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成人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中医药学概论》分册,本教材按照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介绍中医学基础理论,包括绪论、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辩证等内容;下篇为中药学基本知识,是本书的重点部分,介绍中药常识、基础理论,常用中药170种以上的功效及应用等相关知识。
本书在第一版基础上新增本领域*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每章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学,告知学生本章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重点难点,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具体教学内容,力求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和易读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复习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参考答案附于书后。
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系列教材出版发行已经6年有余了。该系列教材编排新颖,内容完备,版式紧凑,注重实践,深受学生和教师好评,在全国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为了适应发展需要,紧跟学科发展动向,提升教材质量水平,更好地把握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医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使本系列教材更有利于夯实能力基础、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合格的医学应用型人才,故决定对其进行全面修订。
再版系列教材将继续明确坚持“系统全面、关注发展、科学合理、结合专业、注重实用、助教助学”的编写原则,分析不足,丰富内容,完善体系,在保持原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删去了一些叙述偏多的与各学科交叉的内容,充实和更新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使其能充分发挥助教助学的功能,真正成为课程的载体、师生的益友。
本系列教材每章仍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学,告知学生本章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重点难点,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具体教学内容,力求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和易读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复习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参考答案附于书后。
本系列教材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基础医学教材、成人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教材和成人高等教育药学专业教材,使用对象主要为护理学专业及药学专业的高起本、高起专和专升本三个层次的学生。其中,对高起本和专升本层次的学习要求相同,对高起专层次的学习要求在每章导学部分予以说明。本套教材中的一些基础课程也适用于其他相关医学专业。
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将通过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平台(http://des.cmu.edu.cn)提供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网上练习、模拟测试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种资源,建造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本系列教材的再版发行再一次得到了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主,包括沈阳药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肿瘤医院等单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与合作,对于他们为此次修订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谨致深切的谢意。
由于整体修订,工程巨大,任务繁重,在教材修订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恳请广大教师、学生和读者惠予指正,使本套教材更臻完善,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更符合现代成人高等教育要求的精品教材。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药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一、援物比类法
二、司外揣内法
三、归纳法与演绎法
四、试探法与反证法
第二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和特征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含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一、气的基本含义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运行
四、气的生理功能
五、气的分类
第二节 血
一、血的基本含义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含义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和血之间的关系
二、气和津液之间的关系
三、津液和血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脏腑经络
第一节 五脏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二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附:精室
第四节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联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经络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十二经脉
三、奇经八脉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五章 病因
第一节 六淫
一、风邪
二、寒邪
三、暑邪
四、湿邪
五、燥邪
六、火(热)邪
第二节 疫疠
一、疫疠的基本含义
二、疫疠的致病特点
三、疫疠易于发生和流行的原因
第三节 七情
一、七情的含义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
第四节 饮食劳逸
一、饮食不节
二、劳逸过度
第五节 其他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外伤
第六章 发病与病机
第一节 发病
一、发病原理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三、发病类型
第二节 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第七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态
四、望头颈五官肢体皮肤
五、望排出物
六、望小儿指纹
七、望舌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饮食
五、问睡眠
六、问二便
七、问经带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八章 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辨表里
下篇 中药学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