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以补为主,补治结合,扶正补虚,辅以祛邪,纠正人体整体功能的偏盛偏衰,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养生高境界。《女性备孕期调理膏方/中华膏滋方系列丛书》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法度,具备理、法、方、药之程序,集临床和特效验方,全面系统地阐述膏方对女性备孕期调理的综合功效。
膏方以补为主,补治结合,扶正补虚,辅以祛邪,纠正人体整体功能的偏盛偏衰,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养生高境界。《女性产后调理膏方/中华膏滋方系列丛书》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法度,具备理、法、方、药之程序,集临床和验方,全面系统地阐述膏方对女性产后恢复健康调理的综合功效。
温病的方证是《温病条辨》等书的核心理论,辨方证论治是温病辨治学的理论精髓。本书提出了温病的方证理论体系,把100首温病方以方类证,分为32类,先论方的结构特点,后论证的特征,再论临床应用。打破了既往以风温、湿温等常见温病为纲,以三焦、卫气营血为目的固有框架,突出方证体系,以方证为纲,以病为目论述温病与杂病的辨治。
《经方观止》撰写以古为今用为宗旨,运用公允平直之语,辑经方研究之共识,直陈大家之灼见,间以笔者之拙论,草成斯书,错谬难免,望同道不吝赐教。《经方观止》所载仲景之经方共有261首,其中包含《伤寒论》(以明代赵开美辑刻的《仲景全书·伤寒论》为底本)113首,《金匮要略》(以明代赵开美的《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方论》为底本)14
经方,本是古代经验方的称谓。明末清初,伤寒学迅猛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医家视为医学的经典。徐灵胎说:“古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故对经方的重视和应用,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近现代,一大批善用经方的名家,开启了“经方派”的新时代。近几年,经方再次回归中医主体人群的视线。为此,我们策划
《汤头歌诀》系清代名医汪昂所作。该书共选方205首,分门别类,将组成、功用、主治等编成诗歌赋体,便于诵读记忆,是初学方剂者的启蒙读物。由于所著用韵语编写,文辞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汤头歌诀白话解》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屡印不衰,已成为*经典中医歌诀白话解之一。为使原著更好地适
《实验方剂学(供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重点介绍实验方剂学的科学内涵与发展简史,研究思路与方法,组方原理与配伍,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方剂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评价研究方法。各论按治法功用收录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和解剂、祛风湿剂、利湿剂、温里剂、行气剂、消食剂、活血化瘀剂、止
本编著参考五版《中医方剂学》及历代有关方论著作,按照五版《中医方剂学》教学大纲要求,选出学生需要掌握的100首临床常用方,从方剂的方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症状、方论、病案等八个方面进行汇编。重点是方论的汇编,以综合历代医家方论为主,不妄加阐释或评论,力求奉献给读者以原汁原味的中医思想,以助读者对方剂的正确理解,明
《寿世新编/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记载临床验方301首,分为外感杂方、疟疾门、痢疾门、妇科、小儿门、目疾门、疮毒门、跌打、中毒、杂方共十个门类。书末附有关于养生保健的《卫生要旨》。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道合山房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