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要诀》是以歌诀形式表达临床常见病的中医辨证施治精华的一部佳著。该书简明扼要,易记易诵,颇切临床实用,尤其适合于学医者及应试者。
该书的亮点是“病证歌诀”,它是该书的主要部分。其核心内容是“要”,“要”高度概括了临床常见病证的概念、主症、病因病机、辨治大纲、分证选方之要点,是临床诊治疾病的精华所在,也是考试的重点。如该书首篇“感冒”云:“感冒四时因伤风,冒寒感热暑湿乘,嚏咳头痛身不适,普通时行有轻重,荆防银翘香薷饮,解表达邪随证更,气虚参苏阳再造,葳蕤葱白阴血拯。”短短56字,即囊括了上述主要内容。若有不解之处,参考其后注释,便可幽微悉明。“要”的遴取,乃作者遍参古今多部著作,尤其是详阅三十年来全国统编中医内科教材,荟精萃要,返博为约,并斟酌自己临床所得而定。
该书的主要形式是“诀”,包括病证歌诀和方剂歌诀。“诀”以反映“要”的内容,“要”以“诀”的形式表达。前者概括临床诊治病证之要,后者反映方剂组成功效之要。歌诀的主要特点是易记易诵,便于长久记忆应用。该书病证歌诀采用七言歌诀形式,共67首,首首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每首多为八句,句句语言简练、准确生动。这67首病证歌诀是该书的精华部分,既简且明,使人乐于习诵。“诀”之撰就,是著者深厚文字功底的体现,也反映了其扎实的中医基本功。
病证歌诀之后的“词解”“释义”,乃为读者进一步理解明晓歌诀深意而设,篇幅虽不鸿,内容实不少,更无繁杂重复之感。诀后“方歌”,计有280首,其有遴选自全国方剂教材或古书中之上佳者,目的是便于彼此交流,复习吟读;而作者自编者,实乃填补有方无歌之空白或需要新创者,其编创原则以体现君臣佐使、全方功效为要。查阅全国内、妇、儿科等临床教材,均无方歌,此书增入,乃方便读者之举。该书附录中“临床常用中药参考”录入了常用中药的功效和用量。至此该书病证、病机、方剂、药物俱全,正所谓理、法、方、药一线贯穿,可收执一书而括数书之效。
临证诊治疾病之规律,必先明晰为何病何证,而后随证立法,依法遣方,最后以方定药。此思路之严谨,顺序之先后,临证应予遵循。本书作者正是以此为目的,殚精竭虑,荟精萃要,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中医古今医籍,浩如烟海,其中歌诀医著亦不乏见。其佳作传世者,如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等,均为普及、弘扬中医做出了巨大贡献。然亦有不少此类著作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或简而不明,重点不彰;或过于细微,碎而冗长。本书博观约取,简明兼备,书似手册,精要悉陈。读者如能置之案头,随手翻阅,吟唱诵读,临证时自可心中了了,触类旁通,运用自如。
本书著者之宗亲中多从事两种职业,或为医,或为师,耳濡目染,其少年时即会背诵包括陈氏书在内的一些中医歌诀。后在数所院校学习及长期的教、医、研工作中,曾效仿陈氏,三次将中医内科教材编诀习诵,时在学生及业内人士中已有流传。1993年,作者将原诀付梓,名曰《中医内科诀要》,吾为之序。此书应需而生,出版后颇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不日售罄。曾有一英语教授退休后欲学医而三次登门求书,又有多例将其书复印后售出而获利者。由于该书的影响及应用,此书或以此书为主要内容的成果先后获奖,1996年获河南省教委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著作奖,2001年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去岁初冬,出版社考虑到1993年版《中医内科诀要》一书之影响,社会之亟需,欲将原书再版,作者欣然应允。然近年来病种有变,热病增多,为更切合中医临床,反映近年研究进展情况,故增加“疹证”等十余病证,内容已不仅限于内科。作者将全书进行分类,共为九章,其他内容亦有增删,更名为《中医临证要诀》。其语言更加精练,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愿本书能为发展中医学术,振兴中医事业做出贡献,故乐为之再序。
李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