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大连各种民间艺术的前世今生,涉及剪纸、皮影、木偶、现代民间绘画、布艺、刺绣、工艺画、雕刻、金属工艺、葫芦艺术、面塑·泥塑、彩扎、结艺、标本、民居造型、根艺、盆景、民间音乐·曲艺·舞蹈等。
艺术与考古是通往古代罗马世界的良好途径。 本书不仅探讨了古罗马城内的陶器、铸币、雕塑、壁画、建筑等不同的艺术门类,而且还列举了以地中海盆地为核心,辐射北非、小亚细亚半岛的帝国行省中的物质文化遗产。从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直至中世纪前夜,结合历史事件年表、地图、历史概述以及专栏,全书试图解读在几
本书以时间的发展脉络为纲,以各美术门类在同一时期的演进为线,紧密结合中外考古发掘的新发现,以历史文献为主,辅之以传世美术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能够对几千年的中外美术历史事件和美术作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美术、艺术设计领域)优秀作品集(2018-2019)》收录了2018年和2019年的优秀美术和艺术设计作品。参赛作品充分展现出了对美好牛活的描绘与向往,对于现代文化生活的徜徉与理解,艺术设计范式的生长与路径,设计优化与提升生活品质的价值等。例如2019年设计类一等奖作品《传统剪纸风格字体》,剪
从古埃及的《纳芙蒂蒂王后胸像》、古雅典的《握手言别》雕像、古罗马的《忧郁的罗马人》雕像,到中世纪的《夫人与独角兽》壁毯、文艺复兴时期的耶稣造像和艺术审查,再到现代的西尔维娅??斯莱的女性主义画作,作者以其独特视角选取了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些名作,并透过作品解读背后的思想和文化,带领我们展开了一段大开眼界的艺术之旅。作者着重
2016年8月,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东京艺术大学共同主办的“艺缘——2016年中日当代艺术家作品展”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展览邀请了中日两国主要艺术院校的院长和著名艺术家参展,也是上大美院和东京艺大交流的开端。本书汇集了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并附有艺术评论和访谈,反映了中日艺术教育领域互相交流的新成果。
本年鉴在学科报道上,增加了一些综述性文章,提供导读,特别是在创作实践的专业领域,如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及设计等,注意其发展的新特点,也试图通过学术梳理关注其理论问题。这是2018年年鉴编撰开启的新视角,希望能以此推动创作类学科的知识建构。文章的作者均是编辑部邀约的,有的是年轻学人,缺乏经验,我们也是在尝试进行这方面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办于1949年,是中国规模较大、参与范围较广、美术作品种类较多、具影响力的国家水平综合性美术大展。2019年将举办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面展示、检阅近五年来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成就,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本画册汇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展区获奖提名作者、入选作者的作品300余件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办于1949年,是中国规模较大、参与范围较广、美术作品种类较多、具影响力的国家水平综合性美术大展。2019年将举办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面展示、检阅近五年来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成就,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本画册汇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获奖提名作者、入选作者的作品350余件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继2018年出版的《传统革新》与《超越大限》之后,《陈规再造》为文集的第三卷,收录作者1995年至1998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