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根据课程特点、教与学的规律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注重基础理论、严格训练基本技能、拓展综合和应变能力、加强学科新信息传播的指导思想下,将内容依次分成四篇,即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复杂物质分析。全书从对分析化学的认知入门,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课程的两大基础内容——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再进入综合和提高的内容即复杂物质分析,以使读者对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分析化学》可用作高等院校化学工程、生化工程、食品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等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采用。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形貌和含量的表征理论、方法、技术及相关信息的一门科学。分析化学课程是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分析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对物质基本信息(组分、含量及结构等)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如何提高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使该课程教学在培养良好综合素质人才的系统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直是分析化学教育工作者讨论和研究的课题。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两所理工大学的分析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多次的接触、沟通与交流中,形成了一个共识,认为:“化学学科中的四大化学在理工科院校中作为必修的基础课设课,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其中的分析化学课程,由于其本身特有的性质,在培养学生注重基础知识,拓宽视野,养成严格、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接受工作任务的自信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性,培养具有努力、刻苦、坚忍不拔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素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并且同时都感觉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非个人或某件事情做好就行了,而是涉及各方各面的一个系统工程。于是决定从此系统工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小部件——教材入手,汇聚两校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合编分析化学教材。
根据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与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规律,本教材将内容依次分成四篇,即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复杂物质分析。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和编写的内容如下(按章序):蔡明招(第1、2、4章)、宋慧宇(第3章)、杭义萍(第5章)、余倩(第6章)、彭兰乔(第7章,附录)、吕玄文(第8、9章)、刘建宇(第10、11、12章)、刘静和王立世(第13章)、黄宝华(第14章)、杭义萍和谢珍茗(第15、16章)。全书由蔡明招教授统稿,蔡明招教授为主编,杭义萍副教授和余倩教授为副主编。
本书的出版得到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相关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除保留两校多年积累的教学效果好的内容外,还吸纳了兄弟院校在本课程教材中的精华,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合编本教材的两校同仁,将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更多地交流和进行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材的特点,共同为提高课程质量而努力。
诚挚欢迎采用本书的各院校同行和读者,就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和建议,本书编写组的全体成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我们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第1篇 分析化学基础
第1章 分析化学导言
1.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1.1.1 分析化学的定义
1.1.2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2 分析化学的特点和分类
1.2.1 分析化学的特点
1.2.2 分析化学的分类
1.2.3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1.4 学习分析化学课程的方法
思考题
第2章 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
2.1 试样的采集
2.1.1 固体物料试样的采集
2.1.2 液体物料试样的采集
2.1.3 气体物料试样的采集
2.2 固体物料试样的制备
2.2.1 破碎
2.2.2 过筛
2.2.3 混匀
2.2.4 缩分
2.3 试样的分解
2.3.1 水溶解法
2.3.2 酸分解法
2.3.3 碱、碳酸盐和氨分解法
2.3.4 熔融分解法
2.3.5 熔融方法的改进
2.3.6 烧结分解法
2.3.7 其他分解法
思考题
第3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3.1 误差的基本概念
3.1.1 误差
3.1.2 偏差
3.1.3 标准偏差
3.1.4 极差
3.1.5 公差
3.1.6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3.2 误差的传递
3.2.1 系统误差的传递
3.2.2 随机误差的传递
3.2.3 极值误差
3.3 有效数字的表示与运算规则
3.3.1 有效数字
3.3.2 数字的修约规则
3.3.3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3.3.4 分析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确定
3.4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3.4.1 频数分布
3.4.2 正态分布
3.4.3 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3.5 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3.5.1 t分布曲线
3.5.2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3.6 数据的评价——显著性检验、异常值的取舍
3.6.1 显著性检验
3.6.2 异常值的取舍
3.7 回归分析
3.7.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3.7.2 相关系数
3.8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思考题
习题
第2篇 化学分析法
第4章 化学分析法概述
4.1 化学分析法概述
4.2 滴定分析法概述
4.2.1 滴定分析法的定义
4.2.2 滴定分析法必须具备的条件
4.2.3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4.3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
4.3.1 标准溶液
4.3.2 基准物
4.3.3 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4.4 化学分析法的计算
4.4.1 化学分析法计算中基本符号的代表意义及相互关系
4.4.2 化学分析法的计算类型
4.4.3 化学分析法计算示例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酸碱滴定法
5.1 酸碱平衡理论基础
5.1.1 酸碱质子理论
5.1.2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5.1.3 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
5.1.4 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
5.2 酸碱指示剂
5.2.1 变色原理
5.2.2 变色范围
5.2.3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5.3 酸碱标准溶液
5.3.1 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5.3.2 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5.4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5.4.1 强酸(碱)的滴定
5.4.2 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
5.4.3 多元酸碱的滴定
5.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5.5.1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5.5.2 混合碱的分析
5.5.3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5.5.4 有机化合物中氮的测定——凯氏(Kjeldahl)定氮法
5.5.5 硼酸的测定
5.5.6 硅酸盐中SiO2的测定
5.5.7 酯类的测定
5.6 计算示例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配位滴定法
6.1 配位滴定法概述
6.2 EDTA与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
6.2.1 EDTA的性质
6.2.2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6.3 EDTA配位滴定法中的副反应和条件稳定常数
6.3.1 酸效应与条件稳定常数
6.3.2 配位效应及对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
6.3.3 溶液酸度的控制
6.4 金属指示剂
6.4.1 金属指示剂的性质和作用原理
6.4.2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6.4.3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6.5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6.5.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6.5.2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6.6 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
6.6.1 配位滴定曲线
6.6.2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及准确滴定判断式
6.7 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
6.7.1 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6.7.2 掩蔽和解蔽
6.7.3 其他配位剂
6.8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6.8.1 直接滴定法
6.8.2 间接滴定法及其应用
6.8.3 返滴定法及其应用
6.8.4 置换滴定法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7.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
7.1.1 电极电位和条件电极电位
7.1.2 外界条件对电极电位的影响
7.1.3 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7.1.4 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
7.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7.3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7.3.1 氧化还原指示剂
7.3.2 自身指示剂
7.3.3 专属指示剂
7.4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7.4.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绘制
7.4.2 滴定突跃及其影响因素
7.5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
7.5.1 预氧化和预还原
7.5.2 常用的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
7.6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7.6.1 高锰酸钾法
7.6.2 重铬酸钾法
7.6.3 碘法和碘量法
7.7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7.8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沉淀滴定法
8.1 沉淀滴定法概述
8.2 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及滴定条件
8.3 银量法的应用
8.4 其他沉淀滴定法简介
8.5 沉淀滴定法的计算示例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 重量分析法
9.1 重量分析法概述
9.2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
9.2.1 气化法
9.2.2 沉淀重量法
9.2.3 电质量法
9.3 沉淀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9.4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剂的要求
9.5 沉淀的溶解度、溶度积及对沉淀的影响因素
9.5.1 溶解度与溶度积
9.5.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9.6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9.6.1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9.6.2 获得纯净沉淀的措施
9.7 沉淀形成与沉淀条件的选择
9.7.1 沉淀的类型
9.7.2 沉淀的形成过程
9.7.3 沉淀的特性与沉淀条件的选择
9.8 均相沉淀法
9.9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或灼烧
9.9.1 过滤
9.9.2 洗涤
9.9.3 干燥或灼烧
9.10 重量分析法的应用
9.11 重量分析法的计算
9.11.1 换算因数的计算
9.11.2 沉淀剂用量的计算
9.11.3 称样量的计算
9.11.4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3篇 仪器分析法
第10章 仪器分析法概述
10.1 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10.1.1 光学分析法
10.1.2 电化学分析法
10.1.3 色谱分析法
10.1.4 其他方法
10.2 分析仪器的组成
10.3 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的比较
10.4 仪器分析法的发展
10.5 仪器分析的定量方法
10.5.1 标准曲线法
10.5.2 标准加入法
10.6 分析仪器的性能表征
10.6.1 灵敏度
10.6.2 检测限
10.6.3 线性范围
思考题
第11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1.1 方法概述
11.2 基本原理
11.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11.2.2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1.2.3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1.2.4 常用术语
11.2.5 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
1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1.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
11.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1.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校正
11.3.4 吸光度的测定
11.4 定量分析
11.4.1 定量依据
11.4.2 定量方法
11.4.3 显色反应
11.4.4 定量分析条件的选择
11.4.5 其他定量分析方法
11.5 其他应用
11.5.1 定性分析
11.5.2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推断
11.5.3 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11.5.4 解离常数的测定
11.6 分子荧光(磷光)法简介
11.6.1 分子荧光(磷光)的产生
11.6.2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11.6.3 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1.6.4 外部因素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11.6.5 荧光(磷光)光谱仪
11.6.6 应用
11.7 红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11.7.1 基本原理
11.7.2 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
11.7.3 红外光谱仪
11.7.4 样品制备技术
11.7.5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12.1 方法概述
12.2 基本原理
12.2.1 基态原子数与激发态原子数的关系
12.2.2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12.2.3 原子吸收谱线的轮廓
12.2.4 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基础
12.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2.3.1 光源
12.3.2 原子化器
12.3.3 单色器
12.3.4 检测器
12.4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12.4.1 物理干扰
12.4.2 化学干扰
12.4.3 电离干扰
12.4.4 光谱干扰
12.4.5 背景干扰
12.5 分析方法
12.5.1 测量条件的优化
12.5.2 分析方法
12.6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
12.7 原子发射光谱法简介
12.7.1 基本原理
12.7.2 原子发射光谱仪
12.7.3 应用
12.8 原子荧光光谱法简介
12.8.1 基本原理
12.8.2 仪器
12.8.3 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13章 电位分析法
13.1 电位分析法概述
13.1.1 电位分析法定义
13.1.2 电位分析法中的基本概念
13.1.3 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
13.1.4 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
13.2 基本原理
13.2.1 化学电池
13.2.2 电极
13.3 离子选择性电极
13.3.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原理与结构
13.3.2 几种离子选择性电极简介
13.3.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参数
13.4 电位分析法
13.4.1 基本原理
13.4.2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13.4.3 电位分析法的计算示例
13.5 其他电分析方法简介
13.5.1 电解分析法
13.5.2 伏安和极谱分析法
13.5.3 循环伏安法
13.5.4 现代电分析化学的发展与
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14章 气相色谱法
14.1 概述
14.1.1 色谱分析法的产生与发展
14.1.2 色谱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
14.1.3 色谱法的分类
14.1.4 气相色谱分析流程
14.2 色谱法术语
14.2.1 色谱流出曲线图或色谱图
14.2.2 色谱图有关参数及其色谱基本关系
14.3 色谱基本理论
14.3.1 色谱分离过程
14.3.2 塔板理论
14.3.3 速率理论
14.3.4 分离度与分离条件的选择
14.4 气相色谱定性与定量方法
14.4.1 定性分析
14.4.2 定量分析
14.5 气相色谱法
14.5.1 气相色谱仪
14.5.2 气相色谱柱及固定相
14.5.3 气相色谱检测器
14.6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14.6.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14.6.2 HPLC的主要类型
14.6.3 高效液相色谱仪
思考题
习题
第4篇 复杂物质分析
第15章 定量分析中的分离及富集方法
15.1 概述
15.2 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及富集方法
15.2.1 沉淀分离法
15.2.2 溶剂萃取分离法
15.2.3 离子交换分离法
15.2.4 色谱分离法
15.3 现代分离和富集方法介绍
15.3.1 膜分离技术
15.3.2 超声分离
15.3.3 固相萃取
15.3.4 超临界流体萃取
15.3.5 加速溶剂萃取
15.3.6 微波辅助萃取
思考题
习题
第16章 复杂物质分析示例
16.1 水泥熟料的分析
16.1.1 概述
16.1.2 水泥熟料的分析
16.2 农药残留的分析
16.2.1 样品前处理技术
16.2.2 样品检测技术
16.2.3 试样分析示例
16.3 废水试样的分析
16.3.1 金属离子的分析
16.3.2 非金属无机污染物的分析
16.3.3 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16.3.4 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附录
附录1 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常数
附录2 常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和浓度
附录3 几种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录4 常用的基准物质
附录5 常用指示剂
附录6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附录7 金属离子与氨羧配位剂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MY)
附录8 一些金属离子的lgαM(OH)
附录9 标准电极电位
附录10 条件电极电位
附录11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
附录12 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文献
1.1.2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从宏观看,化学学科包括四大化学,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因此,通常都言日: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四大化学各有其定位、任务和作用。根据上述分析化学的定义可以明确地知道,分析化学的两大任务一是要解决物质由哪些成分和怎样组成,这里包括了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等;第二个任务则要求出组成物质的各个成分各自含量有多少,即为定量分析。当然,要完成以上两大任务,分析工作者既要研究和发展分析化学自身的理论,又要研究分析化学在化学学科中的发展和作用,更要研究和发展与如生命科学、食品与药物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地球与天体科学等现代热点领域的交叉和应用。有一说法日:“分析化学是在与干扰作斗争中发展的”,此说法虽不甚全面或有欠推敲,但不无道理。众所周知,分析化学面对的是物质,而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所处环境千变万化,虽自然界或人工合成有至纯的物质,但更多的是组成复杂、状态各异的物质。因此,分析工作者在解决某一分析问题时,不能仅考虑目标对象的情况,而是将更大的精力是放在如何避免或消除共存物的干扰,从而使分析测试工作科学有序顺利地进行,保证按要求获得可信的分析测试结果和相关信息。
分析化学在应用科学领域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工业界人士常说“分析是工业生产的眼睛”,是把握生产质量的一道关口。很早有人预言:“未来的21世纪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在信息、能源、资源(材料)、环境和健康领域中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而解决这些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将是分析科学。”这则预言并非要夸大分析化学的存在和作用,而正是“提出问题的可以是化学家,但解决问题则要分析化学家”的真实写照,所言及的更是分析化学在浩瀚的科学海洋中,所要肩负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