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意义的一场战役,它最终决定了苏德战争的成败,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转折点。《地狱熔炉: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真实记录了发生在斯大林格勒的激烈战事,书中配合大量的图片和注释,包括许多从未公开过的珍贵照片以及讲述战役进程的形势图,生动再现了战争史上那段炮火连天、刻骨铭心的岁月。
从研究战役背景开始,《地狱熔炉:斯大林格勒大血战》首先介绍了在德军推进至斯大林格勒之前东线战事的发展,分析了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决定这场战役重要性的各种因素。《地狱熔炉: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详细介绍了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所进行的防御准备,德国空军的轰炸以及双方炮火对城市造成的严重破坏。此外,《地狱熔炉: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还介绍了这场城市争夺战如何演变成为惨烈的短兵相接战,以及战略要地马马耶夫岗如何在一天之内易手达17次之多。《地狱熔炉: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还介绍了苏军对德军实力较弱的侧翼发动反击前的准备工作,德军第6集团军如何被迅速包围并被压制进入范围越来越小的空间。《地狱熔炉: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还从单个士兵的视角,详细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沦为人间地狱后士兵们遭受的物资短缺的煎熬。最后,《地狱熔炉: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仔细分析了保卢斯不愿违抗希特勒的命令、造成第6集团军在劫难逃的覆没命运的缘由。最后几章探讨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交战双方的重大意义,以及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深远影响。《地狱熔炉:斯大林格勒大血战》附录部分详细列举了交战双方的战斗序列、战役大事记、苏德双方司令官生平等情况,通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全过程的生动再现,准确阐释了东线德军从强盛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
“巴巴罗萨” 德国入侵苏联
步步进逼 1942年6月28日—9月10日
首次交锋 1942年9月14—26日
再度突击 1942年9月27目—10月7日
第三轮进攻 1942年10月14—29日
“天王星”行动 1942年11月19—23日
激战高加索 1942年7月25日—11月12日
在劫难逃 1942年12月2—28日
最终覆没 1943年1月1日—2月2日
伟大转折
附录1 苏德双方战斗序列
附录2 斯大林格勒战役大事记
附录3 苏德双方司令官生平
《地狱熔炉: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20世纪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在伏尔加河畔进行的这场大规模战役中,纳粹德军被苏军击败。而仅仅几个月前,苏军还处于被德军歼灭的边缘。
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9月13日开始打响,一直持续到1943年2月2日,以德军的最终投降而告终。
与1945年4月柏林战役的形势完全不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与苏军对垒的绝非一支兵员严重匮乏并充斥着年老者与青少年的部队,而是一支兵员多达30万人的精锐部队——德军第6集团军,指挥官是希特勒的爱将弗里德里克·保卢斯上将。斯大林格勒是苏军逐渐恢复元气的强大堡垒,同时也是德军日益走向衰败的精神坟墓。虽然还需要3年时间才能够完全击败纳粹德国,但正是在斯大林格勒,战争的天平开始朝着不利于东线德军的一侧倾斜。
当然,在斯大林格勒的灾难性失败,并没有使德军立即全线溃败,但在1943年2月之后,德军军官中已经很少有人再对胜利抱有太多幻想。另一方面,对于希特勒而言,即使私下里可能非常担心东线的胜利将从自己的手中逐渐溜走,但他仍然相信,士兵们坚定的斗志以及对于纳粹党的狂热忠诚,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德国人而言,自从1806年普鲁士军队在耶拿一奥尔斯塔特会战中被拿破仑消灭以来,斯大林格勒的失败是他们所遭受的唯一一次惨重失败。现在,德军面临的是从残酷的战争中逐渐恢复过来的决意进行复仇的敌人,而自己正在进行的则是一场毫无希望的战争。对于苏联人,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标志着他们已经从1941年6月以来遭受德国入侵的噩梦中成功存活下来。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德军发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进攻——“巴巴罗萨行动”,参战部队的数量、作战行动的规模以及战争的残酷程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巴巴罗萨行动”是希特勒为了在东方获取“生存空间”而发动的种族战争,一旦取得胜利,德国即使在遭到同盟国封锁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战争所需的农业与经济资源,为德国实现“千年帝国”的远大目标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这次大规模战争,将彻底摧毁希特勒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敌人——社会主义苏联。希特勒认为,苏联已经被国际犹太人所渗透,而且终将落人犹太人的控制之下。另外,在希特勒的眼中,消灭苏联之后,狂热好战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将被迫承认德国控制欧洲的既成事实,进而与自己进行媾和。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成功运用了自身娴熟的技战术,但并没有如希特勒所愿,通过一场决定性战役彻底击败苏联。为何在1939年9月至1941年11月取得了巨大胜利的德国,到1941年底却没有取得对苏战争的全面胜利?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德国在东线战场失败的诸多原因,均在斯大林格勒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德军的作战方式,即众所周知的“闪电战”战术。德国陆军对于战略的理解源于19世纪“通过一场战役取得战略性军事胜利”的概念。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德军认为在一场具体的战役中,通过发挥自身的战术优势消灭敌方军队,就能够取得战略性的军事胜利,进而实现战争的政治目标。20世纪20—30年代的德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汲取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但拒绝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德国在1914年开始实施的著名的“施利芬计划”之所以失败,并非由于战场指挥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战术缺陷,而是因为计划自身脱离实际,除非英国与法国采取自杀性的战略与战术,否则根本无法取得成功。
乍一看来,德国在1940年5月10日至6月22日期间在法国取得的重大胜利,似乎验证了“通过一场战役取得战略性军事胜利”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大规模的步兵、装甲部队与空中力量的协同,德国实现了自己在1914一1918年始终无法实现的目标。正因如此,1940年6月之后,德国军方很自然地得出了这样一种结论:在现代工业化时代,通过战术优势也可以实现“通过一场战役取得战略性军事胜利”的战略。然而,德军之所以在法国大获全胜,原因在于英国与法国军队毫无战斗力,根本无力与德军强大的机动作战力量相抗衡。而且,在德军借助大规模战斗对“通过一场战役取得战略性军事胜利”的概念进行验证的过程中,英法军队几乎不堪一击,根本不可能对德军构成威胁。因此,对于德军来说,其战斗概念并没有得到充分检验。正是由于德军这种自以为是的行为(有意或无意),帮助我们解释了德军之所以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和1942年“蓝色行动”中失败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