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图》收入作者中短篇小说五篇:《为了维克托》《啊,加拿大》《路线图》《父亲的毒药》《G点》。出现在故事中的只是无名的小人物,只是些在焦虑、不明就里的欲望、梦想与冷漠的驱使下奔突于都市丛林中的现代人。每个人物心中,间或有一块柔软的、血肉的角隅,但它不仅在都市的包装下秘不示人,而且人物自己或许也忘记了它的存在。
王芫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现代感。无论是在对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存在的叙述方面,都是富有个性的,表现出了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感觉细微,能对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物象有敏锐的感应,并能很到位地将其表述出来,显示了女性作家所特有的感觉优势。行文中,不时插入一些不拘一格的随感和十分别致的议论,使作品获得了一种叙述上的节奏和弹性,并不时给人以智慧的亮光,充分显示出了作者的聪颖以及一种不俗的幽默品格。
王芫,祖籍山东,1966年出生于北京,在天津度过中学时代,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0年至2005年为北京作协签约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幸存者》《什么都有代价》《你选择的生活》及中短篇小说集《口红》等。2006年移民加拿大,现居美国南加州尔湾。
《路线图》:
这份工作薪资不高,每月两千加元,但却是稳定的全职工作。邱振锋属于“特刊部”,工作内容就是不定期出些主题专刊,夹在报纸中附送。说得再通俗一些,就是把同类广告客户凑在一起,集中替他们发表一批软文。邱振锋是11月入职的,上班后编的第一期就是《圣诞特刊》;《圣诞特刊》之后就是《春节特刊》;春节之后就轮到《结婚专刊》,然后依次是房地产、汽车、夏令营……邱振锋是凭着自己“出色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被聘用的,但上班不久,他发现这份工作其实根本不需要写作能力。总有客户嫌他写得太长。“特刊部”的主管艾瑞是从香港来的老移民,本人也是广告销售员出身。不管客户的意见如何尖锐,艾瑞总能将其软化之后再传达给邱振锋。“本森呀,”艾瑞会半开玩笑地叫着邱振锋的工作用名,“咱们加籍华人都是不识字的啦!拜托,拜托,再写得短一些,多给上几张图片好不啦?”
一来二去,邱振锋就有了怀才不遇之感,但朋友们听说他被加西最大的华人报社录用,都恭喜他说:“你才来不到一年,就能找到专业工作,太了不起了!”
如果这也叫专业工作,那海伦以骨科医生的身份去给人家按摩,你又怎么能说那不是专业工作呢?
邱振锋心中的恼恨在一点点平息,对海伦的思念相应地一点点增加。圣诞节越来越近,他身上那个“拯救者”慢慢苏醒。12月24日一大早,他突发奇想,打算开车去卡尔加里看望海伦。从温哥华到卡尔加里需要翻山越岭,路上时不时会遇到积雪,对于不谙雪地开车的人来说,这趟旅行颇考验诚意。邱振锋一路上开得小心翼翼,路过气象巍峨的高山大川时,心里更涌起阵阵宏大的善意。他打算给海伦一个意外惊喜,外加一个半和解的拥抱。至于全面的和解,还要取决于海伦的反应。
他进入卡尔加里市区的时候是下午4点,但天已经全黑了。街上行人寥寥,路两旁的火树银花寂寞地绽放着。他把车停在海伦所住公寓大楼的路边,然后迈上台阶,走到公寓大门前面。他身上还带着海伦所住单元的钥匙,但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早已经忘记了大门的密码。他在寒天冻地里站了一刻钟,希望运气好能赶上有人出入。可惜,一个人影都没有。该回家的都已经回了家,没回家的一时半会还回不来。海伦就属于回不来的,华人开的按摩店即使在圣诞夜也会营业到晚上7点。
纯粹出于侥幸,他按了一下对讲器上显示的海伦的门牌号。令他意外的是,对讲器里竟然传出了一个女人的声音:“找谁?”
邱振锋愣了一秒,然后用力张开已经冻得几乎没有知觉的嘴巴:“有个叫海伦的,还,还住这儿吗?”
“你是谁?”
“我,我是她丈夫。”
“小邱?”
“对,是我。”
“快进来!”
门锁咔嗒一响。
邱振锋不假思索地推开门,一步跌进温暖的大厅。正对着大门的假壁炉仍然在熊熊“燃烧”,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等电梯的时候,他的身体开始暖和起来,大脑也开始预热,这时他才想起那一声“小邱”似曾相识。是谁住在海伦家里呢?莫不是岳父岳母来了?他知道海伦的计划:只要挣够了钱就把维克托和父母接过来。难道说,在自己缺席的情况下,海伦已经实施了计划的第一步?
电梯缓缓上升,邱振锋心里已经有了隐隐的挫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