庙与庙制研究 148
第四章 五陵原陵邑居民生活及其历史地位 165
第一节 五陵邑居民生活 165
第二节 五陵原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179
第三节 五陵原在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地位 192
第五章 五陵原文物保护 196
第一节 从全国文物破坏情况谈文物保护与利用问题 196
第二节 五陵原的文物保护与利用 203
第三节 关于制定文物古迹保护利用规划问题 211
第四节 五陵原开发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215
后记 219
第一章 五陵原自然环境变迁
第一节 五陵原地质地貌及水土流失
五陵原位于咸阳市区北部,地跨咸阳市的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泾阳县及西安市高陵区的部分地区。西起兴平市南位镇,东至泾阳县高庄镇,北至咸阳市区北界,南到渭水北岸,其中,景帝阳陵的陵邑和部分陪葬墓分布在西安市高陵区泾渭街道一带,面积约500平方千米,涉及的自然村庄约300多个,人口近百万。五陵原西部地区,海拔从390米到480米左右,由于原面比较平坦,坡度不大,南部与渭河一、二级阶地结合的陡坎落差只有数米,加上渭河北移距离较小,北部通过陡坎与北山接合,所以,水土流失现象不是十分突出。东部地区,主要指位于渭城区以及泾阳县、西安市高陵区的部分区域,海拔378-510米左右,这一带由于}胃水北移距离较大,据学者研究北移距离达4100米左右,二级阶地与黄土台原的接合部陡坎达20米左右,落差较大,再加上人为的开发使用,所以,东部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原面北部常常出现崩塌现象,南部原面出现较多的冲沟,这些现象,对于五陵原地区的文物保护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五陵原东部地区的地貌特点非常明显,其中包括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和黄土台原,地势呈阶梯状从渭河河床向两侧抬升。这里渭河河道比较宽浅,多心滩、边滩,枯水期河床宽300-500米,洪水期可达千米左右,河面高程约370米。河漫滩宽度2-6千米,高出河床1-3米,北岸较狭窄,南岸较宽阔。目前,河漫滩较高位置已被农民耕种,受洪水威胁较小。这里的组成物质,上部为细粉沙夹薄层亚黏土,下部为沙、沙粒为主,夹亚沙土、亚黏土,属全新统晚期冲击物。一级阶地渭河南岸较宽,2-8千米,北岸受渭河北移影响,宽度较小,在窑店一带约2千米,阶地高出河床7-9米,高出河漫滩2-6米,地形平坦,组成物质为全新统早中期冲击物,以粗沙、中沙夹黏土及亚黏土为主,一级阶地形成的时间约为春秋时期。
二级阶地在渭河北岸,呈条带状分布,海拔400-410米,高出河床30-40米,高出一级阶地20-30米,阶地前缘有15-20米的陡坎,阶地宽约650-800米左右,从北向南向渭河倾斜,地面坡度1-2度。二级阶地上部为上更新统马兰黄土,下部为中下更新统细沙粉质黏土,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期。
黄土台原海拔440-460米左右,与二级阶地后缘以高差30-35米的陡坎相连接,原面向东、向南倾斜,地表相对平坦,原边分布有西汉时期皇帝陵墓,由东向西主要有景帝阳陵及王皇后陵、高祖刘邦长陵及吕后陵、汉惠帝安陵及张皇后陵、平帝康陵、哀帝义陵、元帝渭陵等。五陵原(即文献记载的咸阳原)就是介于渭河与泾河之间的黄土台原,它“南临渭水,北倚九峻”,历史上也曾称“毕陌”、“毕原”、“毕郢原”、“咸阳原”、“咸阳北坂”,等等。西汉时期,因为原上埋有西汉九位皇帝,其中茂陵、平陵、安陵、长陵、阳陵五座帝陵设有陵邑,建立县治,供奉祭祀历代祖先,所以,咸阳原也称五陵原。
五陵原的中心区域就是渭河的二级阶地和黄土台原,是帝陵、皇后陵、各种礼制建筑如陵园、寝殿、便殿等,文臣武将的陪葬墓,各种陪葬坑等中心分布区域。当地人习惯上将二级阶地称一道原,黄土台原称二道原,咸阳原或者五陵原就是黄土台原和二级阶地的统称,或者说就是一道原和二道原的统称。从历史文化产生的历史环境考虑,亦即考虑到五陵原上西汉帝陵及其陪葬墓、礼制建筑等,五陵原东部南缘缘边地形地貌自秦末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有自然变化,也有人为改变。主要表现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冲沟发育和人为居住所引起的地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